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定有两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
世间定有两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间定有两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 > 第6章 整顿大丰营(下)

第6章 整顿大丰营(下)

加入书架
书名:
世间定有两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
作者:
明月长风
本章字数:
7152
更新时间:
2024-11-19

正月十五大年已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又开始步入正轨。正月十六,是今年的第一次早朝,也是必须的一次。象弘宇这样的一些外臣也列席参加。离上朝时间还有一个多时辰,文武百官基本都齐聚到了勤政殿。新年新气象,大家穿着得体的礼服,精神饱满,谈笑风生,一派团结祥和的氛围。大安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对朝服并没有刻意的统一,语言也带着各自的地方色彩,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的正常交流。

随着上朝的钟声响起,勤政殿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文武百官分列两边,恭敬肃穆地等待着。

时辰一到,白公公那尖锐而细长的声音准时响起:“皇上驾到!”只见皇上身着龙袍,头戴皇冠,笑容满面地挪到大殿之上,在白公公的搀扶下,将自已那肥胖而滚圆的身体稳稳地放进了龙椅里。

文武百官连忙齐刷刷地跪地唱吟:“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满意地扫视了一遍仆仆在地的满朝文武,轻轻地抬了一下右手,尽力用亲和的声音道:“众爱卿平身。”

这时,白公公那悠长的声音再次响起:“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就在白公公声音结束的那一刻,丰王爷就出列请奏。他先是列出了他所管各省各部取得的成绩,再奏请了今年大致的工作安排和计划,皇上都一一准奏。

接下来是庆王爷请奏,他的方式和丰王爷如出一辙,皇上也一一准奏。

再下来是尚书等各级官员的花式表演。相同的是,他们最后都要加上一句,“已呈报丰王爷批准”或“已呈报庆王爷批准”。

因为已被“批准”,所以所有人所奏之事皇上都一一应允。

等内臣奏请完毕,弘宇出列请奏。只见他身着棕红色锦袍,身材高大英武,既有文臣的儒雅,又有武将的威严。在整个朝堂之上,他显得那么深邃、庄严而又高贵,如鹤立鸡群一般。

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向他表示出了一种恭敬之情。他面向皇上,清晰而坚定地表达出想改革大丰营的想法。这可把皇上吓坏了。因为他不了解现在的大丰营情况如何,也不知道弘宇的 改革将把大丰营带向何方。于是只好把目光在丰王爷和庆王爷之间来回扫视。丰王爷见时机已到,跨步出列,干咳两声才说道:“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我个人表示支持。”

见丰王爷表了态,庆王爷生怕在弘宇心目中留下不支持他的印象,也急忙跨步出列,表明了自已支持的态度。

皇上又把目光投向满朝文武,“众爱卿觉得呢?”

众大臣异口同声地回答,“臣等附议二位王爷。”

皇上这才放心地表态:“准奏!”

后面还有人想请奏,但皇上早已显出疲态,在连续打了几个哈欠之后,他把目光扫向了白公公,白公公立即精神一振,那尖锐而细长的声音再次响起,“退朝。”

弘宇一回到大丰营,就叫来副营长吴华,开始整顿的第一步。那就是清退老弱病残和不愿意在军营服役的人。吴华很担心,因为这样的人在营里很多,如果全部清退,营里会因减员严重连起码的编制都难以维持。其二是因为清退这么多人,那得需要一大笔遣散费,这也是一个大难题。

弘宇认为,困难是有的,但也必须迎着困难上。吴华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确定了方案,就立即行动。两天以后,要清退的人员已全部登记造册。遣散费的数额也核算出来了。

通过商量,两人各取所长,各司其职。吴华留在军营维护稳定。因为这时的军营人心惶惶,是最容易出乱子的时候。而弘宇则带着张元和侍卫队朝大安城驰去。

到了勤政殿,弘宇先去面见皇上,却被值守公公告知,皇上没在,去吴贵妃宫里了。弘宇又转身去尚书房找丰王爷。

丰王爷一看弘宇的样子,就知道他急。但他却故意慢条斯理地请弘宇坐下,亲自给他泡了一杯茶,边喝茶边聊家长里短。弘宇也不好拂他的意,只好心不在焉地应付着。直到丰王爷觉得氛围酝酿得差不多了,才直奔主题。

“四弟,你觉得大安的兵权到底在谁手里?”

弘宇心里一惊,立即明白过来,“当然是在大哥你手里啊。皇兄那么信任你,只有交到你手里他才放心。况且,放眼整个大安国,除了你还有哪个有这个能力掌管军队呢。”

丰王爷听弘宇的话是真心的,看他的表情是真诚的。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问道:“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这时的弘宇反而不急了,他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就是军营要清退一批年老体弱的人,需一大笔遣散费,大哥你看……”

“大安现在穷啊,国库也没多少银子。但为了支持你的军队改革,再难大哥也要想办法。”

“不然,俗话怎么会说打虎亲兄弟呢?”

弘宇说完,兄弟俩开怀大笑。

对这种把国家赋予的权力当成个人资本,把国家的财产当私有财富的行为,弘宇是深恶痛绝的。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大哥,你还是出个文书嘛。”弘宇想讨个保险。

丰王爷展纸提笔,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展现在纸上:大丰营诉求,速办。随即摁上尚书房的印章。又命人拿去兵部盖章。在等候的间隙,弘宇对丰王爷那是极尽了赞美吹捧之能事。

弘宇拿着盖有上书省和兵部两枚大章的文书来到了户部。户部尚书曾一平装模作样地端详了半天,才慢悠悠地说道:“现在国库空虚,钱这个事,难办啊!”

弘宇知道,现在的朝廷,到处都是妖魔鬼怪横行,再容易的事情都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做成,何况是这么大的事。即使有尚书省和兵部的大印,他也可以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拖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要想急于把事办成,他必须使出孙大圣十万八千里筋斗云的本事。于是他假装共情地说道:“是啊,要不是你们这些忠臣良将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哪有现在的大安啊。我理解你们的难处。都是一家人,我怎么能过分为难你呢?”他瞅了一眼正在装模作样做思考状的曾一平,也进入了沉默模式。听见“一家人”三个字,假装深沉的户部尚书眼睛顿时亮了,连忙问道:“王爷觉得我家红芙……"

“令妹呀,倾城倾国,端庄娴淑,冰雪聪明,又知书达礼,是难得的好姑娘。”弘宇说完,自已的脸先红了。

其实弘宇与红芙那仅有的一次见面,也只是在应付,就连正眼都没有看她一眼,他又怎么能说出个所以然呢?但为了能尽快拿到这笔遣散费,他只能违心地把所有赞美女人的词汇往她身上堆。

曾一平听完,心里很是受用。再看看弘宇年纪虽不大,但他所显示出来的才能、气度和风采,便知将来绝非池中之物。想到这里,他好像看到了曾氏家族光宗耀祖,声势显赫的那一天。

于是,立即吩咐文书把数字清单交到副尚书那里,并交待两天之内,所需银两必须备齐。

两天后,由户部组织,兵部押送的两大车银两如数送到了大丰营。

忙完遣散工作,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始下一步。弘宇和吴华都认为人事暂时不动,以确保稳定。他们把步兵营,骑兵营,弓箭营,工兵营,由原先的混合驻扎,改为分营居住,并进行各自有针对性地训练。各营伙房分开,并派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确保战士们能吃饱吃好。

他们又从各营抽出一些正直诚实,能说会道的战士组成专业的征兵队伍,经过培训,再分成小队,分派到各地去征兵。征回来的人,再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编入各营去。

这次征回的士兵比遣散的多了两万八千多人。这些人中,有很多是苏泊湖战死官兵的孩子或兄弟,济世堂收留的那个孩子唐冲也应征到了大丰营。

现在,大丰营所有官兵加在一起还是不足五万人。正、副营长经过研究,决定向兵部申请每年分春、秋两季征兵。

经过三个多月的忙碌,征兵活动暂告一段落。现在开始重新安排人事了。这也是最让弘宇和吴华头痛的一件事。因为以前各营的大小官员中,大的基本上是丰王爷的人,小的基本上是李云的人,他们都是一条线上的。这些人平时狗仗人势,贪污腐败,体罚战士,早该受到惩罚,只是现在还没有到时候。这次的遣散,他们又不在遣散之列。

经过反复的思考、谋划,弘宇认为还是不能硬碰硬,必须要找出一条捷径。于是,他当天下午就离开军营,回到了大安城。

弘宇在自已府里吃过晚饭后,带了张元朝丰王府走去。丰王爷知道他无事不登三宝殿,吩咐管家直接领到了书房。请过安后,弘宇直接进入了主题。把他们的想法以及必须这样做的原因一一详细地向丰王爷做了陈述。最后说:“大哥,为了国家需要时,我能随时交给你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我们必须这样做。”

丰王爷沉思了一会儿,站起来拍了拍弘宇的肩膀,放心地说:“大哥相信你的忠诚,就按你的想法去办吧。只是会计李仁青还是让他留在位置上。”

有了这把尚方宝剑,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弘宇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在回家的路上,像个小孩子一样踢着路上的石子玩儿。还给弘恬他们买了一大把糖葫芦,张元也开心得哼起了小调。

第二天,他们刚一回到大丰营,吴华就跑过来紧张地问:“丰王爷怎么说?”

弘宇表情严肃而凝重,吴华悬着的心又一紧,没想到弘宇一拳砸在书桌上,从紧闭的嘴唇里迸出两个字,“成了!”

吴华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们决定以民主推荐和自我举荐的方式选拔新的正副营长,下面的再由正副营长任命。总营部官员由弘宇和吴华慢慢考察任命。

当天下午,就把各分营全部集合在一起,由吴华宣布选拔和任命干部的方式,并宣称已报请尚书省和兵部批准。

听说已报尚书省和兵部批准,就表明丰王爷也同意了,那些平时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人也只好偃旗息鼓了。

十多天后,干部选拔结束。他们全都是二、三十岁能文能武,能征善战的忠勇之士。

大丰营的一切已步入正轨。

接下来,该着手挖出大内奸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