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了,在我们老家,也是“乞巧节”和“成人礼”,是女儿向母亲表达爱的节日,是15岁的娃们庆祝自已成人的日子。
看来这个日子,满满都是在表达爱的好日子呢。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也分享一下关于爱情的二三事。
爱情,在我看来是非常美好的事物,像一桌亲手做的美食,像阳台的花花草草,像雨后森林清新的味道,它像一切自然的东西,轻松、愉悦、满足,没有压力,只有满满的治愈和甜蜜。
曾经的我在遇到我队友前,可以说是凭实力“母胎solo”。所有跟爱情绝缘的形容放在我身上都是没问题的:自卑、内向、害羞、躲避、害怕伤害、内耗、怀疑、胡思乱想等等。
然而你能否认爱情,不会让人产生这些患得患失的情绪吗?也不可能吧。我们越向往爱情、渴望爱情,那这些汹涌的情绪起伏,也会随之而来。毕竟是爱情啊。
它不像亲情,有一种血缘连接带来的笃定和不可动摇,它需要日日灌溉细心呵护。也因为这份呵护,让它像小王子花园中的玫瑰一样,变得特别,是宇宙中唯一的“我”的玫瑰。
我们追求的理想爱人,有着诸多美好的品质,类似阳光、忠诚、细心、靠谱、勇敢、顾家、温柔、包容、体贴、细心等等,这也是我们内在对理想自我的投射,同时也希望有一个人能满足我们对理想内在的实现。
同时,毕竟是人啊,人性某种程度来说是很脆弱的,他有自私黑暗的一面,有软弱退缩的一刻,也希望有人像儿时的母亲父亲一样时时包容我所有的不堪与失败。我对自已都做不到,何况对其他人?
在理解了自已,理解了人性之后,我们会放下对外界、对他人的不合理期待,也愿意更加包容那些黑暗的见不得光的那个世界,就如同,我们对自已有了更多的包容一样。
我还是单身的时候,曾向宇宙许愿:“我要找一个幽默的男生,他要很会说笑话逗我开心!”其他物质的条件,我倒是没怎么优先考虑。两个人在一起,如果不开心,还不如一个人过,对不对?毕竟现代社会有太多可以让一个人过得开心的方法了。
我和队友刚认识的时候,我被这个自已认为的“理想对象”吸引,而这种吸引力,促使我突破了曾经的种种限制性想法,我没有去找朋友不断地倾诉,没有时时刻刻盯着手机聊天界面等回复,而是,我去看书了。
是的,我想更多地了解自已,了解亲密关系,了解如何与他人相处,这些于我都是空白,我读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读了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至今我仍非常感恩遇到这两本书,可以说他们改变了我的一生,重塑了我对爱的看法。
“多数人认为,爱,首先是自已被人爱,而不是爱人,不是培养爱的能力。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爱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被爱,如何变得可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选择不同的路径。一条路,是在社会地位许可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成功,谋求最大的权力,赢得最多的财富,男人特别爱走这条路。另一条路,女士特别喜欢,就是借助浓妆艳抹和华衣丽服之类让自已魅力超凡。还有一条路,男人女士都愿走,就是优雅得体,谈吐风趣,热心助人,谦虚谨慎,和蔼可亲。这些使人可爱的品格,也助人成功,“赢得朋友,影响他人”。其实,在我们的文化氛围中,绝多数人心目中的可爱,不过是招人喜欢与具有性魅力的混合。”
“爱并不仅仅是奉献,爱的“主动”性格还表现在各种爱都永远包含下列基本要素:关照,负责,尊重,相知。
假如没有爱的第三要素,即尊重,责任感很容易蜕变成控制和占有的欲望。尊重既非畏惧,亦非仰慕:尊重是一种能力,是能如实看待他人,能感知他人的独特个性。尊重,意味着真诚关心他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尊重意味着不利用。我愿意另一个人为了他自身、以他自已的方式成长和发展,不是为了对我有利。
如果我爱另一个人,那么我就觉得与他合一,但是,我与之合一的,是他真实的自我,不是我需要利用的一个对象。显而易见,要做到尊重他人,我必须实现了独立;我不需要靠拐杖站立行走,不需要控制与利用他人。有自由,才有尊重:正如一首法国老歌唱的,爱是自由之子;爱是自由之子,管控永远产生不了爱。
没有真正的相知,就不可能有尊重。没有相知引导,关照和负责就是盲目的。没有关照,对人的了解是空洞的。知识有很多层次。作为爱的要素,相知不是表面了解,而是深入内心。要达到相知,我必须超越自身利益,设身处地看待他人。例如,我能注意到某个人生了气,尽管他没有表露;但是我可以对他认识得更深,我可以知道他恐惧焦虑,孤独愧疚。这样,我就知道他的愤怒只是某种深层心理的外在表现,我看到的就不是一个愤怒的人,而是一个焦虑不安的人,一个受苦的人。
要达到完全相知,唯一的途径是爱:它超越一切思想,一切言词。爱,是勇敢跳入体验合一。不过,要在爱中获得完全相知,不可或缺的前提是有思想认知,即心理认知。我必须客观认识自已,客观认识他人,才能如实看待他人,换言之,才能克服我对他人的幻觉,克服我对他人的非理性扭曲的印象。我必须客观看待他人,才能在爱中认识他的终极本质。”
——弗洛姆《爱的艺术》
当时我的队友还暗恋着一个漂亮的姑娘,而我还是一个不起眼的“丑小鸭”,丢人群里也不出奇的那种。然而,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我有很多不一样的故事经历,包括我独自徒步西藏独自云贵川旅游等等,我的情绪、感受、性情,在人群里都是不一样的。他只是不够深入了解我,如果深入了解我,我也有有趣特别的一面。而每个人,都有这种特别有趣的时刻,需要自已去挖掘,给予它肯定。
我在宇宙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只是你还没发现而已。
而后,我有一搭没一搭地找他聊天,“创造”了很多偶遇的时刻哈哈,我们经常偶遇在操场跑步,然后聊一会天,做了有一年的朋友吧,最后他表白了,我们在一起了。如今结婚生娃已是第八个年头。
这个过程,也是有煎熬的时候,“暧昧让人受尽委屈”,辗转不明确却又有着很多你懂我懂的小粉红小确幸。毕竟现代人,哪有一上来就轰轰烈烈风风火火非你不可的命运式爱情,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我们更明确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是怎样的相处方式,怎样的“优点”是绝对认可,怎样的“缺点”是无伤大雅的。
在这个没有明确的阶段,是重新梳理内心的过程,我们放下过高的期待,不断地与自已平衡,与现实平衡,学习怎样去爱一个人,爱一个人,需要练习,练习放下“自我”,放下“我执”,放下“有条件的付出”,放下“期待”。没有人不爱一个真正爱自已关心自已的人,这种过程,看似很卑微,但其实,是非常伟大的。你不是完全没有了自已,而是你在优先爱着自已的同时,分了一些爱给别人,同时练习不求回报。
跳舞吧,就像没人观看一样;去爱吧,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害一样。
而相处8年,我们至今非常甜蜜,我每天还是会跟队友亲亲抱抱举高高,各种花式夸奖,各种爱的表白。也有吵架的时候,但双方都会默契地各退一步,给对方台阶,在维护关系面前,我们的“个人自我”就自愿往后,或者当我想到某个时候他的好,这时候的气也能消减一大半。
长期良性亲密关系的秘诀是什么?
首先是了解亲密关系的规律。
其次是找到对的人对的品质、并且让自已成为对的人。(给对方真正需要的,而不是你自已认为对方需要的)
最后,请降低预期,
并且:1.欣赏你的伴侣,2.表达你的感激,3.重复上述两步。
对的品质是什么呢?是那种即使几十年过去,你仍对之心动不已的品质,是那种你希望你的子女继承的品质。
如果你求全责备,期望过高,就很难得到满足。幸福的伴侣是那些一开始就对爱情婚姻生活有着最现实看法的人。
妥协不等同于包容,妥协是心有不甘,包容是我原谅自已乃至原谅一切。原谅是更高的频率振动,接近于爱,这时候,我们对对方是心怀感恩的,没有自我牺牲,没有过度付出,没有自我厌弃,我爱你,无关其他。当我不爱了,我放下,潇洒离开。我学到了很多,没有后悔。
我非常爱看爱情剧,它让我对爱情依然充满期待和想象,我从不觉得爱情要为物质让步,为条件合适让步,我始终觉得,只有我爱他的某一面,某些爱情甜蜜的时刻,才是让关系保鲜的不二法则。
我知道刚开始的第一步是最难的,但这个练习的过程,是非常滋养我们内在的,它会慢慢修补我们曾经满受创伤的心,慢慢赋予我们勇气,慢慢自我疗愈后,去爱人。请相信我,这是唯一真正与爱相遇的路,你从没有迟到,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