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 86 回名为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以下是对这一回的分析:
1、情节发展:
吴蜀外交:
蜀吴大战之后,曹丕欲联合吴国兵分四路攻打蜀国,但吴王孙权听从陆逊的计策按兵不动,结果其他三路兵马都失利。
随后,蜀国派遣邓芝出使吴国议和。
吴王本想立油鼎、摆武士阵仗来刁难邓芝,效仿郦食其说齐的故事,欲将邓芝烹杀。
但邓芝面无惧色,昂然而行,以话反激,晓以利害,表明蜀国的诚意。
最终,吴王折服于邓芝的风采,决定与蜀讲和,并派张温出访蜀国答礼。
张温到了蜀国后,起初自以为得志,昂然上殿,酒后喜笑自若,颇有傲慢之意。
在与蜀国众人的宴会上,张温遇到益州学士秦宓,便以天事发问,试图刁难秦宓。
然而,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对张温的问题一一巧妙回应,满座皆惊。
张温无言以对,羞愧避席,后被孔明从中调解,挽回了颜面。
最终,张温称后主、孔明之德,愿求永结盟好。
魏吴之战:魏主曹丕听说蜀吴和好,十分生气,于是起三十万大军伐吴。
吴王派徐盛迎战,徐盛不负重托,巧用火计击退魏军。
此时,蜀国派遣赵云从阳平关出兵,骚扰魏国的后方,魏国两面受攻,只得退兵。
2、人物刻画:
邓芝:展现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和坚定的信念。
面对吴王的刁难和威胁,他毫不畏惧,以坚定的态度和出色的口才,成功地说服了吴王与蜀结盟,为蜀国争取到了有利的外交环境。
他的勇敢和智慧,体现了一个优秀外交使者的品质。
秦宓:知识渊博、能言善辩。
在与张温的辩论中,他对答如流,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古今兴废,都能信手拈来,巧妙应对张温的刁难。
不仅维护了蜀国的尊严,也让张温对蜀国的人才刮目相看,展现出了蜀地学士的风采。
张温:起初有些傲慢自负,在蜀国时表现出了对蜀国君臣的轻视。
但在与秦宓的辩论后,他认识到了自已的不足,羞愧难当,也显示出他并非完全没有自知之明。
徐盛:有勇有谋,善于用兵。
在面对曹丕的大军时,他冷静应对,巧妙运用火计,成功地击败了魏军,保卫了吴国的安全,为吴国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3、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本回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
例如,张温的傲慢与邓芝的坚定、秦宓的博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蜀地人才的优秀;
魏主曹丕的急躁冒进与吴王孙权的谨慎、诸葛亮的沉稳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君主的性格特点和决策风格。
语言描写: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智慧。
如秦宓与张温的辩论,双方的言辞交锋激烈,秦宓的回答既巧妙又富有文采,不仅让张温无言以对,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4、历史意义与影响:
外交策略的展现:这一回中蜀吴之间的外交博弈,展示了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下,外交对于各国的重要性。
各国之间通过外交手段,寻求盟友、化解危机,为自已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后世的外交策略和国际关系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人物形象的塑造:进一步丰富了《三国演义》中众多人物的形象,如邓芝、秦宓等人物的出色表现,为小说增添了新的亮点。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使小说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对三国时期的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