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第二部分的前两段落我们已经讲完了。在第一段落,我们深入探讨了人之道的根本——孝道以及修身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孝道,是中国文化中人的最为基本的德行与品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各阶级人民权利义务分明,尊卑有度,上下有序,不能有丝毫僭越。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古人的主流意识形态——孝亲、忠君便是也就是人的品德主要体现的一部分。而在第二段落中,我们强调了修身知行的重要性和意义。
这一讲,我们讲到了五伦。什么是五伦呢?五伦指的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在古代,这五种关系被视为社会秩序的基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道德准则。
君臣有义
历史上不乏君臣有义的典故。唐太宗与魏征,太宗以礼待魏征,虚心纳谏,魏征则忠诚辅佐,直言进谏。他们共同成就了贞观之治,为后世传颂。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封建君主制度,但这种关系可以引申为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领导应尊重员工,给予合理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员工则应尽职尽责,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已的力量。
父子有亲
“二十四孝” 中的很多故事都体现了父子有亲。如舜帝,尽管父亲瞽叟多次想谋害他,但舜依然孝顺父亲,毫无怨言。在现代社会,虽然家庭结构和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爱和尊重依然是家庭和谐的重要保障。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子女则应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尽自已所能回报父母。
兄弟有序
三国时期的曹植与曹丕,虽有权力争斗,但也有兄弟之情的瞬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句诗,既体现了兄弟间的矛盾,也流露出对兄弟情谊的渴望。在现代社会,虽然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但这种关系可以扩展到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大家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夫妇有别
梁鸿与孟光的 “举案齐眉”,展现了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丈夫梁鸿有担当,妻子孟光温柔贤惠,他们的故事成为夫妻相处的典范。在现代社会,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经营好家庭。夫妻双方在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目标都是为了家庭的幸福。
朋友有信
管鲍之交,鲍叔牙对管仲充分信任,在管仲身处困境时不离不弃,最终成就了齐国霸业。在现代社会,朋友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伙伴。我们应该真诚对待朋友,遵守承诺,在朋友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修炼自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已的修为和认知,让自已有更高的能力承担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而我们本段的“资父事君”讲的是责任的问题。这句话出自《孝经》,原文是“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当先。”
我们还是按照老传统,从每个字开始入手解析。父与君咱们就先不细讲了,见到字就已经知道他的意思了。我们从“资”开始聊。
“资”,形声字,从贝,次声。从贝,表示与财富有关。而次呢?一种观点认为,“次” 有排列、顺序的意思;表示在分配使用钱财时要按照一定的轻重缓急次序。另一种观点是,“次” 有 “积累”“反复” 的含义;表示财富的积累往往是一个逐步的、多次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讲, “资” 是代表的财物、资本等,是通过不断的积累和经营而形成的。《说文解字》:“资,货也。”资的本意就是财货的意思,在生意场合引申为能够提供的本钱,从本钱引申为资格,后来又引申为提供财货的资助、供给。这里就是供给,供养的意思。
“事”,这是一个会意字。它最初出现在甲骨文里,其字形由“又”和“中”组成。其中,“又”是手的象形,表示手部动作;而“中”则代表猎具。因此,可以理解为手持猎具去治理事务的意思。有趣的是,在甲骨文中,“事”和“史”本是同源的,它们最初是同一个字。然而,到了西周时期,“事”开始逐渐从“史”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字形。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事,职也。从史,之省声。叓,《玉篇》古文事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事”的本义是处理事务或从事某项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字的含义不断扩展,除了表示做事之外,还引申为担任职务、侍奉他人等义项。此外,“事”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指代具体的事情或事件。例如,“家事国事天下事”中的“事”就是指各种不同规模的事情。总之,“事”这个字的演变反映了人类社会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以及语言表达的丰富化。通过对其历史演变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曰”,指事字最早出现殷商早期甲骨文里。甲骨文中的字形从口,上加短横,以表示言从口出。
“严”,其繁体字为“嚴”,此字初文始见于西周金文 ,上面的两个并排的口(“吅”)字是形符,表示跟口有关。两个口在一起有敦促之意。下面的“??”字是声符,读yín。“??”字有山崖陡峭、地势险峻的意思,而“严”字有急迫险峻的意思。这两个字形组合在一起,指政策法令非常紧急严峻。《说文解字》:“教命急也。从吅(xuān)??(yín)声。”而政令要畅通,要求众人遵照执行,就必须大声疾呼,相互告诫,所以“严”字用两个并排的口字作形符。严后来引申为用于对人处事的态度,表示严厉、严格、威严;就程度而言,表示严重、猛烈、不轻松;就具体事物而言,表示紧密、无空隙。这里可以理解为严谨、一丝不苟的意思。
“敬”,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从“茍(jì)”从“攴(pū)”。金文中左边是个口,右边是一只手(又)拿着棍子或鞭子。两相会意,表示手举着木棍,用口吆喝着,传出戒、慎的意思,这就是“敬”,这种构型是表示手持棍棒使人恭敬。小篆的字形里左边变成了个“茍”字,“茍”为牧羊人用口吆喝羊群:右边仍然是手拿木棍或鞭子,意思未变。其本义是对人尊重,有礼貌。《说文解字》:“敬,肃也。从攴、茍。” 《释名》:“敬,警也。恒自肃警也。”敬的基本义是“恭敬”、“严肃”的意思。说到宫颈前面讲“恭”的时候讲过两者的区别。《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分开说,“恭”侧重于外貌的谦逊有礼,“敬”侧重于内心的严肃敬重。
“资父事君”这里面的“父”,指的不仅仅是父亲,还包含母亲。扩展开来,甚至于是亲族长辈们。《孟子》有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资父事君”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仅只是提及了君与父两个方面,更是涵盖了整个传统文化中的天地君亲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紧密相连,两者相辅相成。
在古代社会,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父子关系则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儿子对父亲的孝顺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孝顺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尊敬和顺从。同时,父亲也有责任教育和培养子女,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
与此同时,君主作为国家的代表,被视为天下之主。臣民对君主的忠诚和服从被视为一种道德义务。这种忠诚并非仅仅出于个人利益或权力欲望,而是基于对君主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因此,臣子应该尽忠职守,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
此外,天地君亲师的概念还包括了天地自然和师长的地位。人们认为天地自然是万物之源,应该敬畏和感恩;而师长则是知识和智慧的传授者,应该尊重和学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体系,强调了个人与家庭、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总之,“资父事君”所代表的传统文化观念,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的重视,以及对于天地自然和师长的敬畏之情。这种观念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天地君亲师”这五个字最初来源于《国语》。里面提到“民性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sì)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一事之”。再之后,《荀子》对《国语》里的这一句增加了天与地,它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天地”和“君师”好理解,这个“亲”就不太好理解了,指的到底是父母、还是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亲戚?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后一种,也就是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亲戚。所以,这里的“父”应该指的是父母,从广义上讲亲族长辈。
“资父事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供养父母,侍奉君主。对于这一行为准则的要求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严”和“敬”。所谓“严”,就是要做到一丝不苟;而“敬”则意味着要保持诚谨恭敬。具体来说,“恭”主要体现在外在的表现上,比如行为举止得体;而“敬”则更多地体现在内心深处,即要有真诚的敬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资父事君”,尽到自已的责任和义务。
孔子在《孝经》里面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这句话强调了奉养父母和侍奉君王是同样重要且一致的事情,需要我们像对待父亲一样去对待母亲,并给予她们相同的关爱;同时也要像侍奉父亲一样去侍奉君王,保持同样的尊敬之心。
“资父事君”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就是一种尊重长辈、效忠君主的观念。它要求人们不仅要关心父母的生活起居,更要尽心尽力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孝顺和关怀;同时对于君主也应该怀着敬畏之情,尽忠职守,忠诚于国家和人民。这种价值观强调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对长辈和君主的敬重和服从。
此外,资父和事君这两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矛盾或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在家中表现出良好的孝道,才能更好地履行对君主的职责;反过来,通过对君主的忠诚奉献,也能更好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资父事君”成为了古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儒家遵从的是周朝的王道之国的理念,是以周公为元圣,周公建立的周朝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当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也是天下的大家长;天子之与诸侯,天子是大宗,诸侯是小宗;诸侯之与大夫,诸侯是大宗,大夫是小宗;大夫之与士,大夫是大宗,士是小宗。这种模式也是以孝作忠的理论基础,在当时的确是成立的。《孝经》上说:“言用事父之道,即可以事君,其严惮恭敬之心则同,盖移孝以作忠也。”说的是将侍奉父亲的孝道,转化为侍奉君王的忠道,因为敬畏之心是相同的,这就是“移孝作忠”,将孝道转化为忠道。“移孝作忠”实际上是《孝经》的核心实现,也是儒家孝道的核心思想。
这两句话从字面意思理解,可以翻译成:侍奉父母时,应该尽心尽力,孝顺且恭敬,不可以有丝毫的疏忽和不敬;对待君主或者上级领导时,应当谨慎而恭敬,忠实于自已的职责,不可有任何懈怠和不忠。这两句话强调了人们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教导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处理好与家人和上司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和“孝”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