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命军士把来使带上,来使恭敬施礼后,呈上了石虎的亲笔信。
冉闵展信一阅,大意是久闻冉闵威名,是汉人中少见的英雄,不畏刘氏强权,敢于与汉天王靳准一起反抗刘氏禽兽皇朝,重立圣人道德纲常,大多溢美之词,石某十分佩服等等。再就是历数刘曜的罪恶,说他从长安招的胡人士兵,以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为激励手段,入关后对老百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现在刘曜窃据神器,荣登大宝,实在是老百姓的祸事,是豺狼当道,大将军石勒不服刘曜,愿替天行道,兴兵讨伐刘曜。不日前与刘曜平阳一战,因兵少粮缺,首战失利,被困于京城。今见冉闵雄踞建州,愿与之交好,共同进退,一起对付刘曜,并说如果冉闵愿意的话,即刻便拜冉闵为安国大将军,随后冉闵便可在石氏政权中占有一席之地。
冉闵看完,把信交给了徐长风,并让军士将来使先带下去安歇,稍后再回信与石虎。
徐长风看完了石虎的来信说道:“将军,石虎此人残暴不仁,如果我们跟他合作,恐怕是与虎谋皮,会引火烧身。”徐长风担忧地说道。
冉闵沉思片刻,说道:“军师,我也知道石虎并非善类,但如今局势动荡,建州如一片孤岛,势难久守,我们独木难支,需要寻找有力的盟友。石虎虽恶,但他与刘曜有仇隙,此时与他结盟,或许有助于我们对抗刘曜。”
徐长风点点头,说道:“将军所言甚是。只是这石虎和石勒都野心勃勃,我们需得小心应对,以免被他利用。”
冉闵笑道:“我自然明白。此事还需仔细计议,待我思考一番再做决定。”
当即,冉闵召集众将商议对策。经过一番讨论,众人决定暂时与石虎结盟,但同时保持警惕,不完全信任石虎。
于是,冉闵叫军士把来使喊来,回信与了石虎知哓,转达了自已的意思。石虎大喜,当即就表示与冉闵结盟,并遣人送来以石勒印章颁发的任命文书和将军服饰及一些礼品,任命冉闵为安国大将军,拥有相当大的军事自决权。随后又征询冉闵当下该如何应对刘曜。
刘曜率军围困石虎于京城,并未强攻。原因有几个。第一京城是除了长安和洛阳之外,最难攻克的城市之一,城墙宽厚高大,想强攻下来必定损失惨重。第二石虎目前还有三万多人马,凶狠强悍,把他们逼急了后果难料,皇宫绝对会有所损坏,他不想接手京城时是一片废墟,第三他正派人出使石勒,希望借皇权正统,让石勒能认可臣服于自已,并许诺还封石勒为骠骑大将军,仍官居一品,双方互不相犯,如此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再说,久困京都孤城,石虎没有粮草供给,也支持不下来,自已也可把实力留下对付杀害刘俭的凶手一一一冉闵。
冉闵接受了石虎的任命之后,与徐长风及众将商议,如何应对当前局面。讨论之后,大家一致认为,建州孤城绝不能守,刘曜解决了京城问题必会回头对付建州驻军,应及早撤回济州或尧州。那里有宗震大将军留下的势力基础,可以长期坚守。
徐长风当即就提出,欲想安全撤回建州所有辎重物资和人马,必须与石虎的人马一起撤退,形成联动,互为依靠,防止刘曜的骑兵咬尾追杀。冉闵从其言,并让来使把自已的意思转述给石虎,让其行动之前知会一声,好一起行动,来使自去复命。
且说刘曜正围困京城,忽然军营中来了一名石虎的使者,向刘曜呈上了石虎的亲笔信。信中石虎并未说投降或臣服于刘曜,只是要求刘曜网开一面,放石虎的部队归去,石虎愿将京城献出,并回去规劝石勒,让其与刘曜言和。
刘曜把来信与众将传阅后,有人说不能放虎归山,应予以攻杀,以绝后患。有人则认为已经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地盘,如果再去拼杀石虎,已方也要损失大量人马,不合适,如果激怒了石勒,举全部兵力来攻,反而不美,刘曜采纳了第二种意见,答应了石虎。
第二天,石虎的部队从东门出城,有序撤离,先是五千骑兵在前开路并担任路边警戒,随后是步兵和辎重物资,其中隐藏着皇宫中司礼的乐器,也是皇权的一种象征,最后是近两万骑兵缓缓而行,殿后防攻击。就这种布署,刘曜的部队想要冲杀,得付出血的代价。
刘曜的大军依言未追击,待石虎部队全撤出后,刘曜进了京城,命人收殓了刘氏宗亲的尸骨,下令重修刘渊和刘聪的陵墓,再立太庙,一直忙得很晚刘曜才休息。
第二天,刘曜刚刚起床洗漱完毕,还未上朝,就有紧急军情来报,直达寝宫。刘曜拆信一看,原来建州二万多驻军在冉闵的率领下,已于昨天撤离建州,往东进发。
刘曜一看军情报告就大怒说:“急召呼延谟将军进宫!”刘曜知道冉闵是靳准手下得力大将,在平阳政变中是主要凶手,又在建州击败杀害了自已的长子刘俭,刘曜是不会接受冉闵投降的,他要把冉闵抓住后五马分尸,以此立威。之所以先前未发兵攻打建州,是怕吓跑了冉闵。建州西,南两个方向已尽归刘曜掌控,刘曜原来打算攻取京城后,断其东归之路,再四面合围,擒杀冉闵,没想到他先跑路了。
呼延谟是刘曜心腹大将,被召进宫之后,刘曜郑重其事地对他:“呼延将军,朕有一要事相托,立即点齐两万精锐骑兵,往东追杀建州守将冉闵,他们有步兵和辎重车辆,没走太远,几个时辰可追上,不杀此贼,难消我心头之恨!”
“臣领旨,定提冉贼人头来见!”呼延谟说完,领命而去。不到一个时辰,官道上,两万骑兵如同一股汹涌的黑色洪流,向东奔腾而去。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大地都在颤抖。
骑兵们身着黑色的战甲,头戴钢盔,手持长枪,随身只带了一点简单的干粮。他们的眼神警觉而锐利,透露出一种凛然的杀气和决心。
急行军的速度极快,马蹄扬起的尘土弥漫在空中,形成了一片黄色的烟雾。骑兵队伍延绵十几里,呼延谟在队伍的靠前面位置,便于指挥调控队伍。
快速奔行两个时辰后,呼延谟正准备下令稍微整休一下时,忽然前面的队伍放缓甚至是停下了。有一名斥候骑兵回马来报,说前面有重甲步兵阻道。
呼延谟策马前行两里路,放眼一放,见到前面以官道为中心,一排排重甲步兵竖起盾牌,左右整齐排列有近一千米长,拦住骑兵队伍,显然对方早有预备。步兵身着盔甲,人人用长枪支楞扣住坚盾,背负弓箭,巍然不动,屹立在前,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呼延谟正欲下令骑兵从官道两侧绕过重甲步兵、从两翼进攻时,只见官道左右两边的旷野丘陵中,各有一道黑线从远处奔涌过来,离得近了,方才听见万马奔腾的蹄声和喊杀声,左边一面军旗上绣“石”字,右面一面大旗上绣“冉”字,正是石虎和冉闵联手,伏击咬尾追杀的刘曜骑兵。
呼延谟见无可避战,令旗一挥,队伍立即分成两拨,迎向冲来的骑兵。双方军队瞬间厮杀在一起,战场上尘烟滚滚,杀声震天。呼延谟奋勇作战,但无奈敌军数量众多,且石虎和冉闵都是勇猛善战之人。
石虎挥舞着大刀,冲入敌阵,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冉闵则率领着部下,组成严密的防线,抵挡住了刘曜骑兵的多次冲击。
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呼延谟的军队渐渐处于下风。就在这时,石虎和冉闵看准时机,同时发动了总攻,冉闵双手持戟,大发神威,冲入敌群如砍菜切瓜一般屠戮敌人,直杀得呼延谟的骑兵心胆俱寒,如见死神,望风而逃,最终溃败。
呼延谟见大势已去,只好带领残部突围逃跑。石虎和冉闵见状,也不追赶,收拾战场后便继续东进,让步兵和辎重车辆在前,骑兵垫后,并且两军交替掩护,石虎见冉闵年少英雄,相貌堂堂,且勇冠三军,行军有度,甚为喜欢,直想收为义子,只是不好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