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 90 回名为 “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以下是对这一回的分析:
1、情节发展:
孟获搬救兵:孟获被诸葛亮放回银坑洞后,仍不甘心,聚集宗党商议报仇之事。
其妻弟带来洞主推荐西南八纳洞的木鹿大王,说他深通法术,不仅能呼风唤雨,手下还有三万神兵。
孟获便让妻弟带着书信和礼物去请木鹿大王前来相助。
这一情节体现出孟获在屡战屡败后,试图借助外部力量来对抗诸葛亮,也反映出他的顽固不化以及对胜利的急切渴望。
蜀军取三江城:诸葛亮提兵至三江城,此城三面傍江,一面通旱。
魏延、赵云率军于旱路攻城,但因蛮兵弓弩厉害,且箭上有毒,无法取胜。
诸葛亮观察后,想出奇计,让士兵用衣襟包土,堆积在城下,最终积土成山,蜀兵成功登上城墙,拿下三江城。
这里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应变能力,他能根据战场形势迅速想出应对之策,以巧取胜。
祝融夫人出战:孟获得知三江城失陷,正慌张时,其妻祝融夫人挺身而出,愿与蜀军作战。
她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出战后轻松擒获了蜀将张嶷和马忠。
但孟获因诸葛亮曾放了他五次,所以暂不杀二将,将他们囚禁起来。
这一情节中,祝融夫人的英勇表现凸显了南蛮女子的彪悍,也为故事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诸葛亮设计擒祝融夫人:诸葛亮派马岱、赵云、魏延三人依计行事。
赵云、魏延多次与祝融夫人交战,佯装败退,引得祝融夫人追赶。
最终,马岱用绊马索将祝融夫人擒获。
诸葛亮以祝融夫人换回张嶷、马忠二将,这进一步体现了诸葛亮的谋略和仁义。
他不急于杀害孟获及其部将,而是希望通过恩威并施的方式让孟获心服口服。
木鹿大王助阵:木鹿大王应孟获之邀前来,他骑着白象,带领一群喂养虎豹豺狼的士兵,以及各种猛兽出战。
赵云和魏延初次见到如此阵势,十分惊讶。
木鹿大王施展法术,驱动虎豹豺狼等猛兽冲向蜀军,蜀军难以抵挡,败退下来。
此情节营造了紧张刺激的战斗氛围,也展现了南蛮地区独特的作战方式。
诸葛亮破巨兽阵:诸葛亮早有准备,他在蜀中已备好破阵之物。
他用二十辆红油柜车,车内藏着木刻彩画的巨兽,这些假兽口吐火焰,鼻出黑烟,吓跑了木鹿大王的真兽,蜀军趁势反攻,木鹿大王死于乱军之中。
这一情节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未雨绸缪和神机妙算,他对南蛮的情况了如指掌,提前做好了应对之策,再次战胜了孟获的盟军。
2、人物刻画:
诸葛亮:这一回中,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无论是攻取三江城的奇计,还是应对祝融夫人和木鹿大王的策略,都显示出他的足智多谋。
他对孟获及其部将的宽容,也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他深知要真正平定南蛮,必须让孟获心悦诚服,所以一直耐心地使用各种方法来收服孟获。
孟获:孟获的固执和倔强依旧,但也能看出他在不断地寻求新的方法来对抗蜀军。
他先是依靠三江城的地势和蛮兵的弓弩,后又搬来木鹿大王这一强援,虽然这些方法都未能成功,但也体现了他的不屈不挠。
同时,他听从妻子的建议,以及暂不杀张嶷、马忠二将,也显示出他并非完全没有头脑,只是被仇恨和固执蒙蔽了双眼。
祝融夫人:她是一个勇敢且武艺高强的女性形象。
她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丈夫分忧,并且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百发百中的飞刀令人胆寒。
她的出现丰富了故事的人物形象,也展示了南蛮地区女性的独特地位和性格特点。
木鹿大王:他被描绘成一个神秘的人物,深通法术,能驱使虎豹豺狼作战。
他的出现增加了故事的奇幻色彩,但最终还是败在了诸葛亮的智慧之下,这也从侧面衬托了诸葛亮的强大。
3、艺术手法:
情节起伏:本回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
从孟获搬救兵、蜀军取三江城、祝融夫人出战、诸葛亮设计擒祝融夫人、木鹿大王助阵,到诸葛亮破巨兽阵,一环扣一环,让读者的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起伏,始终保持着对故事的高度关注。
对比手法:文中通过诸葛亮的智慧与孟获的蛮干、木鹿大王的法术与诸葛亮的科学准备之间的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高明。
同时,也通过蜀军初战失利与最终胜利的对比,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环境描写:对南蛮地区的环境、风俗以及蛮兵的作战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如 “洞西二百里,有盐井。
西南二百里,直抵泸、甘。
正南三百里,乃是梁都洞,洞中有山,环抱其洞;
山上出银矿,故名为银坑山”,这些描写让读者对南蛮地区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背景和氛围。
3、主题体现:
智慧的力量:这一回强调了智慧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诸葛亮凭借着自已的智慧,一次次破解孟获的计谋,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这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个人才能,也传达了作者对智慧的推崇。
仁德的感化:诸葛亮对孟获的宽容和仁慈,与孟获的敌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仁德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孟获,也为后来孟获的最终归降埋下了伏笔。
同时,也体现了作者 “仁者无敌” 的思想观念。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故事中展现了蜀汉文化与南蛮文化的冲突,如南蛮的风俗、法术与蜀汉的军事策略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差异。
但在诸葛亮的努力下,这种冲突逐渐得到化解,也暗示了文化的融合是实现和平与统一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