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场金融危机之后,郭昭阳的生活仿佛被重新洗牌。失去了工作的他,将公司给的那笔补偿金悉数寄回家,成了父母在老家生活的主要支撑。这也意味着他在这个城市的日子变得更为拮据,可他并没有沉沦。反而,他的心思愈发专注于钓鱼。这种简单的活动,渐渐成了他每日的消遣与慰藉。每天清晨或者傍晚,他都会带着钓具来到河边,将鱼竿轻轻抛入水中,看着浮标在水面上轻微摆动,耐心地等待着鱼儿上钩。
一到河边,他的世界就好像静了下来。风吹过水面,掠起一阵涟漪,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摆,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偶尔,远处会有路过的车辆轰鸣,但在他耳中,这一切都成了无关紧要的背景声。抛竿、等鱼、收线,每一步都充满了重复的安定与沉静。
他知道每一段河流的水流状况,甚至能猜测到鱼儿栖息的具体位置。他喜欢用一种细长的浮标,敏感而灵巧,一旦有鱼靠近,轻微的触动便会传递到他的手心。他缓缓地拉着鱼线,确保鱼儿不会被惊吓离开。
在鱼饵上,他更是有自已的一套方法。他会选用不同的饵料混合而成的特殊配方,撒在水面上,用微小的鱼饵诱惑鱼群。他知道鱼的口味在不同天气、不同水温下会有所变化,所以每次他都会稍微调整配方,使鱼饵更有吸引力。
“咬钩了!”他喃喃自语,手轻轻一抖,一条银白色的鱼被成功拉上了岸。他熟练地将鱼钩从鱼嘴里取下,将它放入水桶,继续抛下鱼钩。每天如此,一会儿工夫,水桶便装满了鱼,水面上微微荡漾着那些还未挣扎干净的鱼鳞。
一次,在河边,钓鱼的郭昭阳吸引了不少遛弯的路人驻足围观。他专注于手里的鱼竿,并没有多在意人们的目光。看着他娴熟的手法,有几个老者啧啧称赞,不禁发出感叹:“年轻人,手真巧,看来是个行家啊!”郭昭阳笑笑,继续低头忙碌。
就在他准备收工回家时,一个年过六旬的大爷凑上前来,笑着说道:“小伙子,你这钓的鱼真不错啊!这鱼要是拿去市场上卖,肯定能赚不少呢!”
这句话仿佛在郭昭阳的心中点燃了一盏灯。他愣了一下,回过头去看那位大爷的眼睛,眼中带着几分疑惑,但很快又变得坚定。回到家后,他思考了大爷的话,觉得不无道理。
“或许,我真的可以靠这个过日子呢……”郭昭阳自言自语道。那一晚,他兴奋得难以入眠,脑中不断浮现着摆摊卖鱼的情景。
第二天,郭昭阳天没亮就早早地起来,带着昨晚钓上来的几十斤鱼,拎着水桶直奔菜市场而去。他找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铺上一块干净的塑料布,将鱼倒在上面。附近几个摊贩见到他这样做,不禁好奇地围了过来。
“嘿,小伙子,这鱼多少钱一斤?”一个大妈凑上来问道。
“5块钱一斤,今天新鲜的野生鱼!”郭昭阳回答道,言语间带着些许自信,虽然是第一次卖鱼,但他心里莫名地有一股笃定。
大妈低头仔细看了看鱼,随后满意地点点头,称了两斤便给钱走了。见有第一个人买鱼,郭昭阳心中的忐忑终于放下了一些。慢慢地,路过的买菜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些人被他的鱼吸引过来,询问了价格之后,纷纷掏钱购买。很快,他带来的几十斤鱼便全部卖完了。
当最后一位顾客离开时,郭昭阳看着手中的钞票,竟有些不可思议。他数了数,居然赚了两三百块。这可是他一天钓鱼的收入,比起以前送快递,轻松了不少。他心里一阵喜悦,不禁感慨道:“看来这钓鱼还真能养活自已啊!”
从那天起,郭昭阳的生活节奏就发生了改变。他每天白天钓鱼,晚上则在菜市场卖鱼。白天在河边钓鱼时,总会有些熟悉的面孔出现,围在他身旁观看,甚至有些人还会和他攀谈几句。
“年轻人啊,你这钓鱼的技术可真是好!”一位年纪稍长的钓友夸赞道。
郭昭阳笑着回应:“这还得多练,多琢磨。”
有时候,他会和钓友们分享一些钓鱼的技巧,比如在哪个时辰鱼咬钩最频繁,或者哪种鱼饵最受鱼儿欢迎。他的耐心和热情让他逐渐在这片河岸上小有名气,成了大家眼中的“钓鱼高手”。
随着钓鱼经验的积累,郭昭阳的钓技越来越娴熟。有时一个晚上,他能钓上几十斤鱼,这让他在菜市场的摊位上越发忙碌。逐渐地,附近的菜市场里,很多人都知道他这个“钓鱼小伙”。不少熟客甚至会特意早早地等在市场门口,抢着买他钓的新鲜野生鱼。
渐渐地,郭昭阳靠着每天卖鱼的收入,竟然能够维持生活开销,并且还能有余钱存下。他发现,这样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踏实感。钓鱼成为了他的谋生之道,也带给他内心的平静。
钓鱼的日子虽苦,但郭昭阳的内心却是充满着希望的。他看到自已的劳动能够换来真实的回报,这份成就感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每当鱼线微微颤动、浮标下沉时,那一瞬间的期待和喜悦,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而每个清晨,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出租屋时,心中却是满足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找到了属于自已的一方天地。每天在水边钓鱼、在市场卖鱼,日复一日的简单日子仿佛成了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