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的天空如灰色的斗篷,沉默地覆盖着大地。
叶宵仿佛听到了它的低语,知道这样的天气预示着马上就会有一场大雪。她匆忙往返,从柴棚多抱了一些柴火回来,又赶到河边去担了几桶水回来将水缸装满。
不出所料,到下午的时候,忧郁了许久的天空终于张开了它的魔法宝箱,将无数洁白的羽毛撒向大地。
不同于初雪的羞涩和轻柔,这场雪带着冬季特有的深沉和厚重。雪花不再犹豫,它们大胆地在空中旋转、跳跃,仿佛是一群优雅的舞者,在冬日的舞台上尽情展现它们的舞姿。不一会儿,森林就被这洁白的帷幕所覆盖,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都披上了银白色的外衣。
沈梨受伤后在炕上躺了一个多星期,伤病终于恢复了一些,至少能够下炕活动自如了。
她走到窗前,将手掌贴在冰凉的玻璃上,透过窗户,她的眼睛追随着那些飘落的雪花。
她想起了八岁生日时收到的八音盒,里面藏着一个会下雪的水晶球。那时的她,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南方,从未想象过,有一天她能在现实中目睹这样壮观的雪景。
叶宵在厨房里忙碌着,她是个闲不下来的人,此时正在处理秋天采回来的一小盆松子。
那些松子经过早上冷水的浸泡和蒸汽的温润,外壳早已经变得柔软。她将它们从蒸锅里捞出,迅速放入冰冷的水中,让它们在温差中紧缩。如此一来,炒制的时候松子就会自然“开口”,吃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雪还没停吗?”松子在冰中冷却还要一点时间,等待的这会功夫,叶宵解下系在身上的碎花围裙,打算回主屋炕上休息一会。一进门,她看到沈梨跪在椅子上扒着窗户看雪,随口问道。
“已经变小了,但是还没有停的意思,应该还会再飘一会小雪吧!”沈梨目不转睛回了叶宵的话。
“窗边温度比屋里凉很多,你不穿棉衣,当心又感冒!”叶宵一边说着一边找出一件松软的短棉衣递过去。
因为阴天的原因,今天一整天灶火不断,屋子里比平日暖和些,于是沈梨只穿了一件鹅黄色“三紧式”毛衣,里面套了一件元宝领衬衫。衬衫的尺码似乎偏大一些,袖子有一些长,有一截露在毛衣的袖口外,她索性将衬衫的袖口整个外翻,挽在毛衣袖口之上。
“你什么时候比我妈都啰嗦了?!嘴太碎会老的快哦!”沈梨嘴上吐槽,但是手却接下了叶宵递过来的棉衣,老老实实的穿上。
自打入冬以来,沈梨不是生病就是受伤,叶宵不仅要照顾沈梨,还要全力承担屋里屋外的活计,沈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眼下的情况,除了听叶宵的话老老实实养着等康复,她也做不了什么。
“雪这样下下去,不知道要积多厚。我们得趁着积雪还不深,扫出一条道路来,不然要是下的久了,怕是难出门了。”沈梨眼看着雪已经有一拃厚,她不禁担忧起来。
被沈梨这样一提醒,叶宵也觉得应当如此。只是家里只有一把短的扫把,是收了高粱后叶宵用高粱秸秆摸索着扎的,扫扫室内的土尘还好,拿来扫雪就显得太小了,而且高粱扫把太软,用来扫浮雪还可以,一旦积雪到一定厚度,就扫不动了。
“得再扎一把更大的扫把才行,柴房还有一些高粱秸秆没烧完,我去挑一些重新扎一把大的扫把。另外还得弄一个推雪的工具才行。”叶宵来到窗前,看着外面的积雪,忧虑的说道。
“推雪的工具我来想办法。”沈梨自告奋勇,一个转身扶着桌子从椅子上下来,推门就去工具棚翻找有用的材料了。叶宵则去另一边的柴房挑选扎扫帚的高粱杆。
叶宵在柴房里仔细挑选着高粱秆,她的手指轻轻滑过每一根秆子,寻找着那些粗细均匀、长度适中且挺直的。只有这样的高梁杆绑出的扫帚不仅形状会更加规整,而且耐用性也会更强。她在一堆待烧的柴火堆里精心挑选了一大捆高粱杆抱进屋子。
雪渐渐停了,但冬天的寒风依旧在窗外呼啸,屋内却因为热炕和火墙的温热而显得格外舒适。
叶宵坐在炕上,周围是一堆经过精心挑选的高粱杆,它们静静地等待着被赋予新的生命。
她拿起一把锤子,轻轻地在木制炕沿上敲打着高粱杆,每一次敲击都让杆子变得更加松散,为接下来的扎制做好准备。随着敲打声在屋内回响,高粱杆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僵硬,变得更加柔韧。
敲打完毕,叶宵将高粱杆浸入灶锅中,锅里是用来烧炕的热水。这一步是为了将高粱杆和穗变得更加柔软,便于后续的扎制。
在灶台前,叶宵将经过处理的高粱杆一一排列,用锋利的刀子轻松地将它们切割成一致的长度。每一根杆子都被她仔细地检查,确保没有毛刺和不平整的地方。然后叶宵才回到炕头,开始扎制扫把。
她将切割好的高粱杆一束束地整理好,拿起一根结实的细尼龙绳,从扫把的底部开始,熟练地缠绕。她的手指灵巧地在麻绳间穿梭,每一次缠绕都紧实而有力,高粱杆在她的手中逐渐形成了一把扫把的雏形。
为了给扫把一个坚固的支撑,叶宵又回到柴房中挑选,最终选中了一根勉强直一些的粗树杈。她用刀子切掉多余的枝杈,剥去粗糙的外皮,露出光滑的木杆。叶宵将这根树杈扎进扫把的中心,一边在外面添加高粱杆一边用尼龙绳一圈又一圈地缠绕,直到扫把变得密实又厚重,木杆也紧密地包裹进扫把里。
随着最后一圈尼龙绳的缠绕,叶宵将绳子紧紧拉实,然后用剪刀剪去多余的绳头。一把由高粱杆和树杈制成的扫把,就这样在她的巧手下诞生了。
她把手里的扫把举高,认真审视着自已手中的作品。虽然看起来丑陋粗糙了一些,但是她拿起新制作的扫帚,随意地在炕面上试了试。扫帚在炕的表面上划过,带走了扎扫把留下的灰尘和碎屑。
叶宵满意地点了点头:“至少比上次扎的那一把已经好多了,如果能多做几次,一定可以越做越好!”她反复打量着自已做的扫把,满意地自言自语道。
扎好的扫把放在炕头,热气很快就会将这把扫把烘干,然后就可以带出去用了。
现在她要到工具棚看下沈梨的推雪工具做的怎么样了。
沈梨此时正在用手工锯费力地锯一个厚塑料桶。她将桶的底部锯掉,再从桶口将整个桶身一切两半,最后再在桶口附近钉上一个木棍做把儿,一个推雪的工具就算完成了。接下来只需要用砂纸打磨木棍,再用火将塑料的四周燎光滑就可以了。
叶宵打量着这个奇怪的铲雪工具,用手挥舞两下,它轻飘飘的,不知道用来铲这些厚厚的雪好不好用。
沈梨却一脸淡定,她对自已的发明很有信心。
既然雪停了,沈梨和叶宵就不急这一时半会了去扫雪了。忙活了一上午,现在两个人的肚子轮流咕噜噜乱叫,叶宵觉得还是先祭五脏庙重要。
叶宵从外面装鱼的箱子里挑了一条鱼拿进厨房,她将鱼放入一个瓷盆中,用冷水浸泡,耐心等待它自然解冻。不多时,冰层就逐渐消融,鱼身恢复了柔软。
解冻后,叶宵开始清理鱼。
她用一把锋利的刀子熟练地刮去鱼鳞,鳞片在水中轻轻飘散。接着,她用一把钢勺挖去鱼腮——这是鱼呼吸的器官,需要彻底清理,而钢勺的弧度用来挖鱼鳃刚好合适。最后,她用剪刀剪开鱼腹,清理出内脏,不然鱼胆会让鱼肉发苦。
清理完毕后,叶宵用清水将鱼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没有残留的杂质。她用干净的布轻轻擦干鱼身上的水分,为接下来的烹饪做准备。
锅里倒入两勺食用油,然后耐心等待油热,直到油锅轻微的冒烟,这时候就是油温升高的表现。她将灶里燃烧的木柴夹走两块到旁边的冷灶里,保持油锅小火。
将鱼轻轻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煎制。叶宵紧紧盯着锅里正在煎制的鱼,确保鱼皮不会煎焦,而是变得金黄酥脆。
随着鱼皮逐渐变得金黄,叶宵撒入少许细盐,盐粒在热油中迅速融化,渗透进鱼肉中,增添了一抹鲜美。她用锅铲轻轻翻动鱼身,确保每一面都煎得均匀。
当鱼的两面都煎至金黄酥脆,叶宵知道这是出锅的最佳时机。她用两个锅铲小心地合力将鱼盛出,放入一个干净的盘子中。
这是一道很简单的煎鱼,好不好吃全看鱼的本身。叶宵选的是一条不算大的鳊花,这种鱼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丰富,但又肥而不腻,煎着吃也能够保持肉质的嫩滑和香味。煎制的过程中只需要一点盐巴提味就够了,如果用太多的配料和调料,反而会画蛇添足。
叶宵将煎好的鱼装盘端上桌才开始制作主食。因为今天的主食是快速又方便的玉米面糊糊,只要两分钟就能轻松搞定。
叶宵在锅里倒入三大碗清水。随着水温的上升,锅内开始发出轻微的咕嘟声。叶宵耐心等待,直到锅里的水完全沸腾,翻滚着冒出热气。这时,她从橱柜里取出庄然上次带来的玉米面,粒粒金黄,散发着淡淡的玉米香。叶宵用刚刚舀水的碗擦干做量杯,舀出一碗半的玉米面,这是她经验积累下来的比例,足以煮出两大碗玉米糊糊,而且既不会太稀,也不会太稠。
她将玉米面缓缓倒入沸腾的水中,同时迅速地用长柄勺搅拌。锅里的玉米面与水迅速融合,形成了一个旋转的金色漩涡。叶宵的动作快速而有力,确保每一粒玉米面都能均匀地吸收水分,同时也防止了糊底或者煮得太稠。
大约一分钟的时间,玉米面糊糊就煮好了。叶宵迅速地将糊糊盛出,倒入两个大碗中。金黄色的糊糊表面还冒着热气,散发着朴素的玉米香气,闻起来似乎带着玉米原始的甜味。
叶宵将玉米糊糊也端上桌,与煎鱼摆在一起。沈梨已经迫不及待洗好手,拿起筷子准备品尝了。
玉米糊糊很烫,两人一边吹一边吃,这一餐虽然简单,但是因为糊糊烫口,所以吃的很慢。
煎鱼的酥脆与玉米糊糊柔软细腻的口感形成了完美的搭配,在落雪的冬日,温暖的食物总是让人产生额外的幸福感。
沈梨突然想起庄然说过,叶宵的厨房好像有魔法,总是能将平凡的食物做出不简单的味道。
她现在这一刻,无比赞同庄然的说法。
吃完饭,沈梨主动包揽了收拾碗筷和厨房的工作。这是她最近作为伤病号能做的为数不多的家务之一。
叶宵则穿戴好帽子围脖和手套,全副武装去院子里铲雪。
她站在房门口,鼓足勇气才推开门,一股冷风扑面而来,她深吸了一口冷空气,感受着冬日的清新和凛冽。但是,铲雪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尤其是在这样的大雪天,不能逃避。
飘飘洒洒大半天的雪有小腿那么高,叶宵要在天黑之前将雪铲到一堆,防止晚上再下雪。
叶宵手持沈梨做的铲雪板,双手握住木柄末端,右脚用力踩住铲雪板,借助身体重力将铲雪板斜着往雪下踩,直到将雪从底部铲起来,然后双臂用力,铲起雪块后再利用惯性将清雪板上的雪扬到一边。
这个板子是用厚塑料桶改造的,非常硬挺又轻便,用来铲雪简直是神器。叶宵一边铲雪一边惊叹,她不得不敬佩沈梨的想象力,竟然能想到用这种东西制作清雪的工具。
叶宵的动作有节奏地重复着,她的身体因为运动反而在寒冷中逐渐暖和起来。门口附近的雪在她的努力下,逐渐变成了两个低矮的小雪堆。
随着天色渐渐变暗,叶宵加快了铲雪的速度。她希望能够在天黑之前完成这项工作,尽可能的多清理出一片区域。她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微的汗珠,但她并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
天彻底黑了,叶宵放下铲雪板,拍了拍手套上的雪,然后回到了温暖的屋中。
叶宵带着一身的寒气和雪的气息走进屋内,刚一进门,就被一股诱人的香味所包围。那是沈梨精心炒制的松子的香味,它们在上午就已经泡好,现在经过沈梨的烹饪,散发出了松子特有的香气。
沈梨俯身在灶台前,锅里是正在炒着的噼里啪啦乱响的松子。
虽然只有一小钵的松子,但是沈梨炒的非常用心。她知道松子的炒制需要慢火且勤翻动,耐心和恰当的火候也是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保证松子的香味被完全激发出来,同时保持其脆嫩的口感。
松子在锅里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沈梨一刻不停地翻动着,确保每一颗松子都能均匀受热。随着时间的推移,松子的颜色逐渐变得金黄,表面也泛起了一层薄薄的油光。
沈梨知道这是松子炒得恰到好处的标志。
当松子不再在锅里跳跃也不再有响声,沈梨知道这就是所有松子都炒熟的表现。她赶紧用漏网将松子从锅里捞出,均匀铺在一个盘子里,让它们稍微冷却一下。
松子的香味在厨房里弥漫开来,让人忍不住想要抓一把尝一尝。
叶宵闻到这迷人的香味,忍不住赞叹:“好香啊,没想到你还藏了一手好手艺。”
沈梨嘿嘿一笑,仰起脸:“独门秘制,祖传配方,不传女也不传男!哎你快去洗洗手来尝尝。”
叶宵迅速地清洗了铲雪后冰冷的双手,然后接过沈梨递过来的一把松子。每一颗松子都成功“开口”,外壳轻轻一捏就裂开了,露出里面金黄诱人的果仁。
叶宵将果仁放入口中,那香脆的口感和松子特有的油脂香气立刻在口腔中弥漫开来,让人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
真香啊!
一天中,最幸福的一刻莫过于此了吧?叶宵看着因为炒松子抹了一鼻子黑灰的沈梨,低下头偷偷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