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共读千字文
陪孩子共读千字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陪孩子共读千字文 > 第19章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第19章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加入书架
书名:
陪孩子共读千字文
作者:
钧霆希音
本章字数:
15404
更新时间:
2024-11-20

讲完了前面十八章,我们完成了《千字文》的第一部分讲解。第一部分从盘古开天辟地讲起,又讲了地理、气象物候、人类文明的出现和中国最早时期的政治时代。讲的主要是天道、地道以及治世之道。治世之道从皇道,帝道讲到王道,最终到文明发展的太平盛世。

为什么第一部分一直讲王道盛世呢?因为这是儒家的治国理念和理想。而儒家自从诞生之日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到现在,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3000多年。到这有人会说了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距今才2500多年,怎么儒家有3000多年的历史呢?儒家思想的确是孔子所创立,但孔子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儒家思想源自周公制定的礼乐治国理念,源自周公提倡的仁义治国的理念。所以在很多记录上,把作为儒学先驱的周公称之为“元圣”。

但中国的传统文化绝不仅仅是儒家文化一家独大,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外儒内法中为道”的融合。对于这种说法,有人会感到疑惑,那么我们就在这里简要的讲解一下。这种说法讲的是各王朝推行的是儒家理念作为国家治理的表现形式,实际内部是遵循法家的治国思想,其间的冲突是用道家的思想作为调剂和缓冲——济之以道。

所谓“外儒”,就是在表面上大力宣扬儒家的思想观念。这是因为各个朝代都非常重视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正义、礼仪、智慧和诚信等理念,并将其视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工具,可以引导和塑造人民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在这种背景下,儒家的仁义、礼乐成为了划分社会阶层和治理国家的基石,强调伦理道德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而“内法”就意味着在实际的统治实践中采用法家的思想。法家强调并推行律法至上的观念,以重刑止罪,及坚守平等原则,用律法来管理国家。《韩非子》中强调:"法者,宪令着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法家强调国家律法的绝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国家通过清制定并执行晰明确的法律条文,以及严格的惩罚措施,以指导并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保证国家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济之以道” 意味着在儒家和法家的基础上,适当引入道家思想作为补充。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不刻意干预,当国家在某些时候出现过度严苛或过于强调道德规范而导致僵化时,道家的理念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使国家治理更加灵活和平衡。

以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融合了各家治国理念之所长而的文化,是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这也是华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几千年的根源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包容了各家各派的文化的同时,并不排斥外来文化,以至于后来的佛教文化也融入其中,更在新的时代在融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后,又重新焕发更加璀璨的文化光芒。

好了,接下来让我们开始新的篇章吧!鸿钧老祖在三十三天外讲完天地之道,女娲突然问道:“师尊,天地之道,师尊已经解惑。弟子有一疑问,何为人之道?”

“何出此问?”鸿钧老祖扬眉问道。

“师尊请看,人间自皇道至于帝道,逐渐失掉了道德本质。而封神大战之后,人间王道虽昌昌盛。然而数百年之后,便是礼教崩塌,霸道兴起。自此各自各自为王,纷争不断,大有帝道缺失、皇道难启之势。”

“对对,连师兄的道家这种经世之道都被挤出了人间显学,反倒是儒家、墨家、法家成了显学,再往后真不知道人间会怎样了。”旁边的灵宝天尊也插嘴道,“师兄,你都化身老子到了人间传了一次道,也没起到啥作用啊。现在都变成这样了,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呢?”

道德天尊笑了笑说道:“道之所传,非一言一语而终,人之所悟,非一时一刻能成。人皆悟得你我之道,人皆圣贤,又何需你我?你我皆悟得师尊大道,你我皆为鸿钧。无圣无贤有大道,有仁有义无大德。”

鸿钧颔首:“人间之道,终有轮回,亦是道法自然。人道沧桑,世事轮回,尔等需自行参悟——”鸿钧说着,转身而去。众弟子拱手送别。

见鸿钧走远,元始天尊说道:“师妹亲临人间,造人有成。师兄亦到人间一趟,传世《道德经》,对人之道,自比我等深刻,不知有何见教?”

“师兄传世经典,先为德经,后立道经。是否人之道以德为本?立德而后方能悟道?”女娲也问道。

道德天尊摇头说道:“人法地,敌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家各家各派皆有所悟,大有不同;但虽殊途,终为同归。然天有天道,地有地法,人有人德,各有所归,此吾之所悟。不如我等且观人间之道以供感悟,来日同参,何如?”随即,众人放眼望向人间。

那么,何为人之道?今天我们将进入到《千字文》的第二部分:“女娲试问世间情,众仙共参人之道”。这个部分从“盖此身发,四大五常”开始,一直延伸到“坚持雅操,好爵自縻”。这里所谈论的主题是人的品德,详细阐述了个人修养的标准和原则,即修身的功夫。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要如此强调人呢?在古代,天地人被视为三才,而人则顶天立地,成为世间最为重要的存在。这一部分从孝、忠开始到人品德行的五常,继而讲到五伦,涉及以个人修养发展的整个过程——格物、致知、修身到齐家、出世、治国、平天下。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第二部分的开篇便是“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这四句讲的是什么?我们首先讲一下这句话的出处。这句话出自《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说的是: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孝道的开始,是孝的根本。立身以德,行道以正,功在当代,名扬后世,以光耀父母先祖,这是孝道的最终结果,是孝的目标。所以孝道,是从尽心尽力侍奉双亲,进而报效国家,最终的目标是成就自已的德业。

说到《孝经》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是儒家十三经中位居首位的经典。全文是由曾子及其门人整理,以曾子问孝,孔子回答形式成文,共计有十八章,解释了一个“孝”字。儒家学生学习经典的过程,向来有着严格的阅读顺序——先读《孝经》,《孝经》学成而后才有资格研读《四书》。由此可见,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根本。孝道文化并非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孝敬父母,而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概念,既包含文化理念,也涵盖制度礼仪,其内涵丰富多彩,涉及领域更是广泛多样。对于父母基本的孝道,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简要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所以,这四句讲的是“孝”。有人会问问什么人的修养要首先从小到开始。有句古话说的好:“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不论你的修养如何,都是要从孝敬父母开始的。为什么?这里给了明确的解释:我们的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源自于父母的精血。如果一个人连生养自已的父母都不尊重,他还能尊重谁?连生养自已的父母都无法相处,他还能和谁相处的好呢?所以,《千字文》第二部分的开篇便以孝道开始。

我们先从“盖此身发,四大五常”讲起,这是这一段的开篇。“盖”在这里属于连词,承接上下文的,表示原因或理由。“盖”的繁体字为“蓋”,是形声字兼会意字。始见于春秋金文,古字形从艸,盇(hé)声。 盇后隶变为盍。盖本义指用茅草等编成的覆盖物,引申为能用于遮盖的东西,特指车盖、或专指伞。又引申为覆盖、遮盖、胜过、压倒,用作动词。盖又用作副词,相当于“因为”,“概括”等,常用于文言文。

有人说这里出现了一个重字“发”,这个和“周发殷汤”是重复的。这个字在现代文中是重的,但在古文中却是不同的两个字。我们先说“身”。它是个象形字,像人的整个身躯之形,本义是人的躯干。它的在写法上看上去是突出腹部。《说文解字》:"身,躳(gōng)也。像人之身。" "躳"(躬)谓全身躯,又有引指颈部以下大腿以上的躯干,后又引申为自已的 生命,一生,一辈子,引申泛指人或动物的整个躯体。

说完了“身”,让我们再来谈谈“”周发殷汤“和”“盖此身发”两个“发”字的不同之处。

在“周发殷汤”这句话中,其中的“发”字在古代写作“發”。“發”这个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和金文中,它被用来描述物体向上或向前快速运动的状态。从字形上来看,甲骨文的“發”就像是一只手握着一根类似镖竿的武器,然后迅速向前投掷出去。这里的“發”表达了一种“放出”或者“掷出”的含义。到了商朝末年以及周朝初期的时候,金文的写法发生了变化,下面的“手”和“镖竿”演变成了“弓”和“矢”(也就是箭)。尽管字形有所改变,但“发”所表达的“放出”这一基本意义并没有改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甲骨文中,“发”用于发射的武器是原始的棍棒镖竿,而到了金文时期,“发”所使用的武器则变成了更先进的“弓”和“矢”。关于“发”字的解释,《说文解字》中明确指出:“發,射發也。”也就是说,“发”字的本义就是射击、射箭的意思。

而“盖此身发”中的“发”在古代写法是“髪”。“髪”是一个形声字。在金文中,它的字形从首(头部)犮(发音)声,表示与头发有关。其本义即为头发。随着时间的推移,秦代篆文将其改为从髟(表示毛发),进一步明确了其含义。《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发,根也。从髟犮声。”意思是说头发是身体的根本。《玉篇》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发,头上毛也。从髟、犮声。”

后来,从隶书到楷书,“髪”的写法逐渐演变并固定下来。然而,在现代汉字简化运动中,为了方便书写和认读,“髪”被简化成了“发”。这个简化字虽然在形式上有所改变,但依然保留了原来字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无论是古代的“髪”还是现代的“发”,都代表着人体头部生长的毛发,是人们外貌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发”字的演变历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汉字的发展变化以及文化传承的脉络。

“身发”在此处,指代我们的头发和肉身,在古代,这是非常重要的。古代人常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人的身体的每一寸皮肤和每一根头发,都是承受于父母,就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惜,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根本。这种爱惜身体的例子很多,例如《三国演义》中,夏侯惇被曹性射中左目。夏侯惇大拔箭后发现眼睛也被拔了出来,大喊的就是“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然后把眼睛吞了下去。爱惜身体也是尽孝的一种方式。这身体都包含哪些呢?下面就给了具体的说明——“四大五常”。

“四大五常”这句话,是针对我们人的生命体和生命属性来说的。人的生命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物质的“四大”,一部分是精神的“五常”。

说到“四大”儒家、道家和佛家说法是不一样的。这无关乎对错,只是认知角度不同而已。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中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佛教所说的“四大”,最早出现于佛陀所说的《四十二章经》:“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乃是指构成世界的地、水、火、风共四种基本元素。佛教中的“四大”是从属性上而言的,“四大”包括:坚性的地大,湿性的水大,暖性的火大,动性的风大。在人体之中,坚硬的骨骼属于地大,流动的血液就是水大,体内的温度就是火大,体内运动的气及呼吸之气,属于风大。佛教认为,“四大”是造成物质世界物质现象的因缘。一切物体都是“四大”假合而成,因缘在时暂时假合存在,因缘去时便随缘而化。因此,万物都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我存在。佛家的“四大皆空”说的“四大”也是基于此而来的。

更进一步地说,佛家的“四大”更为准确地描述了构成这个世界的物质具有四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温度。这与经典物理学所阐述的观点一致,即物质存在着气体、固体、液体三种形式。其中,固态以地为象征,液态以水为象征,气态以风为象征。而对于火,则代表着物质具有温度,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拥有一定的温度,或高或低,温度成为了物质属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此,我们更倾向于佛家所说的“四大”概念,原因在于当时佛家在中国社会中颇为盛行,人们普遍对佛教深信不疑。此外,中国文化并非仅仅局限于儒家一家之言,而是经过儒释道三家的不断融合才逐渐形成如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因此,佛家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说到“五常”,那么“常”是什么意思呢?“常”是形声字,从巾,尚声。“巾”为形旁,”尚“为声旁。同“裳”。裙子。”《说文解字》:“常,下帬(qún,裙的本字)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常最初同裳,指人穿的裙子。在古代,不只是女子穿裙子,男人也穿裙子,后来才出现了裤子。

“常”另外的解释是固定不变,长久、恒定的意思。如:《玉篇》:“恒也。”《正韵》:“久也。”例如:《易·系辞上》里面的“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后来“常”由不变的引申为普通的,一般的。如:老生常谈。“常”还由恒久引申为经常,常常。例如:《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常”由固定不变引申为规律,准则。例如:《荀子·天论》“天行有常”。常又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丈六尺。常在这里是恒常、永远存在、不能改变的意思。

“五常”乃是人类的性德,每个人的人性中都包含着五常之德,即“仁义礼智信”。孔子首先提出了“仁、义、礼”,而后孟子又将其扩充为“仁、义、礼、智”。接着,董仲舒再一次对其进行扩充,变成了“仁、义、礼、智、信”。从此以后,人们便将这五项道德准则称为“常”。这五个“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整个发展历程之中,成为了中国价值体系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五常之德其实是天德,它是上天赋予人类的天性。这里所说的“天”,指代的是宇宙中那股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天。

好的,以下是根据你的需求生成的内容:

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五常中的“仁”。据《说文解字》记载:“仁,亲也。从人,从二。”其本义乃是对他人友好、相互亲善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仁”的内涵不断扩展,逐渐演变成一个涵盖广泛的道德范畴。例如,儒家倡导“仁爱”与“仁政”。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仁”不仅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更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和境界。它成为了古代人文情怀的核心所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首次将整体的道德规范汇聚一堂,构建起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架构。这一架构包含了诸多重要元素,如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等。这些道德观念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多彩的伦理道德体系。

“义”,繁体写作“義”,这个字出现较早,甲骨文金文都有发现。上部是“羊”,下部是“我”。《说文解字》:“义(義),已之威仪也。从我、羊。”义的本意即为自已的威仪、礼仪;又表示合乎正义的。

在古代儒家的学说中,“义”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一切思想或行为最高的乃至唯一的准则,人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合于义。中国人自古就有重义、尚义的传统。连占山为王的强盗都会打着一个义的旗号把开会的地方叫做聚义厅。正因如此,汉语中的“义”字被赋予了“正派”“公正”“正当”等美好的含义,甚至具有“品德的根本,伦理的原则”。这样崇高的意义,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价值观。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礼”,此字初文作“豊”,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lǐ,fēng),豊亦聲”。“礼”本指举行祭神的礼仪、敬神祈福;礼是和祭祀相关的。后来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例如:“敬礼”“礼貌”等。还引申指“礼物”,即用来表示敬意的物品。古代在祭祀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规范,演变为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以此相适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礼”引申为指这些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后来在重大活动中,“礼”还有表示仪式的意思,如:婚礼,典礼等。

在儒家思想里,“礼”与仁互为表颂,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

“智”,形声字,最早出自甲骨文。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从于,知声。形旁于是竽的象形字,表示智的本义能够辨别知晓竽声为“智”,与竽声可知心迹有关。知是从口、矢声的形声字,本义为口之所陈,心迹可识,于智表音,智与知声韵并同。《说文解字》:“智,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 我们可以看出“智”本义是聪明,才智,智力强。引申义有智慧、智谋、计谋、策略、有智慧的人等。《释名》:“智,知也。无所不知也。”这里的“智”不仅仅指的是智慧,是有关人本质和情感的学问。在儒家思想里,“智”是“良知良能”,孟子的四端里:“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什么意思呢?

“智”的根本就是一颗能明辨善恶的心,是良心、是道心、是《大学》中的明德、至善,是《中庸》里的“天命之性”,是表征人之为人的根性的一个范畴,即充当着人的根本属性的角色。它们是指人天生的一种无善无恶的自然状态,是超越时空的性德。“智”是其他四常的基础性和本根性的存在。换句话说,只有有了“智”,才能具体呈现为其他诸德。良心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仁义礼信也。仁义礼智信都是“先天”的存在。

“信”,最早见于金文。本义为言语真实,引申泛指诚实,不欺,又引申指信用,由此引申出确实义和可靠义,又可指消息,讯息。《说文解字》“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訫,古文信”。“信”乃人言,是说人要对自已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最初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守信用、讲信义也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综上,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受之于父母的人的身体发肤,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构成的;人的思维意识,是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准则的。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而五常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普世准则,也是孝的体现。

这两句是整个第二部分的开端,而这两句和后面的“恭惟鞠养,岂敢毁伤”一起形成孝的准则。孝之始便是关爱自已。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发肤都是由父母的精血转化而来的。我们有任何损伤,最先伤害到的便是自已的父母。记得小时候,不论跌倒还是受伤,最心疼的,最着急的便是我们的父母。如果我们遇到任何困难险阻过不去的话,最伤心的也一定是我们的父母。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父母在意的不是逢年过节我们带回家的礼物,而是我们地地道道的人,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所以每个人要尽孝道,首先又从珍爱自已开始——珍爱自已的身体,珍爱自已的学习,珍爱自已的生活,珍爱自已的事业。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已,更是为了我们父母双亲啊。

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待我们的身体呢?敬请等待下一讲——“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