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 第三十二章 反对

第三十二章 反对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作者:
年轻油条明先生
本章字数:
6282
更新时间:
2024-11-19

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已渐渐平息,但朱由榔的心情依然愤怒难平,面对这些既得利益者的攻击,他几乎感到背叛。

许多大臣的反对,源自他们对当前权力架构的依赖,特别是兵部尚书孙顺、吏部主事杨生芳等人的强烈反对,显然是出于对自已权利的捍卫。对这些人来说,改革的最大威胁,正是他们手中控制的权力被削弱。

这些大臣们大多出自世家门第,拥有庞大的家族势力和丰富的行政经验。兵部、吏部的官员,手握实权,常年享受丰厚的俸禄和权力所带来的特权。

兵部的权力,尤其是军权,几乎是他们的命根子。每一次调兵遣将、军备采购,都牵动着朝堂内外的利益格局。而吏部更是掌握着朝廷官员的选拔、升迁、考核之权,影响深远,涉及到整个官僚体系的运行。

然而,内阁次辅扶纲的反应却有些不同。他的担忧并非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而是发自内心的对改革后果的忧虑。扶纲是一个深谙政治的人,他深知改革的复杂性和可能带来的动荡。

虽然他与许多大臣相比,并没有直接的权力利益,但他依然看出了皇帝改革之举可能引发的国家不安,尤其是当改革过于急功近利,未能顾及实际执行的细节时,容易在短期内造成内外矛盾的加剧,甚至动摇国家根基。

扶纲站出来时,话语中透着沉思:“陛下,臣认为此番改革,若没有详尽的规划和足够的过渡,恐怕会动摇已有的权力结构,而这一切的结果,未必能如预期般顺利。毕竟,改革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任何疏忽和草率,都可能让国家陷入更多的纷乱。”

扶纲的话语并未得到许多支持,反而使得局势更加紧张。此时,武官中的一员猛将,脾气火爆的总兵王启隆终于站了出来,他走出队列,对文官们怒目而视,声音高亢:

“这些文官,个个都是贪得无厌的家伙!手握权力,依仗朝堂吃喝,哪里顾得国家根本?真是为了个人私利,怎能顾得民众疾苦?皇上有心变革,岂能让这些自私之人阻挠?”

王启隆的言辞直接而尖锐,声音如雷贯耳,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那些支持改革的官员纷纷点头称赞,气氛稍有回暖。王启隆的直言不讳,也让那些站在反对一方的文官面色愈发难堪,仿佛被戳中了痛处。

与此同时,古德里安、李定国和白文选等人也相继站出来,表态支持朱由榔的改革。

古德里安目光犀利,站在人群之中,他沉声道:“我等生死与共,心系大明。陛下所做之事,正是大明振兴之路。那些阻碍改革的官员,实则眼中只有权利,口中却道着忠诚之词。国家大计,岂能容许个人私利操控?”

古德里安刚一站出来表态,就听见朝堂上一个声音冷冷响起。只见一名年长的文官站了出来,眉头紧锁,面露不屑地看向古德里安:“一个蛮夷之人,满身白皮,如何能代表我大明的立场?今日朝堂之上,也轮得到你来嘤嘤狂吠?你这个外邦人,怕不是怀有别样的心思,何以忠于我大明?”

此言一出,朝堂上许多保守派大臣纷纷点头,低声附和。古德里安闻言,脸色微变,但仍然保持冷静,没有反驳。面对这样的无端质疑,他身为外邦出身的将领,早已习惯这种偏见。尽管他心中涌动着不忿,还是将其压下,只是抿紧了嘴唇,沉默以对。

朱由榔听到此言,心头顿时涌上一股怒火,眼中寒芒闪动。他看着那名文官,目光凌厉,冷声道:“满口忠诚之词,却只知诋毁忠臣!古德里安从未负我大明,难道你忘了,在数次边境战役中,正是他以身涉险、奋勇杀敌,屡屡为我大明取胜?他从何而来暂且不说,对我和大明的忠诚毋庸置疑。你却一再以出身为由,妄加指责,究竟是何居心?”

听得朱由榔如此坚定地维护古德里安,那名文官面色一变,嘴唇微微颤抖,讪讪地低下了头,似乎意识到自已言辞过激。他拱手低声道:“臣……臣并无恶意,实乃出于对大明的忠心……只是担忧外邦之人难以完全忠于我朝……”

朱由榔冷哼一声,沉声道:“担忧?你所谓的担忧,就是对忠臣无端怀疑,轻言诋毁?你可知,古德里安为了大明,几度舍生忘死,立下无数战功。若非他在战场之上冲锋陷阵,多少百姓早已受战火之苦!既是大明的臣子,理应以国事为重,而不是拘泥于偏见,制造无端的猜忌!”

文官脸上闪过一丝羞愧之色,微微鞠躬道:“陛下,臣……臣也是心系国家,并非有意诋毁古将军……只是……”

朱由榔不再多言,只是冷冷扫视了他一眼,淡淡道:“既然是心系国家,便应当看清忠臣之功,切勿再以偏见妄加指责。记住,这样的无端猜忌,不仅是对忠臣的侮辱,更是对国家的不忠。”

“当然,作为御史言官,风闻奏事是你的职责,朕也不过多责怪你,毕竟这是你的职责,言论自由,朕也是认可的。华夷之辩,朕更是要坚持。朕可以明确的跟你们说,朕这边是有锦衣卫调查的,古德里安是忠诚的。”

那位文官真是倒霉透顶,好巧不巧地就撞在了朱由榔愤怒爆发的枪口之上。这才使得朱由榔情绪激动之下说了那么多严厉的话语。

然而,好在最后朱由榔恢复了理智,意识到自已这样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到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言官们的心。于是,他赶紧采取了一些安慰和补救措施,因为他深知绝对不能让这些忠臣寒心。

要知道,对于那些蛮夷臣子的忠诚度表示怀疑,其实朱由榔内心深处是颇为乐见其成的。原因无它,自古以来华夷之间必须严格分辨清楚。所谓夷夏之分,其中所蕴含的道义可是极为严肃庄重的。绝不能仅仅因为一时的君臣关系,就废弃掉从古至今关于夷夏之间的通用大义。

有些堕落败坏的儒生们啊,竟然将儒家的道统出卖给夷狄和盗贼,致使他们得以窃取。难道他们不明白吗?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可以有权力的禅让、继承以及变革,但绝不可以让那些外族异类来横加干涉。

“夷夏者,义之犹严者。不以一时之君臣,废古今夷夏之通义也。败类之儒,鬻道统于夷狄盗贼而使窃。岂不知中国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

“如今正处于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唯有强调汉民族主义,也就是当下所说的华夷之辩,才能拥有强大的政治号召力。唉,都怪我刚刚实在是被那些可恶至极的大臣们气得头昏脑涨,以至于失去了冷静,竟然糊涂地去替毕竟是蛮夷的古德里安说话。”朱由榔在心中暗自懊悔着。

文官闻言,再次拱手道:“陛下教训的是,臣知错了,臣不敢再妄言。”

朱由榔微微点头,没有再追究下去。他心中怒意稍去一分,深知朝堂之上许多人未必存心恶意,只是对外邦出身的将领仍心存芥蒂。即便如此,若是连自已身边的忠臣也不能保护,改革之路更是难以推进。再度扫视众臣,朱由榔心中暗自坚定了自已的决心。

古德里安站在一旁,听到朱由榔的维护,心中涌上一股感动。他默然低下头,对朱由榔的忠诚更增一分。他明白,自已虽为外邦人,但在朱由榔心中,早已是不可替代的盟友。

此时李定国则是语气平和站出来,却透露着坚定的决心把话题扯回来:“我们经历了多少次战斗,如何能忍见大明再次沉沦?陛下若想振兴国家,何尝不是为了百姓安危?谁若阻挠,必将是国之大敌!”

白文选也出言力挺:“这些人,沉溺于权力之中,迷失了国之大义。皇帝所行之道,虽未可尽知,但至少其初衷,是为了国家的兴盛,难道他们想让大明继续腐化下去?”

在这一阵激烈的言辞后,内阁首辅张佐辰终于站了出来。他虽平时在朝堂上处事谨慎,但今天,他面临的局面却是前所未有的压力。

张佐辰环视一圈,稍作沉默后,开口道:“陛下,您此次的改革,虽未必能立刻看到效益,但从长远来看,确实能为国家带来结构上的优化,臣身为内阁首辅,理应为国家的未来考虑。改革过程中难免波折,但若从大方向来说,绝无损害国家之事。”

他顿了顿,随后语气略微缓和:“如果您认为此改革有益,臣当支持。即便成效未必立见,我们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若真行不通,大家再回头商议,何尝不可?”

张佐辰的话为气氛带来了一丝平衡,也为朱由榔争取了一定的支持。他的立场较为中立,既不盲目附和,也不一味反对,给改革留下了一定的弹性空间。朱由榔听到这里,虽然心头仍有愤怒,但也稍微感到一丝安慰。至少,支持他改革的力量,并非没有。

然而,在这场朝堂的争锋中,依然有许多人心怀私利。朱由榔心中一阵怒火,深知这场改革,才刚刚开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