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刚当上皇帝的时候,那局面乱得很,一点儿都不踏实。以前和他抢皇位的那些兄弟都还在呢,一个个心里头不服气,总想搞出点事情来。
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这俩兄弟,那可真是不让雍正省心。他俩呀,整天凑在一起搞小动作,拉帮结派,一心想着给雍正使绊子。
在朝堂上,胤禩和胤禟表面上对雍正毕恭毕敬,可一转身,就到处拉拢人心。他们私下里跟那些心怀不满的大臣们频繁往来,煽动情绪,试图挑起事端。胤禩凭借自已的聪明才智,出谋划策;胤禟则凭借自已的财富,为他们的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在朝廷外,他们散布各种谣言,说雍正的皇位来得不正,试图动摇雍正的统治根基。还故意挑起民间对雍正新政的不满,让老百姓对新皇帝产生质疑和抵触。
他们的小动作是一波接着一波,这边刚消停,那边又出新花样。今天联合这个大臣上书弹劾雍正信任的官员,明天又在背后策划着怎么破坏雍正的重要决策。
雍正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对他们的这些勾当看得清清楚楚。他深知,如果不把这俩兄弟的势力打压下去,自已的皇位永远都坐不安稳。他们就像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窜出来咬自已一口。
所以,雍正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胤禩和胤禟以及他们的党羽一个个都收拾干净。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隐患,让自已的皇位稳固,才能真正放开手脚治理国家,实现自已的抱负。哪怕过程充满艰辛和挑战,雍正也绝不退缩,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必须要打赢的一场硬仗。
还有一些老臣,觉得自已资格老、功劳大,对雍正推行的新政策不满意。雍正可不含糊,直接把这些不听话的老家伙撤了职,关起来,让其他人都看看,不听话会有啥下场。
为了让大家都明白他当皇帝是正当合法的,雍正给康熙老爷子办了一场特别隆重的丧礼,风风光光地把老爷子葬进了景陵。然后,他还把处理政务的地方从乾清宫搬到了养心殿,从这以后,养心殿就成了朝廷办事的核心地方。
再说说隆科多和年羹尧这俩人。当初雍正能当上皇帝,他们俩出了不少力。一开始,雍正对他们那是好得没边儿,权力、钱财都给。
咱们先来说说隆科多。这隆科多啊,那可是出身名门,他的家族在清朝那是相当有地位的。隆科多本人呢,也算是有点本事,在朝廷里混得还算不错。
可后来,他就不知道自已几斤几两了。仗着自已曾经为雍正登基出了力,在朝廷里那是横着走啊!到处拉帮结派,不管啥事儿他都要掺和一脚。
雍正一开始心里虽然不痛快,但想着他以前的功劳,也就暂时忍着。可这隆科多呢,越来越过分。他拉拢了一帮大臣,形成自已的小团体,在朝廷里呼风唤雨。
比如说,有一次朝廷要选拔官员,本来应该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标准来。可隆科多非要插手,非得把他自已的人给塞进去。而且,他还利用自已的势力,打压那些和他意见不合的官员。
还有一回,关于一项重要的政策决策,雍正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可隆科多却带着他的那帮人,在朝堂上公然反对,试图让雍正改变主意。
雍正心里那个气啊,但还是强忍着。因为他知道,时机还不成熟,不能轻易动手。
但隆科多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他越来越嚣张,甚至开始干预雍正的一些重要决策。
这下雍正可忍不了了。他决定先把隆科多从京城调走,让他远离权力中心。然后,慢慢搜集他的罪证,准备彻底收拾他。
雍正派了一些亲信,暗中调查隆科多的所作所为。这一查,可查出了不少问题。隆科多不仅收受贿赂,还滥用职权,为自已的家族谋取了大量的不正当利益。
最后,雍正下令抄了隆科多的家,把他发配到边疆去了。曾经风光无限的隆科多,就这样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再来说说年羹尧。年羹尧原本是个很有能力的将领,在战场上那是屡立战功。
在西北的战争中,年羹尧指挥有方,带领军队打了不少胜仗,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因如此,他手里掌握着大量的军队,权势越来越大。
打了胜仗回来后,年羹尧就觉得自已牛得不行了。在地方上,他开始放纵自已,贪污受贿那是家常便饭。他觉得自已功劳大,谁也管不了他,想干啥就干啥。
他大肆敛财,地方上的税收都进了他自已的腰包。而且,他还随意任免官员,根本不按照朝廷的规矩来。
对于朝廷的法令和规定,他也是爱理不理。比如说,朝廷下令要整顿地方的治安,可年羹尧根本不当回事,任由手下的人胡作非为。
雍正一开始还念着他的战功,对他的一些小毛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年羹尧却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雍正一看,这可不行啊。于是,先悄悄地把年羹尧的兵权给夺了,把他的亲信都调走,削弱了他的势力。
朝廷里的大臣们那都是人精啊,一看这形势变了,知道雍正要对年羹尧动手了,于是纷纷上书弹劾年羹尧。
雍正也就顺水推舟,给他定了个居功自傲、蔑视皇权的罪名,把年羹尧给杀了。
这年羹尧啊,最终为自已的狂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雍正之所以要收拾隆科多和年羹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确实做得太过分,严重影响了朝廷的秩序和国家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树立自已的权威,巩固自已的皇位。
通过处理这两个人,雍正向朝廷内外的人表明,谁要是胆敢挑战皇权,违背国法,都不会有好下场。
接下来,雍正放开手脚推行新政。他要整治吏治,把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都收拾了;还要整顿财政,不能让国家的钱都进了私人的口袋。这可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有人就想捣乱。
有一回,雍正听说有些地方官员联合起来抵制新政,故意拖着不办事。雍正气坏了,马上派人去查。一查才知道,这些官员背后有靠山,和那些被打压的皇族反对派有关系。
雍正才不会被这点困难吓倒,他果断派出了自已深信不疑的大臣李卫去解决这个难题。
李卫这个人,那可是出了名的正直无私,办事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他接到雍正的命令后,一刻也没耽搁,马不停蹄地奔赴当地。
一到地方,李卫就展开了深入的调查。那些不听话、抵制新政的官员们,以为可以继续蒙混过关,却没想到李卫的手段如此强硬。李卫丝毫不给他们留情面,不管背后有多大的靠山,不管关系网有多复杂,只要是阻碍新政推行的,他都一一揪出来。
对于那些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的官员,李卫毫不手软,该查的查,该抓的抓。对于那些不作为、混日子的官员,李卫也是严厉斥责,责令他们立刻改正,否则绝不姑息。
李卫的行事风格果断坚决,那些原本心存侥幸的官员们,在他面前都吓得瑟瑟发抖。经过一番大力整治,那些不听话的官员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这一番操作下来,效果那是立竿见影。之前那些抵制新政的声音一下子就小了下去,再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反对雍正的改革举措。雍正的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各项政策开始逐渐发挥作用,国家的局面也慢慢有了好转。
而雍正呢,整天为了这些国家大事操碎了心。他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奏折,思考各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长时间的操劳,让他的身体渐渐吃不消,都累垮了。
到了晚上,当所有人都退下,雍正一个人待在书房里,回想起自已当皇帝这一路走来的种种艰辛,不禁感慨万千。从当初的九子夺嫡,到如今的推行新政,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那些曾经和他争夺皇位的兄弟们,给他使了多少绊子;那些朝廷中的老臣,对他的新政又有多少的不满和抵制。还有隆科多、年羹尧这样的权臣,曾经倚仗功劳为所欲为。
但雍正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能让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就算自已再累,付出再多也没有关系。他深知自已肩负着国家的重任,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退缩。只要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自已累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到这里,雍正又打起精神,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为国家的未来继续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