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共读千字文
陪孩子共读千字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陪孩子共读千字文 > 第15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第15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加入书架
书名:
陪孩子共读千字文
作者:
钧霆希音
本章字数:
8782
更新时间:
2024-11-20

吊民伐罪,新朝建立。君臣坐朝,共商国策。周武王和商汤王制定的是什么样的国策呢?这就是三王时代的垂拱而治,仁义治国的王道。这里要把华夏各时代治国理念的发展讲一下,中华大地的治国之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最早的是“皇道”——无为而治。皇道是指上古三皇以道治天下。皇代表天,天道不言,皆为自然。故此皇道施行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以大道化育万物,以无为而治天下。所以那时候,天下行于大道,黄金被遗弃在山间,没有人开采。珍珠玉石被丢弃在水中,没有人打捞。百姓与自然一体,无忧无虑,无欲无求,与天地神灵相通。这正是道家所推崇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也称为“黄老之道”。道家的理念在中华大地产生了数千年的影响。

接下来是“帝道”——德化天下。洛书说:“皇道缺故帝者兴”,意思皇道缺失以后帝道开始兴起。什么是帝?《管子》:“能洞察,体悟出天道的为帝”。皇道隐,只能以德化规范教化人的言行和生活方式。帝道是用恩信之法,以德教民,以德为尊,以诈为耻,德高者上,无德者下,诡诈难以立足。君有贤德,民众自化,民众感恩而以德报之,万民敬而仰之。为什么会以德教化天下百姓,而不用道了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数量成倍的增长,粮食供应就成了生存的一个大问题。所以君王就要崇德而抑诈,民众敬仰而服从,也就是以德服人。

再接下来是“王道”——仁义治国。三王施行仁义而成王道。王道是以夏商周三代为代表的治国之道,用德和智,行仁义之法,推崇礼乐制度,提倡教化和仁政,崇德尚贤,移风易俗,辅以刑罚,除暴安良,万民慕之而归,从而保合诸夏,谐和万邦,以王天下。这是儒家思想的所提倡的治国之道,也深刻影响中国两千年,中国人心底深处是认可王道的。《孟子》中对王道有了精辟地阐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最后是“霸道”——霸道是以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瓦釜雷鸣”之后形成,以秦国为典型代表的治国之道,即依法治国,用智和力,以力服人,以利诱人,以武力、刑法、权势等手段富国强兵和统治天下,是万民畏法而顺之。这是法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二千年。

时间来到了封建社会,此时的中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国理念。这个时期,中国的治国理念不再是单纯地依赖于道家、儒家或法家的单一思想,而是将这三家学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儒道法”兼容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之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外儒内法中为道”的特点。所谓“外儒内法中为道”,就是指在表面上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但实际上则运用法家的法律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权威。同时,道家的无为而治则被视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让统治者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事变迁。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又能让人民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自由和安宁。,“儒道法”兼容的治国之道仍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面一讲我们讲的“坐朝问道,垂拱篇章”,介绍了君臣们王道治国在朝堂上讨论治国之道的场景,和想要达到的施行仁义、垂拱而治的理想期望。而今天讲的“爱育黎首,臣伏戎羌”,讲的就是君臣为达到垂拱而治的仁义施为,也是王道治国对国内百姓们的治理,和对外族产生的影响。这两句和上文的“坐朝问道,垂拱篇章”与下文的“遐迩一体,率宾归王”是一体的,都是在讲王道治国理念和其对国家带来的繁荣富强的。

我们先从修辞手法上可以看一下,“爱育黎首”和“臣伏戎羌”是对仗的。“爱育”对“臣服”,一个对内,一个对外;“黎首”对“戎羌”,一个是自已的人民,一个对外族大众。我们先说说“爱育黎首”。

“爱”,这个字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它又是怎么来的呢?从这里不太好解释,我们从字的来源来解释一下。“爱”,其繁体字为“愛”,最早见于金文。金文中的字形上面是一个“欠”或说是“旡(jì)”更确切些,都是端坐地上张着口的人形;而这个张口的人,用右手抚着心;综合下来表示“张口告人,心里喜欢”的意思。由此可见,“?”是“愛”的本字,表示一个人在诉说自已内心的爱慕感情。有的金文加手形,像一个喃喃倾诉的人伸出手捧着自已的心,表示将对方放在心上。“爱”造字本义是用心疼惜呵护,并喃喃倾诉柔情。《説文解字》:“愛,行皃(mào)。从夊,?(ài)声。”而《正韵》也做了引申:“爱,仁之发也。从心旡声。又亲也,恩也,惠也,怜也,宠也,好乐也,吝惜也,慕也,隐也。”这里的“爱”指的是“仁之发也”,指的是仁爱。后来由其本义引申为“喜爱”“爱好”,后来又引申出“爱情”“爱惜”“贪”等意思来。这里的“爱”指的是“以爱去做”。

“育”,会意字,始见于甲骨文,从母从子。甲骨文中的字形从女从倒子,而且这个小孩子是脑袋冲下,就是生育生孩子的意思。有的字形下方会有几个点,表示生子之时的血水,到了金文之中,这几点变长,逐渐变得像毛发的样子。所以,其本意是生育的意思。《说文解字》:“养子使作善也。”《广韵》:“养也。”后来引申为培养教育、抚育的意思。

黎首代表黎民百姓。《说文解字》:“黎,履黏也。从黍,利省声。作履黏以黍米。”秦代文字从黍,从勿,字形有所讹变。依《说文解字》本义:黎”的造字本义是指作履时用黍米所粘的布。《玉篇》、《尔雅·释诂下》:“黎,众也。”有众多、数目很多的意思。黎,还有黑色的意思。《释名》:“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则谓借为藜。”而在这里的黎字是黑色的意思。有人解释为众多的意思,也是可以解释的通。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们再说“首”。“首”字始见于甲骨文,其古字形是一个头的形状,有头颅、眼睛、嘴巴以及头颅上的毛发,本义就是头。《说文解字》:“首,同古文,头也。巛()象髪,谓之鬊(shùn),鬊即巛也。”“首”在古代有几个的不同写法,意思都是头。“首”因为位于身体的最上部,它的位置居最高、功效最重要,掌管着生物体的神经中枢,因此引申出“首领”“首相”“首要”“首先”“首位”,表示群体中最重要的人物或者处于第一、很重要位置的物或事。

这里的“黎首”和秦朝时期的“黔首”差不多是一个意思。黎和黔都有黑色的意思,而首便是头的意思。顾名思义,黎首和黔首就是黑色的头。为什么这么称呼呢?夏朝人崇尚黑色,喜欢用黑布包头。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一眼望去一片黑头,所以“黎首”就成了百姓的代称。

与此同时,秦朝也自认为属于水德,同样崇尚黑色,将普通民众称为"黔首"。《礼记·祭义》中有记载:"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郑玄对此注释道:"黔首,谓民也。"而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黔首,谓万民也。黔,谓黑也。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那么,"黎首"与"黔首"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渊源呢?这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或许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语言演变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能够揭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或差异。这个问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期待他们能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爱育黎首”的意思是育黎首以爱,用仁爱抚育自已的百姓黎民。古往今来,那些备受赞誉的明君圣主往往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致力于改善民生、推行善政。他们通过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发展教育等举措,为百姓创造安定的生活环境,给予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这种以爱抚育百姓的方式,能够赢得民心,使国家长治久安。

下面我们说“臣伏戎羌”。

什么是“臣”呢?“臣”的金文像一只竖立的眼睛。人在下面向上望过去时,看到眼睛处于竖立的位置,所谓的横眉立目,自然就有了一种屈从的恐慌。臣的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说文解字》:“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属皆从臣。”大意是服务于君主为臣。《广韵》:“臣,伏也。仕于公曰臣,任于家曰仆。”臣出仕于国家的为臣,任职于私家的是仆。在这里臣是“使之称臣”的意思。

“伏”《 说文解字》:“司也。从人从犬,犬司人也。”(这里的司同“伺”,伺候。)司者,臣司事于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专守之,伏伺即服事也。所以可见伏的本意是狗伺候人的意思,后来引申为降服,是顺服的意思。

“戎羌”的说法是不一样的,有的说是一个民族,有的说是两个民族。他们是周朝时期华夏西部的民族。当时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我们先说一下“戎”,《说文解字》: “兵也。从戈从甲。”其本义是兵器的意思。而《礼记·王制》也给戎做了个定义: “西方曰戎”,意思居住在西方的少数民族为“戎”,从这个意义来讲, “戎”是整个华夏西部少数民的总称。

再说说“羌”,《说文解字》: “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种也。西南僰(bó)人、僬侥(jiāo yáo),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 “羌”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就是西戎里面的牧羊人,应该属于西戎的一部分。

“臣伏戎羌”这句话的意思是征服并臣服于戎、羌等周边少数民族。之所以特别强调“臣伏戎羌”,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除了戎、羌两族外,中国周边还有许多其他少数民族。然而,由于西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相对强悍,他们对华夏民族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其次,几千年以来(除了近代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的主要威胁往往来自西部或北部的少数民族。例如,在周朝中叶,西戎曾经入侵中原地区,当时的西戎被称为犬戎。这次入侵迫使周平王东迁洛阳,标志着东周的开始。此后,各个朝代都面临着来自这些少数民族的威胁。不过,随着华夏民族的逐渐强大,这些民族也慢慢与汉族融合,并逐渐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最终,它们成为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部分。

这里虽然讲的是王道,但中华历史不仅仅是王道治国一个历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历经了多种治国理念和实践。我们前面讲了在中华的历史进程中,治国之道经历了皇道、帝道、王道、霸道这四个过程。到了东周的“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礼崩乐坏,瓦釜雷鸣”春秋时期,王道逐渐式微,被霸道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战争频繁爆发。此时,霸道成为主流,国家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手段来争夺霸权。

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更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一种治国理念都有其适用的时代和背景,同时也在不断地适应和改变着社会的需求。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理解当今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这两句的意思:有能够的仁爱君王让百姓受益、让社会井然有序的政策,人民不断富足。这就是“爱育黎首”。随着国家不断地强大,周围的少数民族自然而然就会心悦诚服,来投靠与归拢,也就是“臣伏戎羌”。这两句话展现了王道治国强大的魅力,这也正是儒家所推崇的治国理念。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