第1章 努尔哈赤的崛起之路
话说在那遥远的东北大地,生活着一群剽悍勇猛的女真族人。这女真族又分为好几个部落,各自为政,常常为了争夺资源和地盘打得不可开交。就在这混乱之中,一个名叫努尔哈赤的小子横空出世。努尔哈赤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可不轻松。他出生在一个女真族的家庭,家里孩子多,条件也不怎么好。
这小子从小就特别皮实,聪明劲儿十足。因为家里不富裕,他早早地就得帮着干活,什么打猎、捕鱼,他都在行。
有一回,他跟着大人们去山里打猎。别人都没啥收获,就他眼尖,发现了一只大野猪的踪迹。大人们都不敢追,怕有危险,可他胆子大,悄悄跟在后面,找着机会一箭射中了野猪,让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
还有一次,部落之间因为抢地盘起了冲突。努尔哈赤虽然年纪小,可脑子转得快,给自家部落出了不少好点子,居然还真让他们占了上风。
努尔哈赤还特别好学,经常缠着部落里见多识广的老人,听他们讲各种故事和传说,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
尽管小时候生活艰苦,但这些经历都让努尔哈赤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和聪明,也为他后来的崛起打下了基础。可命运这玩意儿就是爱捉弄人。话说在明朝万历十一年,也就是 1583 年的时候,建州女真这边乱得很,各部落成天打来打去。
努尔哈赤的爷爷觉昌安和老爹塔克世,那都是心地善良、想着大家能和平共处的好人。当时古勒城的城主阿台,跟明朝这边闹得挺僵。
觉昌安和塔克世就寻思着,去古勒城劝劝阿台,让他别跟明朝对着干,大家和和气气过日子多好。
谁能想到啊,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带着大军,气势汹汹地就来攻打古勒城了。这战场上,那叫一个乱套,到处是喊杀声。
结果呢,可怜这觉昌安和塔克世,本来是去当和事佬的,稀里糊涂地就被卷进去,不明不白地就被误杀了。
这事儿可把年轻的努尔哈赤给气坏了,好好的亲人就这么没了,他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和愤怒,发誓一定要为爷爷和老爹讨个说法。但当时明朝强大,他只能先忍着,暗暗积攒力量,等着日后有机会报仇雪恨。
努尔哈赤可不是光说不练的主儿,他靠着祖上留下的十三副铠甲,拉起了一支队伍。这队伍一开始人不多,可个个都是不怕死的好汉。
努尔哈赤带着这帮兄弟,先是收拾了那些欺负过他家的小部落。每一场仗,他都冲在最前面,那勇猛的劲儿,让敌人看了都胆寒。
慢慢地,努尔哈赤的名声就传出去了。其他部落的人一听说努尔哈赤来了,心里都直打鼓。
有个叫尼堪外兰的家伙,自以为很了不起,跟努尔哈赤对着干。靠着讨好明朝,在图伦城自称城主,特别嚣张。
努尔哈赤哪能容他这么张狂,1586 年,努尔哈赤亲自率领着队伍去攻打图伦城。这尼堪外兰一开始还觉得自已有明朝撑腰,不怕努尔哈赤。
可真等努尔哈赤的大军一到,这尼堪外兰就怂了,撒腿就跑,跑到了鹅尔浑城。
努尔哈赤可不会放过他,紧追不舍,又打到了鹅尔浑城。这尼堪外兰像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最后跑到了明朝边境的一个地方。
明朝这边一瞅,尼堪外兰这家伙就是个怂包,啥用处没有,还净惹麻烦。于是大手一挥,说:“滚犊子吧,我们可不管你了!”
这尼堪外兰一听,当时就傻了眼,心里那叫一个慌啊。没了明朝这棵大树靠着,他就像没了主心骨一样。
努尔哈赤那边可一直没放松对他的追捕。尼堪外兰像只无头苍蝇到处乱跑,可到处都没人愿意收留他。
终于有一天,努尔哈赤的手下发现了他的踪迹,一下子就把他给围了起来。这尼堪外兰还想挣扎逃跑,可哪跑得掉啊!被努尔哈赤的人轻轻松松就给逮住了。
抓住尼堪外兰的时候,那家伙吓得腿都软了,一个劲儿地求饶。但努尔哈赤哪能饶了他,新仇旧恨一起算,直接就把他给处置了,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努尔哈赤终于把这个一直跟自已作对的家伙给收拾了,这一下,他在女真各部中的威望更高了,统一的步伐也迈得更稳当了。
努尔哈赤这人聪明着呢,他知道光靠武力可不行,还得会拉拢人心。对于那些愿意归顺的部落,他好酒好肉招待着,还给人家好处。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部落都愿意跟着他干。
咱说努尔哈赤统一各部那阵子,真不是顺风顺水的。有这么一回啊,那真是倒霉透顶了。
当时努尔哈赤带着他的大军出去打仗,谁知道天气变得贼拉坏,下起了大雪,那雪片子呼呼地往下落,眼瞅着路都快看不清了。
更要命的是,粮食也快见底儿了,士兵们一个个饿得肚子咕咕叫。这时候,好多人心里就犯嘀咕了,都不想打了,凑一块就说:“这仗没法打了,老天爷都不帮咱们,粮食也没了,再打下去就得饿死冻死在这儿。”
这时候,努尔哈赤站出来了,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兄弟们呐!咱们要是现在退缩了,以前费的那些劲儿,流的那些汗,不都白搭了吗?咱们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胜利就在眼巴前儿,只要咱们不放弃,肯定能赢!”
大家听了努尔哈赤这话,心里头那股子劲儿又被勾起来了。寻思着:对啊,都走到这一步了,不能就这么认怂。
于是乎,这帮子人就硬着头皮,在雪地里接着坚持。你还别说,老天有眼,最后他们还真就打了个大胜仗。这场仗赢得那叫一个不容易,可也让大家更佩服努尔哈赤,觉得跟着他准没错,再难的坎儿都能迈过去!
随着势力越来越大,努尔哈赤的目光更加长远了。他不仅注重军事,还关心起了百姓的生活。他让大家开垦荒地,种粮食,养牲口,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这时候啊,像叶赫部、乌拉部这些大部落都坐不住了。他们心里头琢磨:“这努尔哈赤势头太猛了,要是再不管管,以后咱可都得听他的,那哪成啊!”
于是乎,叶赫部派出了大概五千人的队伍,乌拉部也纠集了三四千人,再加上其他几个部落凑的人,加起来得有个小一万人。他们凑到一块儿,打算联合起来把努尔哈赤给灭喽。
努尔哈赤这边呢,手底下也就几千号人。但他心里可一点不怵,他琢磨着:“咱虽然人少,可咱团结,不怕他们!”
到了战场上,对面那些人心里想的是:“咱们人多,压都能把努尔哈赤给压死。” 可努尔哈赤这边的将士们,那都是死心塌地跟着他的,一个个都抱着必死的决心。
努尔哈赤脑子转得快,他观察到对方几个部落之间配合不默契,互相之间还留着小心思。他就瞅准了这个空子,带着自已的人先猛冲叶赫部和乌拉部连接的薄弱地带,把他们的阵型一下子就冲乱了。
这一乱可不得了,那些联军自已先乱了套,互相指责,都不想拼命。努尔哈赤的人趁着这个机会,一阵猛打猛冲,把对方打得丢盔弃甲。
最后啊,努尔哈赤这边以少胜多,打了个大胜仗。这下子,那些大部落算是知道努尔哈赤的厉害了,再也不敢轻易招惹他。
这场大战过后,那些个吃了败仗的大部落心里头那叫一个不服气。尤其是叶赫部的首领,气得在营帐里直跺脚,嚷嚷着:“这努尔哈赤咋就这么邪乎,咱们人多势众还能输!不行,得再想办法弄他!”
没过多久,叶赫部又拉拢了哈达部和辉发部。这哈达部出了三千多人,辉发部也凑了两千多人,再加上叶赫部重整旗鼓的五千多人,又是将近一万人的联军。
努尔哈赤这边呢,上次虽然打了胜仗,可也有不少伤亡,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听说又有联军来了,手底下的人心里也有点犯嘀咕。
努尔哈赤站出来给大伙打气:“兄弟们别怕,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上次能赢,这次照样能!”
上了战场,这联军看着气势汹汹,可努尔哈赤眼尖,发现哈达部和辉发部的人明显有点畏畏缩缩,不太愿意往前冲。他灵机一动,带着一队精兵直冲哈达部的阵营。
哈达部的人一瞧这架势,扭头就想跑。这一跑可就乱了套,整个联军都跟着乱了阵脚。叶赫部的首领在后面喊破了嗓子也没用。
努尔哈赤的将士们一看机会来了,个个像下山的猛虎,杀得联军哭爹喊娘。这一仗下来,联军又是大败而逃。
经过这两场大战啊,那些个大部落一提起努尔哈赤的名字,腿肚子都直打哆嗦,是真被打怕了,再也不敢轻易去招惹他,就怕自已落得个悲惨下场。
努尔哈赤呢,这下子名声大噪,传得那叫一个响亮。周围好多部落的人听说了他的英勇事迹,纷纷慕名而来,都表示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他。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努尔哈赤的实力那是蹭蹭地往上涨。他带着大伙继续征战,收服了不少之前还在观望的部落。
他每到一处,就跟人家讲道理,说跟着他一起干,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那些部落的人一看他这么有诚意,又这么厉害,也就心甘情愿地归顺了。
就这么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大业就像上了发条似的,又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他的目标越来越近,心里也越来越有底,想着总有一天,要让女真各部都团结在自已的旗下,干出一番大事业!
咱就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那阵子,他手里的军事力量那可真是不一般!
他的队伍里,骑兵那是主力。咱女真族的人本来就善于骑马射箭,努尔哈赤把这点发挥得那叫一个淋漓尽致。他的骑兵跑起来快得像一阵风,能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杀到跟前。
武器嘛,有弓箭、长矛、大刀啥的,都是咱拿手的家伙事儿。而且啊,他还弄来了明朝的一些火器,像火铳、火炮,这可让咱的战斗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再说这纪律,努尔哈赤管得可严了,他告诉士兵们,上了战场就得听指挥,谁要是不听,那可没好果子吃。这么一来,大家都乖乖听话,打起仗来那叫一个整齐。
战术方面,努尔哈赤鬼点子多着呢。有时候故意示弱,把敌人引进圈套;有时候又把队伍分成几拨,从不同方向包抄敌人。经常把那些对手耍得团团转。
还有啊,他特别重视情报。派人到处去打听敌人的情况,敌人有啥动静他都清楚,所以打起仗来心里有底。
而且他对士兵也不错,打了胜仗就有赏赐,表现好的还能升官。这么一来,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拼命。
就靠着这些,努尔哈赤才能带着他的队伍,把女真各部都给收拾得服服帖帖,完成了统一的大业。
鞭策大明的时候到了
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努尔哈赤采取了一个很高明的策略 。他知道,要想真正强大起来,光靠武力征服还不够,还得在政治和外交上动脑筋。
他一边对那些弱小的部落恩威并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归顺;一边对那些强大的部落,暗中联合其他势力,逐步削弱他们的力量。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密切关注着明朝的动向。他发现明朝虽然表面上强大,但内部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于是,他决定先试探一下明朝的底线。
他故意在边境制造一些小摩擦,看看明朝的反应。明朝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些当回事,只是派了一些小股部队来应付。这让努尔哈赤心中有了底,他觉得明朝不过是外强中干。
随着女真各部逐渐统一在他的麾下,努尔哈赤的底气越来越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