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 95 回名为 “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以下是详细分析:
1、背景与局势:
蜀汉北伐形势:诸葛亮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进行北伐。
此前蜀军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曹魏方面也开始重视并组织力量进行抵御。
此次北伐,街亭成为了一个关键的战略要地,它是蜀军的咽喉要道,关乎着蜀军的进退与补给。
双方主要人物:蜀汉方面以诸葛亮为统帅,马谡是他颇为器重的将领;
曹魏方面则以司马懿为统帅,他老谋深算、军事才能卓越,是诸葛亮北伐的强大对手。
2、情节发展:
马谡失街亭:
马谡请缨:诸葛亮准备派人镇守街亭,众人都认为应该派经验丰富的老将前往,但马谡却主动请缨,他自恃熟读兵书,对镇守街亭信心满满,并且立下军令状,表示若有差池,甘愿受军法处置。
诸葛亮虽有疑虑,但念及马谡的才能和决心,最终还是同意让他去镇守街亭,并派王平作为副将辅助。
错误决策:到达街亭后,马谡不顾王平的劝阻,执意将军队驻扎在山上,认为这样可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王平指出此举的弊端,如水源容易被切断、与外界联系不便等,但马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
街亭失守:司马懿率领大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的布防后,大喜过望。
他立即派张郃率领军队切断了马谡军的水源,并将山团团围住。
蜀军因缺水而陷入混乱,最终被魏军击败,街亭失守。
这一事件使得蜀军的北伐形势急转直下,诸葛亮的战略布局被打乱。
诸葛亮的应对:
西城危机: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成为了一座孤城,城中兵力空虚,仅有一些老弱残兵。
而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则气势汹汹地向西城逼近,形势万分危急。
巧设空城计:诸葛亮深知此时若强行守城或撤退都已来不及,于是他心生一计,决定使用空城计。
他命令士兵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城门大开,每个城门安排几名士兵扮作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自已则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着两个小童,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中计退兵:
疑惑观望:司马懿率领大军来到西城城下,看到城门大开,诸葛亮在城楼上神态自若地弹琴,心中十分疑惑。
他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冒险,此次如此行事,必定有诈,城中可能设有埋伏。
最终退兵: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认为诸葛亮是在虚张声势,建议司马懿派兵攻城,但司马懿经过一番思考后,还是决定退兵。
他担心一旦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将会遭受重大损失,于是率领大军迅速撤退。
3、人物形象:
诸葛亮:这一回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沉着。
在街亭失守后,他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但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迅速冷静地分析局势,想出了空城计这一奇策。
他对司马懿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准确,利用自已在敌人心中 “谨慎” 的形象,成功地吓退了敌军,体现了他高超的谋略和临危不惧的品质。
马谡:马谡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不听从诸葛亮的叮嘱和王平的劝告,执意将军队驻扎在山上,最终导致了街亭的失守。
他的行为不仅使蜀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也辜负了诸葛亮对他的信任,凸显了他缺乏实战经验和正确的战略眼光。
司马懿:司马懿老谋深算、多疑谨慎。
他看到西城的异常情况后,没有轻易冒险,而是选择了退兵。
这一方面体现了他的谨慎,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对诸葛亮的忌惮。
他深知诸葛亮的智谋过人,不敢掉以轻心,所以在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贸然进攻。
4、主题与意义: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这一回通过街亭之战的胜负,说明了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兵力的多寡,还取决于将领的指挥才能、战略决策等因素。
马谡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和正确的判断,最终导致了失败;
而诸葛亮则凭借着自已的智慧和经验,在危急时刻想出了应对之策。
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空城计的成功展示了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诸葛亮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心理战,成功地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为自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这一情节也成为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被后人传颂。
人物性格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马谡的性格缺陷导致了街亭的失守,影响了蜀汉的北伐进程;
而诸葛亮的智慧和司马懿的谨慎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走向。
这一回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人物性格对历史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