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三皇五帝时期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文明的曙光。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见证了华夏文明从萌芽到初步发展的伟大历程。三皇在各个领域的杰出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华夏大地上的各个部落逐渐从分散走向联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石。从黄帝时代,华夏大地就随着各部落的逐步统一,开始出现了国家的雏形。三皇之后,五帝兴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歇。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到了五帝时代。
这一段我们从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开始聊起。有虞和陶唐说的分别是五帝时期的尧和舜,这两句虽然提到的只有唐尧、虞舜,但讲的是整个五帝时代。三皇五帝五帝的记载众说纷纭,上面我们说了三皇,这里就不再记述了。而五帝笔者就以《尚书序》、《帝王世纪》记载的五帝来讲解,他们分别是: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这五位帝君,不止这五位帝君在这个时期为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成就。
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是在尧舜之前还有三位比较有名的帝号,在这里,我们也把另外三帝做个简要的介绍:
少昊,我们在介绍“鸟官”的时候有过介绍,这里就简要的说一下他的业绩与贡献。少昊,亦作“少暤”,姬姓,一说为嬴姓,名“挚”,又作“质”,号“金天氏”、“穷桑氏”或“朱宣氏”,是黄帝的长子,母为嫘祖。他在位期间设工正、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为中华文明后续的礼乐治国奠定了基础。
下面的是颛顼(zhuān xū),姬姓,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黄帝的儿子之一)之子。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颛顼更重要的一项功绩就是制定《颛顼历》。他即位后,大胆改革,绝地天通,改革巫教,统一教化。同时改革黄帝以图腾祭官之法,始以民事纪官,从而强化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教合一。还约法婚姻,定嫁娶,倡导伦常,规矩子民。通过一系列改革,重整了社会秩序,促进了人类进步,是华夏文明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帝喾(kù),姬姓,名俊,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颛顼的侄子,黄帝的曾孙。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科学地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二十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创立了宪章法制,在国家范围内实行相对统一的法律体系,并加强了对法治的监督和执行。他设立学校并聘请有才华的人才担任教职员工,为人民提供教育机会。他致力于改革创新,为后代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神话人物,象帝俊、祝融、共工、句芒、句龙、后羿等等。有兴趣的可以做进一步探究。至于唐尧和虞舜,便是我们接下来的主角。而且有些人还让远在三十三天外的女娲娘娘不省心。咋回事呢?我们先说女娲补天的故事。据《淮南子?览冥训》讲:“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我们把这神话故事讲出来就是: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崩裂,造成的结果是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到处蔓延不熄灭,洪水到处泛滥不止歇,凶猛的野兽都窜出来吃掉善良的百姓,残暴的禽鸟飞出来抓取老人和小孩。整个世界混乱到了极点。在这种情况下,三十三天外的女娲娘娘动了恻隐之心,到昆仑山下冶炼三百六十多块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到大海当中砍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那有人会问天是怎么漏的呢?最初是没有交代的,后来有了交代,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我们便以其中广为流传的版本来讲一下。《史记?补三皇本纪》:中的记载:"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翻译过来故事是这样的:故事发生在颛顼在位的时期,有一个诸侯叫共工(水神),凭借自已的才智和刑法来自强而称霸,不尊王法。乘坐着水上的巨木就和颛顼派来的火神祝融战斗到了一起。战斗过程非常激烈。共工向祝融发动进攻,担当先锋的大将相柳、浮游,猛扑火神祝融氏居住的光明宫,把光明宫四周长年不熄的神火弄灭了。大地顿时一片漆黑。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所到之处,云雾廓清,雨水齐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现光明。水神共工恼羞成怒,命令相柳和浮游将三江五海的水汲上来,往祝融他们那里倾去。刹时间长空中浊浪飞泻,黑涛翻腾,白云被淹没,神火又被浇熄了。可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烧了起来,加上祝融请来风神帮忙,风助火威,火乘风势,炽炽烈烈地直扑共工。共工他们想留住大水来御火,可是水泻千里,哪里留得住。火焰又长舌般地卷来,共工他们被烧得焦头烂额,东倒西歪。共工率领水军且战且退,逃回大海。他满以为祝融遇到大水,肯定会知难而退。因此立在水宫,得意起来。不料祝融这次下了必胜的决心,他全速追击。火龙所到之处,海水不由滚滚向两旁翻转,让开了一条大路。祝融直逼水宫,水神共工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迎战。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获得了全胜。浮游活活气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无法再战,狼狈地向天边逃去。自此,共工一败涂地。战败的共工很是不服气,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霎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于是,天向西北处倾斜着,日月星辰也都不同程度向西北移了位;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下去,水患和尘埃都向西南汇集而去。
也有传说是说共工是与颛顼争帝位失败而怒触不周山的。但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共工氏不遵守颛顼制定的律法,从而造成颛顼派祝融前去讨伐。最终祝融战败共工,以至于共工想不开用头撞上了不周山。这也和“水火不容”的由来相符合。颛顼时期的故事讲完了,我们接下来讲的的便是今天的主角唐尧和虞舜。
五帝时期最主要的就是禅让制,而历史上能够真正“推位让国”的,出现在五帝时期。里面记载的最详细的是陶唐氏(尧)和有虞氏(舜)。他们不像后世的帝王但有一线生机就只让位子,不交权力,更有甚者连位子也不让,死了以后再说。
那什么是"推位让国"呢?我们先从字面上来看。“推”,《说文解字》:“排也。从手,隹 [zhuī]声。“手、隹”表示用手合力排挤使物移动。”“推”的本义就是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 “推”在这里推是辞让的意思。“推位”是把自已的位子委与贤人。
“位”,最早见于甲骨文。 在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位”和“立”字形相同。在甲骨文中上部是一个人正面站立的形态,站立的下方是一条横线,这条横线表示人站立的位置;属指事字。这一字形即可读为lì,表示“站立”,动词;又可读作wèi,表示“位置”,名词。后人将这个一身二任的字分成了两个字:“立”用作动词,表示站立;“位”用作名词,表示所在地地方。分化的早期形式是增加声旁(wèi),后来是新增意符“人”,这一写法一直延续到现代。从“人”,表示这个位置是人所站立的。
《说文解字》:“位,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从人、立。” 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位”本指朝廷中群臣的位列,而在上古时代,君臣在朝廷上都是站立在他所应占据的位置上的。从“位列”意义中人所占位置的含义,“位”可引申泛指一般的人、物所占所在的地方,“铺位”“舱位”“席位”乃至“座位”之“位”,都是这种引申的用法。
接下来再说“让”。“让”,其繁体字为“讓”, 始见于战国。《说文解字》说“讓”的意义是“相责让”。也就是“责备”的意思。责备要用语言表示,因此,“讓(让)”从“言(讠)”;“襄”声是说“让”的读音同“襄”相同或相近,它们现在的韵母仍相同,古时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简化汉字时,因其声旁笔画太多,换成“上”。后来,“让”的意思由原来责备别人变为克制自已,有谦让、退让之意。如李斯《谏逐客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这或与“让”成为古代的一种礼节仪式有关。古人接待贵宾非常讲究礼数,有时要举手做与心平衡状的动作,以表示恭敬或欢迎。这种礼仪称为“让”。《仪礼·聘礼》中说“宾入门,皇(仪态庄严);升堂,让”。郑玄注:“让,谓举手平衡也。”贾公彦疏:“谓若《曲礼》云‘凡举者当心’”。可见,“让”这个字与儒家一贯倡导的“礼”有着很大关系,故有“礼让”之称。而在这里,让的意思是禅让,禅让是把统治权让与能者。
“国”,最初的文字是“或”,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中字形由表示武器的“戈”与表示疆界的“囗(wéi)”组成,会武器保卫邑外四方之义。“国”本义指有疆界的地区,引申指某一地区,区域。“或”不仅是“国”的古字,也是“域”的古字。《说文解字》:“邦也。从囗从或。” 先秦时称“国”,除了表示王、侯的封地,或天子统治的区域,较多还用来指国都。后来,“国”就代表国家的意思。而在本文中代指的就是国家。
“推位让国”是连位子连带权力一齐交出来,统统交出,毫无保留。能做到这一点的,稳重说了,是有虞氏和陶唐氏。这里的有虞和陶唐讲的都是远古氏族部落的氏。有虞指的是有虞氏,远古部落名,舜是它的首领。这里指舜,姓姚,名重华,是有虞氏,所以又称虞舜。 陶唐说的陶唐氏,也远古部落名,尧是它的首领。尧姓伊祁,号放勋,因为他的部落在陶地和唐地,为陶唐氏,也就是唐尧。
在这里,我们要讲一下姓、氏和名的区别。在秦朝以前,姓与氏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姓的起源要远早于氏。姓来源于我国上古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那时候人们因为血缘关系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已的图腾,人们为了区分不同部落的人所以就以图腾为姓,再加上当时人们都跟随母姓,所以我们可以看见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旁。如“姬、姜、嬴、姚、姞”等都是如此。氏其实是从姓里面慢慢演变出来的,部落的人变多之后,为了方便管理,就会要有一部分人搬出去。所以这些部落也就慢慢地有了一些支脉,而这些支脉为了相互区分所以就创造出了氏。
在秦朝之前,姓氏只有贵族才有,很多普通百姓就只有一个名字,生孩子的时候随便的取一个。有的叫喜,有的叫石头,有的叫狗剩,想到什么就叫什么;但是他们都没有姓和氏。到汉代以后,姓与氏逐渐混淆,普通百姓也逐渐有了自已的姓氏。
我们接着说陶唐氏的尧,祁姓,名放勋,是帝喾之子,黄帝的玄孙,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由于他德高望重,所有百姓全都倾心跟随。《尚书·尧典》是这样说的:“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意思是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能团结族人,使部族之间和睦相处。实际上,尧为人简朴,住的是茅草屋,门前是土垫的台阶,吃粗米饭,穿麻布衣,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拥戴。
《史记·五帝本纪》也有记载,说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这些都是说尧的德行、才干与功绩的。
而尧更大的功绩是把部落联盟的治理方式逐步转变为国家的治理方式。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唐尧在位:设官分职,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居东、南、西、北四方,观察天象制定历法,以授民时,名为“四岳”。人类文明兴起之初,华夏大地都是以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形式来治理的,没有一个国家的形式与概念。而在尧继位后,在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所以,才有“信饬百官,众功皆兴”的记载。尧在位七十几年,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已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地把君位禅让给了舜,死时118岁。
(《史记·五帝本纪》原文: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程北就,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鸟兽氄毛。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有虞氏的舜,姚姓,一作妫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他是颛顼一脉的子孙,他宽厚待人,孝顺父母,慈爱兄弟,为政仁和。中国古代24孝故事里挂头牌的就是舜。《尚书·尧典》里的岳对舜评价:“瞽子,父顽,母嚚(yín),象傲;克谐以孝,烝(zhēng)烝乂(yì,也有ài的读法),不格奸。”这是舜帝的品德,就这样的家庭,舜都能搞得和和睦睦的。
《尚书·舜典》记录舜:“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 [kuí],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前面讲品德的部分,咱们不再赘述。讲后面,舜在处理政务和百官的关系时,舜帝也能处理的井井有条;接待天下诸侯、宾客时,诸侯、宾客都对他肃然起敬;舜帝在管理山泽时进入大山,遇到狂风暴雨也不会迷路。
舜的最大功绩是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重新修订历法,统一音律、度量衡,定制祭祀和各级诸侯的各种礼节。将天下划为十二州。在十二州的名山上设立祭坛用于祭祀,舜帝还下令疏通了河道。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国家权力更加集中,使整个中华大地呈现出励精图治的气象。
(《尚书·舜典》原文记录如下:“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舜帝在位六十一年,把君位禅让给禹,自已死于巡视的路上,终年110岁。舜的两位夫人娥皇、女瑛闻讯,泪洒君山斑竹,双双投江而亡,化为传说中的湘水之神。关于虞舜的故事很多,大家可以自已查一下,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
在这也顺便提一下五帝之后的另外一个人物——大禹。禹,姒(sì)姓,夏后氏,名文命。禹成为夏朝的第一位君主,因此也被称之为夏禹。在尧的时代曾经发生大洪水,尧帝派禹的父亲鲧治水,但没有治水成功,鲧也因此被处死。舜帝则任命禹继续治水,结果禹不仅治理了水患,还开辟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陆路与水路交通网。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禹还根据高山大河奠定界域,划出了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九个行政区。九州的说法也一直传承到现在。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这一段讲的是尧帝和舜帝,唐尧虞舜在位时克勤克俭地为百姓做事,年老了干不动了,就把自已的位子和管辖的国土推让给贤能的人。这里讲的不仅是尧舜,更讲的是五帝时代。他们都能使九族和睦,民风质朴,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国天下的传承,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记载大禹也是禅让的,但后来人们愿意拥戴他的儿子夏启,夏启才继位的。而从此之后禅让也就此停止,中华文明从国天下变成了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