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悟了几日,众人始终未能悟明白什么是人之道。三清女娲等人化作凡人来到人间,想切身体会一下凡人的生活。到了一间茶楼,听到一众学者正在谈天说地,一人谈到一句“见贤思齐,见不贤则自省也。”听到了这句话,元始天尊如获至宝,点头叫好:“见贤思齐,这句话说的太好了。人皆如此,何愁人间德行不立,大道不行?”
“每个人能够秉承本性,积极向上就已经很不错了。”女娲娘娘说道。
这时灵宝天尊却气呼呼地走了过来,说道:“真是气煞我也。那边一个嘴里说着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把三七算成了二十三,告诉他错了,他还死不认错。真不如那个砍柴的樵夫,知恩必报。”一句话说得众仙面面相觑。
“见贤思齐,话说的虽好,却是知易行难啊。”道德天尊摇了摇头,“如何才能做到呢?”众仙不由得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如何才能做到见贤思齐呢?在上一章中,我们探讨了向上向好是人类的本能。而在章节末尾,我们提到了“见贤思齐”这句话,但实际上它还有后半句:“见不贤则自省也”。这句话的含义是当我们看到他人不良的行为或品德时,应该反思自已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避免。“见贤思齐”是就如同“好好色,恶恶臭”一样每个人的本能,而“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更像是我们要如何做的途径与方法。《易传·象传下·益》说:“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意思是:见到好的要向之学习并改进,有了过失或错误要及时改正。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误和过错的时候,这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人可以保证一生都不会犯下任何错误。然而,关键在于我们要有一颗向上的心,保持积极的态度。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犯错而停滞不前,而是要勇敢地面对错误,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知过必改,得能莫忘”这句话。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修身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也是人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关键所在。这两句话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其中,“知过”与“得能”相对,强调认识到自已的错误;“必改”与“莫忘”相对,突出改正错误并保持能力的重要性。从这两句开始,我们将深入探讨个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自我提升。
我们先从“知过必改”说起,这一句话源自《左传》。《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士季)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的晋灵公昏庸无道无道,滥杀无辜,士季进谏灵公。灵公当即表示:“我知到我的过错了,一定会改的。”士季听到这句话,很高兴地说:“人谁不会犯错呢?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论语》中也有过关于类似的论述。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意思说的是:孔子说很多人“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去追随,有过错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由此看来,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见德必修,有讲必学,闻义必徒,知过必改。这也是一个人修身的基本条件。我们还是先从文字对“知过必改”进行解析。
“知”,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在古代“知”与“智”是同源字。甲骨文上半部分由“子”“口”“大”,下半部分由“册”组成;很多学者认为这些字形是“知”与“智”的初文。“大”表示大人,“子”表示儿童,“册”表示简册,整个字形表示大人对儿童说话的情景,下方“册”可以理解为说话内容就是简册中所记。字形所揭示的意思是:成人按照简册记载的内容来教育儿童,而简册记载的内容是智慧,是知识。后来,有些字的上面的“大”变成了“矢”,下面的书册变成了“日”字,从而变成了“智”字。直到汉代有了区分代表知晓的“知”和代表智慧的“智”。虽然两个字有了区分,但有很多地方相互通假的——既可表示智慧,又可表示知道。
汉代分离出来的“知”的字形变成从“口”为形,“矢”为声。《说文解字》“知,词也。从口从矢。”意思是由内到外表达,能内表于文、外言于声才能称之为知。《说文解字注》认为“矢”另有作用:“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矢”是箭。箭射出去是极快的。这段话的意思是,知道、认识的事物,就能像箭射出去一样脱口而说出。这样才能算做“知”。“知”的本义指晓得、了解、识别;后来引申知识、知觉。在这里,“‘知”的意思就是其本意——晓得,了解。
“过”字形声字,其繁体作“過”。《说文解字》:“过,度也。从辵(chuò)冎(guǎ)聲。” 意思是古字形由表示行动的“止”或“辵”以及表音的“冎”组成。从“止”、从“辵”都表示跟行走有关。“冎”,《说文解字》认为通后来的剐:“剔人肉,置其骨也”。意思是让人的肉从骨头上剔下来。个人这个不太确切,“冎”子应该和人体的骨肉由有关,有了“刂”才有了剔的意思。所以,这理解中的度应该是“渡”,指的是人体行走过去,指经过的意思。我们再看看其他的解释就可以一目了然了。《玉篇》:“过,度也,越也。”《正韵》:“过,超也。” 在这两个解释中,“过”不仅有经过的意思,还有了超过的意思。
“过”还有另外一重意思——就是过错,错误的意思。《广雅·释诂》就有过解释:“过,误也。”《字汇·辵部》:“过,失误也。无心之失,谓之过。”这里的解释“过”是在无心的情况下犯的错误,而非主观主动犯的。为什么会演变成这个意思呢?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凡事超过了限度我们都称之为过,就是过分(fèn)的意思,所以谦虚过度叫“过谦”,表扬过分叫“过奖”。如果什么事做得过分都是不好的了,所以过失和过错的意思也应该是由此引申出来的。
“改”,会意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左边是“已”,就像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 pū )表示以手拿着棍杖或举着鞭子;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说文解字》:“改,更也。”本义是改变的意思。
人在成长中总是会犯错误的,这是人之常情。世界上找不到一个一生都没有犯过任何错误的人。首先,让我们来理解“知过必改”。这意味着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已的过错,并积极采取行动去纠正它们。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已的不足时,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种自我反思和修正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谦虚的态度,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已。说到“知过必改”应该是上至君王下到百姓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本性的品质。在中国古代,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春秋五霸的秦穆公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据《左传》中的《秦晋崤之战》记载崤之战秦军战败之后,秦穆公是怎样做的?由于篇幅的问题,崤之战的过程我们就不在这里细讲了。我们只说史书记载的秦穆公的事迹。记载是这样的:“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崤之战战败百里孟明等将领率军回来的时候,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白色的衣服为丧服,是为了悼念阵亡的将士的),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没有听从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全部都是我的罪过。”秦穆公不但没有罢免百里孟明,反而对他说:“(战败这件事)是我的错误,大夫(百里孟明的官职)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点小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我们再看一下晋朝的名臣——周处。《晋书·周处传》: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沉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已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已。
说的是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另外,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可能是现代的鳄鱼),山上有只猛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由此可见,当时的周处还是干了很多有损于百姓的事情。居来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周处抓住蛟龙有时浮起有时沉没,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三害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而周处杀死蛟龙从水里出来后,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已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已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他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在他战死沙场后被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历史给了人们很好的借鉴,闻过,就要敢于正视;闻过,就要有虚怀雅量。听其言,纳其说,方能集他人智慧。常自省,方能使自已日臻成熟。以上两则故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代君王,知错、认错因此改错,而成为五霸之一;一个浪子知错改错之后,立下了一世功勋,最终封侯。诚然,每个人都喜欢听别人说自已对,说自已好,不愿听到有人说自已有过错。
《孟子·公孙丑上》里面孟子的话:“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已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说的是子路,如果有人把子路的过错当面告诉他,他听到后便会大喜。为什么子路会大喜呢?别人指出他的过错,让他有了能够进步的机会,这是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个人的气度。无论是修行,还是做事,一个人不能发现自已的缺点,又没有人指出,别人指出后又不愿意正视和接受,这种人又怎能获得进步和提高呢?因此,人要让闻过则喜成为一种自觉、一种风气、一种自信、一种风度。
综上所述,“知过必改”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知道了自已的过错就一定要改正。那“得能莫忘”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说“得”字。有人解释“得”与“德”二字通假,有品德的意思。但个人都认为这种解释还是有所偏差的。“得”在甲古文中是个会意字,“得”字左上方是个贝壳的象形,即“贝”字右下方是一只手(“又”)的象形。贝壳在古时曾用做货币,所以代表的就是财物、金钱。手持金钱,即为“得到”“获得”。商代甲骨文中的“得”字,是在商金文字形的基础上增加了“彳”,即“行”字的一半,为一个路口的象形,代表道路;汉字中由“彳”作意符的字多与行动有关;这一字形大概表示有所劳作的行为或工作有所得,从而将“得到”之义表达得更为具体。《说文解字》:“得,行有所得也。从彳?(dé)聲。”本意就是因为自已的行为而得到的收获。
《说文解字》:“能,熊属。足似鹿。从肉?(yǐ)声。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彊壮,称能杰也。凡能之属皆从能。”个人认为有类似于“熊”声。本义指熊,是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头大尾短,四肢粗短,脚掌大。后来假借为能力、才能的“能”。以后又从能力、才能义引申为有能力、有才能、胜任、善长、能够等诸多意思。在这里的“能”不仅仅是才能,从孔子讲的理解为品德和才能更为贴切。
“忘”是个形声兼会意字。“忘”从古至今变化不大,都是上下结构,由“亡”和“心”构成。“忘”是“亡”的后起分化字,“亡”字表示“失去”,同时用为声旁指示读音。“心”为会意符,古人认为心脏是主管思想和记忆的器官。整个字意思是(记忆)从心中失去了、消失了,就是“忘记”的含义。《说文解字》:“忘,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 由此可见“忘”字本义是失去记忆、不记得的意思。失去记忆、不记得本质上也是一种“失去”,因此“忘”也可以表示“失去”“遗失”等一系列意义。
那么,“得能莫忘”的意思就是:获得的才能一定要牢牢掌握,不要放弃。 “得能莫忘”有两重含义,一是从他人之处获得的技能,能力和高尚的品德,也就是别人教会我们,使得我们有所收获、有所提升的任何途径和人,我们不能忘,这也是知恩必报的意思。二是我们自已于修心、修身上所得的、品德和才能,我们不能忘。
这句话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才能和能力。一旦我们获得了某种技能或知识,就应该坚持不懈地加以运用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拓宽自已的视野和知识面。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实现自已的目标。比如,如果你擅长绘画,那么不要忘记持续练习,参加展览等活动,以展示自已的才华。
综上两句,讲的是知道自已的过错,一定要积极改正;获得的才能和知识,一定要牢牢掌握,付诸于应用。这是中华文化修身最基本的原则,是能够做人、做事的根本。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知道自已犯了错误却不改正,或许为了保全自已的面子,或许是因为恶习成性难以改正……但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但不改正的话最终会走向歧途。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经教育儿子阿斗:“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知错就改”应成为人生铁定的原则。而不断地获取知识,积累成为自已本身的才干,我们才能攀升到更高的高度和层次,才能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