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地脉之下,无数的矿藏在鸿钧老祖的演化夏沉积、滋长。鸿钧老祖把地下的矿藏演化完了,心满意足地回到地面之上。他抱着肚子想找点吃的,却发现盘古毛发化生的草木却乱七八糟的散落在大地之上,根本分不清楚种类和功用。有人说神仙是不用吃饭的啊。这没错,但鸿钧老祖还是有点口腹之欲的。“看来也要好好把大地上的植物演化一下了。”刚刚缓过气来的鸿钧老祖,又开始忙碌起来,运起大道演化地表的植物。
经过鸿钧老祖的辛勤演化,一些简单的植物陆续抵触现在大地之上——先是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生长在阴凉处的藓类植物,生长在潮湿地表的地衣植物,还有生长在黑暗处的菌类植物。老祖看了半天,摇了摇头——这些植物虽然有些可以吃,但感觉怎么都不好当主食,而且都不太好看。没办法,鸿钧老祖又接着在这些植物的基础上演化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这些植物比之前的好看多了,但是当做主食?鸿钧老祖还是感觉差点意思,不好下嘴。哎!还是继续吧。
于是老祖奋起神通,继续演化,大地之上出现了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字面意思是“裸种子”,因为他们的种子没有包裹在子房内。例如松树、银杏)、被子植物(指种子由果实来保护的植物,他们的种子都藏在果实里。如苹果、梨)这些种子植物。啊,终于有了又好看又好吃的植物了!这一番演化下来,苍茫大地不再是洪荒一片,而是展现出来盎然的生机。鸿钧老祖也终于可以尽情地享受五谷、五蔬、五果等各式各样的植物美食了。
为什么先讲五谷、五蔬、五果呢?这是人们最常见的,也最适合人们食用用的。《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什么意思?意思谷物(黍、秫(shú)、菽(shū)、麦,稻)是滋养人们的根本,而水果(枣、李、杏、栗、桃)是对主食的辅助、蔬菜(葵、韭、薤(xiè)、藿、葱)是对主食的补充,而禽畜肉类(牛、犬、羊、猪、鸡)是对主食的增益。这些是人们生活中非常普遍的食物,也是和人体脏腑的五行属性相互对应的。这里就不逐一细讲了。
下面我们就看看鸿钧老祖演化出来重要的植物都有哪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果珍李柰,菜重芥姜”。这里是从水果和蔬菜开始讲的——讲的是李子、柰子、芥菜和姜。有人会问《千字文》里怎么不讲五谷,却讲这些呢?笔者在这里明确一下,前面讲的那些:一是人们最常见而又容易种植、同时又能够容易吃得到的食物;二呢?也是因为梁武帝也没给周兴嗣那么多字来编写啊。所以文中就只能把这几样最珍贵、最重要的单独介绍出来。为什么说在水果里珍贵的是李子和柰子,在蔬菜里最重要的是芥末和姜呢?
因为在古代,在华夏大地上所有人的认知中,是没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外来品种的水果的。也有很多的水果散落在世界的各地。我们如今常见的苹果、石榴、西瓜、葡萄,很多都是在秦汉以后陆续传入才传入中国的。所以原产的水果中,李、柰便是比较珍贵的了。为什么呢?李子味甘、酸,性平;归肝、肾经;能够清热,生津。和柰子性平,味酸甘;入心、肝、肺经;有止渴生津,消食化滞的作用这两种水果对人身体比较好的,所以水果中比较珍贵的是李子和柰子。
然而对柰子的说法有些不同,而我更倾向于一种说法是柰子的俗称沙果,蔷薇科苹果属的一种水果。形状很小,产量较高,对环境要求较低,多生长于我国北方——我们小时候还见过这种水果。随着苹果的大量种植,柰子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而另一种是说柰主要指柰李,是中国李的一个变种,属于蔷薇科李属植物有两种说法,原产福建省古田,其果实形美质佳,肉厚,汁多,味甜,核小,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丰富。柰子比李子个儿大一点,也是紫颜色,样子有点像桃,俗称"桃李",但不是桃树和李树嫁接的品种。这两种说法大家自行品读。
“果”,象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果的甲骨文中的字形像树上结满球状的籽实。《说文解字》:“果,木实也。象果形在木之上。”本义即果实,后引申为使内部充实,使变成圆球形、事物发展的结局、善于决断的、有结局的等含义。这里取的就是其本意——果实。
“菜”是形声字兼会意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中,“菜”字的上部分像两棵草的形状,下部分与“采”字相似。意思是手从草木上摘下来用来食用的东西。《说文解字》:“艸之可食者。从艸采声。”这里说的更明白,菜就是可以吃的草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采”。“采”,会意字。甲骨文的“采”字,甲骨文的“采”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像一只爪(实际表示手),下部像一株植物,植物的枝丫上有果实或叶片。这个字会意用手采摘植株上的果实或者叶片。菜就是人们用手采摘果实用来食用的植物。
接下来我们讲讲“珍”和“重”。“珍”,形声字。从玉,?声,最早见于小篆。该字左边为王字旁,前面我们讲过王字旁代指的是玉,说明像玉一样非常宝贵;右边为“?”,可表示字音;同时,“?”字有发光的意思,这里是说珠玉珍宝有很多光泽。《说文解字》:“珍,宝也。从玉?声。”本义是指珠玉之类的宝物;引申之则有宝贵之义;引申之又有重视、珍重之义。
“重”,形声字,从??(tǐng),东声。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像一个弯腰的人背负装满的口袋。到了小篆和汉隶发展就和现代的字形差不多了。其本义指质量或密度大,引申为事物性质的沉重,又表示程度深,经过不断演化和引申后来又有了紧要、重要,贵重,重视的意思了。
同样,现代的很多蔬菜都是不断地从世界各地传过来的,那时候蔬菜也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为什么“菜重芥姜”呢?因为芥菜和姜都是味辛,能开窍、解毒,都能排除人体的邪气。现在,在吃一些寒性的食物和海鲜刺身时,还是要用到芥末。而且广东人还是要喝姜茶的。这也体现了芥末和姜的功用。《神农本草经》说:"芥味辛,除肾邪,利九窍,明耳目";"姜味辛,通神明,去臭气"。由此可见,二者都是蔬菜中解毒调味的珍品,所以说"菜重芥姜"。
整个大地地表的发展,鸿钧老祖功不可没。茫茫大地,绿草如茵,树木林立。春天草木萌生,花团锦簇;夏日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秋天果实收获,五彩缤纷;冬日万物收藏,静待萌发。草木的有序荣枯,不断底繁衍生息,为大地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与生机。
这两句虽然讲的是水果与蔬菜: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奈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但这里更重要的讲的是万千植物已经遍布大地,为大地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