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 87 回名为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以下是对这一回的分析:
1、情节发展:
背景铺垫:西蜀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呈现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安康、国库充盈的繁荣景象。
然而,建兴三年,有益州飞报,蛮王孟获起兵犯境,打破了这份安宁。
这为诸葛亮南征提供了背景,也引出了后续的一系列故事。
初战告捷:诸葛亮令蒋琬为将军,魏延为大将,王平、张翼为副将,起川兵五十万前往益州征讨孟获。
大军到达益州边界后,魏延、张翼、王平迅速将反贼鄂焕生擒。
这一胜利展示了蜀军的强大战斗力,也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
反间之计:诸葛亮深知蛮地情况复杂,反贼之间并非铁板一块,于是巧用反间计。
他利用高定与雍闿、朱褒之间的矛盾,成功使高定杀死了雍闿和朱褒。
随后,诸葛亮命高定为益州太守,不费一兵一卒就平息了三路反贼,展现了他卓越的谋略和智慧。
生擒孟获:孟获听闻手下将领被杀,便命三洞元帅商议对策。
诸葛亮故意以赵云、魏延不熟悉地理情况为由拒用二人,实则是用激将法。
被激将的魏延和赵云深入蛮地,联手杀得三洞元帅兵马大败。
最终,孟获被赵云和魏延生擒,并押到大寨来见诸葛亮。
放虎归山:诸葛亮生擒孟获后,考虑到要让孟获心服口服,于是决定放他回去。
这一决策体现了诸葛亮的长远眼光和对人心的把握,他深知武力征服并非长久之计,只有让孟获真正心悦诚服,才能确保南中地区的长治久安。
2、人物刻画:
诸葛亮:本回中诸葛亮的形象更加丰满。
他不仅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如调兵遣将、用计破敌等,还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深谋远虑。
他深知南征的困难不仅在于军事对抗,更在于如何收服人心,因此在对待孟获的问题上,他采取了攻心为上的策略,为后续的南征成功打下了基础。
例如,原文中提到诸葛亮对众人说:“吾今此去,誓欲平蛮,使其心服,永不复反。”
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战略意图。
孟获:孟获作为南蛮之王,性格鲁莽、自负。
他敢于起兵犯境,说明他有一定的野心和勇气,但在面对诸葛亮的计谋时,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轻易地陷入了诸葛亮的圈套。
不过,他被擒后不服气的表现,也显示出他的倔强和不屈,这也为后面他多次被擒又多次不服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魏延与赵云:魏延和赵云作为蜀汉的大将,勇猛善战。
魏延性格较为急躁,容易被激将,而赵云则沉稳冷静。
两人在本回中的配合默契,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为蜀军的胜利立下了功劳。
3、艺术手法:
情节起伏:本回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转折。
从蜀军出征、初战告捷,到使用反间计、生擒孟获,再到放虎归山,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对后续的故事发展充满了期待。
对比手法:通过诸葛亮的智慧谋略与孟获的鲁莽自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高明之处。
同时,也将蜀军的纪律严明、战斗力强与蛮兵的混乱无序进行对比,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4、历史意义与影响:
南征的意义:这一回所描述的诸葛亮南征,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维护了蜀汉的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地区的发展。
诸葛亮的南征策略,为后世统治者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文学价值:在文学方面,这一回的故事丰富了《三国演义》的情节内容,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同时,也进一步塑造了诸葛亮等人物的形象,使他们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