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千机志
大唐千机志
当前位置:首页 > 仙侠 > 大唐千机志 > 第8章 三司推事

第8章 三司推事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千机志
作者:
邦戈午弋
本章字数:
5434
更新时间:
2024-11-19

东都,洛阳。

卓家一行东行二十日总算到达洛阳。显庆二年,天子李治循皇后武媚之请东幸洛阳,诏改洛阳为东都,洛州官吏并如雍州,洛阳之地位与长安平齐。

十年前,卓弘德特意在洛阳住了十日,细细观察洛阳的货贸交通。洛阳河渠遍布,隋炀帝在此开凿大运河,洛阳据运河枢纽,扼东西要道,交通四方,伊洛河地养富足。卓弘德断定洛阳日后的货贸商业会更胜长安,当即决定把金银器坊开到洛阳。

卓弘德相中了洛阳南市南面的章善坊,典买了一座大宅作为金银器工坊,交给二郎卓不倚打理。一来试看卓不倚经商之能,二来在洛阳深植根基。

卓不倚确有经商器局,他向北广开矿源,改良技艺,吸纳胡风,翻新金银器式样,被洛阳士绅豪富追捧,三年间便在洛阳城站稳脚跟。洛阳寺庙众多,卓不倚尽力交接佛道中人,尊崇佛道两家,还接下不少佛像法器生意。

后来,卓弘德身体有恙,便听从夫人赵纾璎之意,将卓不倚召回长安打理生意。洛阳的金银器坊交给了跟随卓弘德来到长安、一起开办金银器坊的总管兼挚友程进。

程进一早已在洛阳城东的建春门等候。明崇俨被刺后,洛阳各城门增派兵卒严查进出城百姓,城门前排起了长队。卓弘德一家经过盘查,入城时已近午时。

程进一番拜问后引着一行人回到章善坊的宅院。正堂里已经备好了一桌饭菜。程进特意备了卓弘德独爱的剑南烧春。

卓弘德年轻时,在家乡邛州学铁冶技艺,整日在冶炉旁,炉火炽热,肌肤烧灼、汗透脊背。那时程进在卓家帮佣运送金银器。有一次卓弘德生病,受不得炉火炙烤,在炉屋外歇息,碰巧程进到工坊运货。程进和卓弘德是幼时玩伴,关系亲睦。程进见卓弘德一脸病态,又到了午时,便硬拉着他到工坊外的小酒肆吃饭。卓弘德并不喜喝酒,但经不住程进再三劝说,喝了两杯,觉得肠胃烧滚,但回炉屋后,感觉冶炉竟不似从前那般炙热,病也似全好了,浑身舒畅痛快。从此,卓弘德每次进炉屋都要喝上两口剑南烧春,越喝越觉得清冽醇香,再喝不惯其他的酒。

卓弘德喝了一口酒,道:“清冽醇净,是上等烧春,似乎还有淡淡果香。”

程进道:“这是洛阳酒行朋友引荐的家酿剑南烧春。酒曲中入草果,醅以果木,故有果香。”

两杯烧春下肚,卓弘德精神一振:“老程,我信里说的那些事,办得如何?”

程进放下箸儿,正色道:“我已拜问明珪。后事已料理妥当。依明珪之意请了上清宫的道士设坛做斋、诵经礼忏。”明珪乃明崇俨之子。

程进顿了顿,接着道:“朝廷下诏追赠明大谏为侍中,擢明珪为秘书郎。”侍中乃大唐三省之一的门下省长官,正三品,掌出纳帝命,参议国家之务。明崇俨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已死后竟入列宰相。

卓家人互望一眼,颇感意外,但并不惊讶。明崇俨道士出身,能得天后保荐入仕,又为天皇诊治风疾多年,在二圣心中的地位自是非同一般,追赠宰相也不足为奇。

程进继续道:“朝中传言,明大谏死后,二圣大怒。天后声言,明崇俨是为天皇诊治之人,谋害他如同谋弑天皇,严令有司人等彻查此事。如今,上至三司、下至寺县,阖城搜查,前前后后抓了上百人,可至今也没查出凶手。”依唐之官制,凡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会同刑部、御史台共同审理,称“三司推事”。

“有的地方只怕三司也望之兴叹。”卓不浪摩挲着手里的手杖,嘴里喃喃道。这根手杖极普通,杖身长二尺四寸,杖头极小,杖头之下形似刀柄,密密绕匝银线。

卓弘德没有理会。如今朝廷上下皆对此事有所避忌,卓家父子也常起分歧,故大家也是心照不宣。况且卓弘德对此根本就不关心,他在意的是人情礼节、团拢人心。

程进最清楚卓弘德的用心。他自小就在卓家跑腿货卖之事,心思聪敏,行事得当,于人情礼俗更胜卓弘德。得知明崇俨死讯,他当即跑到明家祭奠。明家的仆人使女全都被抓进天牢审问,程进便主动召集金银铺的伙计帮着设灵棚、买棺木,出钱又出力。他还安排两个读过书的伙计在明家宅子帮忙,暗中记下到明家祭奠的亲族和官吏。

后来,卓弘德写信给他,让他尽力帮忙料理后事。信中所言之事,他早已想到,甚而做得更多。他差人打问明家亲族的近况,草拟需拜问的亲族名单,把单子递给卓弘德过目。

卓弘德与程进多年至交,对程进的安排也非常放心。吃过饭后,程进引着卓家人一同前往明家祭奠。

明崇俨宅邸在旌善坊,靠近皇城,乃朝廷赐予,便于他随时进宫为天子诊病。宅院里搭着灵棚,丧幡孝幔,冷清悲肃,灵棚北面正中是道家八卦图,有道士正在做斋。

卓不浪杖不离手,只得到灵棚右方的整仪幡前放下手杖。卓家一行依次上香祭拜,明珪身穿素白孝服,一一答谢。

卓弘德与明珪熟络,正自慰藉,家仆引着一位缺胯军服的兵士进来。兵士身长七尺、高颧骨、宽嘴巴、一双细眼藏着警觉。卓不浪眼角一瞥,认出来人是金吾卫右郎将赵宜。

这个赵宜可不简单,出身山东士族,岱宗派第三代掌门王岳东的闭门弟子。由翊卫进阶正五品翊府右郎将,掌长安昼夜巡警。为人骄横奸猾,行事苛酷,动辄杖杀立威。最让卓不浪嫌厌的是,赵宜知道卓不浪长于断案,每逢疑案,便劝诱上官出面,请卓不浪帮忙查案。其实所查之案大多并非疑案,只因牵涉权贵豪右,利害难明,赵宜不过是拿卓不浪试探深浅,卓不浪自然也不会甘做问路石,两人常暗中较智。全长安城,卓不浪最不愿见到三个人,赵宜便是其中之一。

这次朝廷东迁洛阳,赵宜被调任东都,掌东都徼巡。卓不浪见赵宜面色凝重,料想应是为明崇俨案困扰。赵宜看到卓家人,先是一愣,随即细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这种狡黠令卓不浪警惕。

卓弘德见赵宜前来,料想和明崇俨案有关,也不便久留,便向明珪和赵宜告辞,一行人离开了明家。

行不多远,卓不浪计上心头,骑马凑到父母的马车旁,道:“阿爷、阿娘,赵宜此人你们也知道,看他刚才眼神,我担心他又起了歪念,想把我也牵进明大谏的案子。”

卓弘德夫妇对赵宜也十分厌烦,也在急急思虑。洛阳之行,卓弘德只是尽人情、拢人心,毕竟明崇俨生前也算是卓家在朝廷的门路。若真牵扯进明崇俨案,此行恐得不偿失。

赵纾璎透过帘子,轻声问道:“不浪有何对策?”

卓不浪道:“我想只能出去暂避。若赵宜找上门,你们就说我有急事,已离开洛阳。他若找不见我,自然也就断了这个念头。”卓不浪欲避开赵宜不假,但断了念头却是违心之言,他绝不会轻易放弃明崇俨案。

卓弘德坐在马车里,隔着车厢帘子说道:“眼下也只有这个办法。不浪,你先行启程回长安。”

卓不浪当然不会回长安,自见到赵宜那一刻起,他心里已经有了盘算:“阿爷,既已到洛阳,不如待我先拜会洛阳县令周骞和几个好友,然后便回长安。若有事找我,可差人到县衙告知周骞,如何?”

卓不浪明白,父亲一向不反对活络人情之事,只是担心万一让赵宜,或其他相熟的金吾卫撞见,就有些尴尬了。

赵纾璎也知道丈夫的心思,劝慰道:“不浪在外历练的时日也不短了,相信他会把住分寸。”

卓不浪心中大喜,嘴里应和几句,掌中手杖一转,笑着拜辞父母、二哥和三姐,拨转马头,向洛阳县衙行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