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这人呐,对笼络汉族知识分子那可上心了。打乾隆元年开始,他就学着康熙爷的样儿,搞了一回博学鸿词科考试。这还不算完,他每次南巡的时候呀,都瞅准机会去接见那些汉族的知识分子呢。您瞧瞧,他这巡幸了足足 12 次,每次在路上都不忘召试那些士子,就考他们一诗一赋,再加一论一策。要是考得好,能进入高等的,那待遇可不得了!要是本来就是进士、举人啥的,马上就能给安排个中书当当;要是个生员呢,嘿,直接赏个举人,还准许去参加会试,这机会多难得呀!
乾隆帝这人可厉害着呢,他的汉文水平那叫一个高,能诗善画不说,骑射功夫也相当了得。在清朝那些皇帝里头,要论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做出的功绩,那他可算得上是头一份儿啦!在他统治的那些年里呀,各种官修的书籍就有 100 多种呢。像顺治朝就开始编撰的《明史》,还有康熙爷下令开始编写的《大清一统志》,都在他这儿给完成了。而且呀,他还让手下的大臣们编成了好多其他的书,像《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大清会典》这些,都是关乎历史、制度方面的重要著作。除此之外呢,其他类别的书也不少,比如说研究文字音韵的《清文鉴》、讲文学的《唐宋诗醇》、说地理的《大清一统志》、谈农家事儿的《授时统考》、讲医学的《医宗金鉴》、说天文历法的《历象考成后编》等等,可都是响当当的重要文献呐!
这里头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乾隆帝亲自倡导并编成的那套大型文献丛书《四库全书》啦,这里面收了经史子集的书 3000 多种呢,可算是保存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呀。就因为乾隆帝对文化事业这么热心,汉学在乾隆朝那是越来越兴盛,到了嘉庆朝的时候,还形成了有名的 “乾嘉学派” 呢。
咱再说说这《四库全书》是咋来的吧。乾隆六年(1741 年)的时候,乾隆帝就亲自下令去搜集古今的图书啦。他当时是这么说的:“从古右文之治,务访遗编。目今内府藏书已称大备,但近世以来,著作日繁。如元、明诸贤以及国朝儒学研究六经阐明性理,潜心正学,醇粹无疵者,当不乏人,虽业在名山,而未登天府。着直省督抚学政留心采访,不拘刻本抄本,随时进呈,以广石渠天禄之备。”(《清高宗实录》卷 134)从这谕旨来看呀,当时搜集图书的范围就限定在元、明、清这三朝的图书,目的就是为了充实皇家的藏书。可各省的督抚学政呢,就把这事儿当成个普通任务,没怎么上心,所以也没弄出啥成效来,乾隆帝当时也没咋过问这事儿落实得咋样,所以说这次搜集图书和后来编《四库全书》其实关系不大。
这一晃就过了 30 多年呐,乾隆帝又下令让各省督抚学政去搜集古今图书啦,这次可就和编《四库全书》有直接关系喽。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正月,为了让宫廷藏书更丰富些,乾隆帝就发了一道征书的诏令,要访求天下的遗书。嘿,这刚开始的时候可真是不顺利呀,各地的官员都在敷衍塞责呢,那征书的诏令就跟泥牛入海似的,过了 10 个月,收集到的藏书那叫一个少呀,乾隆帝可就恼火啦!
恰好在这时候,安徽学政朱筠上书提了四条征书的建议,这里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借着征书的机会去辑校宫廷所藏的《永乐大典》。这《永乐大典》可不得了,那是明朝永乐年间编修的一部丛书,在《四库全书》之前,它可是规模最大的一部呢。
乾隆帝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呀,不但采纳了朱筠的意见,还更进一步呢。他觉得《永乐大典》的体例、规模啥的都不太让人满意,就琢磨着应该在辑校《永乐大典》的基础上,把宫廷藏书和民间藏书都汇集起来,编成一部卷帙浩繁、超越前人的丛书。得嘞,就这么着,征书这事儿就变成修书啦,编修《四库全书》的计划也就这么产生了。
乾隆帝这一下严令呀,征书活动可就进入高潮啦。到了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八月,总共征到的书都不下万种啦,这里头尤以文化发达的江浙等省征到的书最多。
为啥江浙地区征到的书多呢?因为这地方文化发达呀,藏书也丰富得很。乾隆帝对江浙一带的藏书情况那是熟门熟路的,好些官僚富商的藏书楼他都能叫得出名字呢。他就举例说啦,像昆山徐氏的传是楼,常熟钱氏的述古堂,嘉兴项氏的天籁阁、朱氏的曝书亭,杭州赵氏的小山堂,宁波范氏的天一阁,“皆其著名者”。乾隆帝还说呢,他不光知道这些藏书大家的书房名字,连他们的藏书目录他都清楚着呢。而且呀,他对江浙那些书籍贩卖商人也了如指掌,觉得这些人对采访书籍可有用处啦。比如说山塘那个地方有个姓金的书贩,“乃专门世业于古书存佚原委,颇能谙悉”。还有湖州那儿向来多贾客书船,平时在各处州县兑卖书籍,与藏书家往来最熟。”(《清高宗实录》)乾隆帝就要求江浙地方官,可以向这些书商了解本地藏书情况,采取借抄的办法搜书,抄完书还给被借之人,这样肯定能收到大批图书。乾隆帝还专门声明了一下,就算发现书中有忌讳字样,也绝对不会加罪于藏书人。要是真有那种 “诞妄” 字句,不应该保存的,也就是把那本书烧毁,然后转告藏书人别再收藏就是了。要是由督抚转呈政府,那就不用过问了。乾隆帝还要求两江总督高晋、浙江巡抚三宝和江苏巡抚萨载务必把这件事办好。
乾隆帝采取这行政命令的办法,还真就大见成效啦。自从确定以半年为期之后,各省督抚那是闻风而动呀。两淮盐政李质颍从商人马裕处借出图书 195 种,先把书目送到北京,然后把部分图书送苏州书局校勘,部分送往扬州抄录。浙江士绅鲍士恭还向巡抚三宝表示,愿意把家藏图书共 1900 多种献给政府呢。浙江全省报告共采访书目有两千七八百种,江苏省也有 1000 多种,“并有称藏书家愿将所有旧书呈献”。不过呢,这情况也说明,各省督抚为了完成乾隆帝规定的任务,采取的手段有点强制啦,不是向藏书家借出书来抄,而是干脆命令他们向官府献书。乾隆帝一看这可不行呀,就亲自出面干预了,他说凡各地方所献之书,“俟校办完竣日,仍行给还原献人家”。他还要求各省地方官,用官印加盖在采访图书的封面,并注明藏书人姓名和负责送书的官员名,书送到北京后,再盖上翰林院印,记录存档,以后返回各省,由督抚负责还给原主。
这各地进献的书籍那是堆积如山呀,整理和编辑的工程可太浩大了,没办法,就专门成立了《四库全书》馆,来总揽《四库全书》的编修工作。
乾隆帝还下了指令呢,凡是个人进书 100 种以上的,就选其中的精本送给他本人亲自阅览点评题咏。然后呢,由四库馆优先抄录,抄完就把原书发还,“俾收藏之人益增荣幸”。这里头献书最多的就是浙江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和江苏马裕四人啦。他们各献书 500 至 700 多种,合起来就有 2000 多种呢。乾隆帝就下令由政府奖给鲍、范、汪、马四人各《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以为好古之勤”。献书 100 种以上者,江苏有周厚堉、蒋曾蓥,浙江有吴王墀、孙仰曾、汪汝瑮,朝中大臣有黄登贤、纪昀、励守谦、汪如藻等人,各赏给刚刊印的《佩文韵府》一部。
到了乾隆三十九年(177)年八月,各省运送到北京的图书已经超过了上万种啦,这《四库全书》馆里的工作也就大规模铺开了。这《四库全书》馆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二月开馆,里面有总纂官、总裁官、校勘官、监造官等共 360 名,那可都是些有名的专家学者呀,像经学家戴震、文学家桐城派散文代表人物姚鼐、史学家邵晋涵、文字学家王念孙等,都是清代学术史上的大家,总纂官纪昀也是一代通儒,其他还有不少状元、榜眼、探花呢,这学术阵容可强大啦!
这四库馆臣的职责主要是鉴别书籍的优劣啦,这里头既有政治上的鉴别,就是审查书中有没有触犯禁忌的内容,也有学术价值上的评判。经过四库馆臣的甄别,这万余种图书就分成了应抄、应存目和禁毁三类。应抄的书 3461 种,就是《四库全书》所收录的全部书籍,其中又有一小部分最有价值而且版本珍贵的书,用活字排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刊行。第二类书是应禁毁的书,这类书或者有反清的内容,或者与程朱理学正统思想相抵触,共 3000 余种,与《四库全书》收录的书籍数量相当。第三类介于二者之间,虽无犯忌的内容,但也没有垂范后世的价值,所以只著录书名,撰写提要,而不收录全文,这类书有 6793 种,比前两类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