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三国演义
细说三国演义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细说三国演义 > 第52章 赵云智取贵阳

第52章 赵云智取贵阳

加入书架
书名:
细说三国演义
作者:
吹牛小都督
本章字数:
2504
更新时间:
2024-11-18

《三国演义》第 52 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以下是对这一回的分析:

情节发展方面:

诸葛亮智辞鲁肃:赤壁之战后,刘备一方占得荆州,东吴方面心有不甘。

鲁肃前来讨要荆州,诸葛亮巧妙应对,将刘琦搬出来作为挡箭牌。

刘琦是荆州原主刘表的儿子,诸葛亮表示刘备只是替刘琦镇守荆州,等刘琦去世后再谈荆州的归属问题,成功地将鲁肃打发回去。

这一情节既展现了诸葛亮的机智和口才,也为后来蜀吴之间关于荆州的争端埋下了伏笔,凸显出了荆州在三国局势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蜀吴之间的矛盾。

赵子龙计取桂阳:刘备在稳定荆州局势后,意图扩大势力范围,派将领去攻打零陵、武陵、桂阳、长沙等地。

赵云主动请缨攻打桂阳,桂阳太守赵范见赵云英勇无敌,难以抵挡,便开城投降。

然而,在庆功宴上,赵范却想将自已寡居的嫂嫂樊氏嫁给赵云,赵云认为这是乱人伦之事,严词拒绝,两人因此产生矛盾。

之后赵范试图加害赵云,被赵云识破,最终赵云成功拿下桂阳城。

这一系列情节跌宕起伏,展现了赵云的英勇、忠诚和正直,也丰富了故事的情节和趣味性。

人物塑造方面:

诸葛亮:此回中进一步强化了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形象。

面对鲁肃的讨荆州之举,他不慌不忙,以刘琦尚在为由,巧妙地化解了东吴的压力。

既维护了刘备集团暂时占据荆州的利益,又避免了与东吴的直接冲突,体现出他善于把握局势、灵活应对的智慧。

赵云:突出了他的忠义和品德高尚。

赵云在战场上勇猛无敌,计取桂阳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面对赵范将寡嫂许配给自已的提议,他坚守道德底线,认为这是违背人伦的行为,果断拒绝,体现出他的正直和对伦理道德的尊重。

相比之下,赵范的行为则显得有些投机和不恰当,衬托出赵云的高尚品质。

鲁肃:在这一回中,鲁肃被描绘成一个较为忠厚老实的形象。

他受东吴之托前来讨要荆州,却被诸葛亮的言辞所辩驳,未能完成任务。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鲁肃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大局观,他明白此时东吴与刘备不宜过早翻脸,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诸葛亮的说法,这为他后续一直致力于维护孙刘联盟的行为埋下了伏笔。

主题体现方面:

政治谋略的展现:无论是诸葛亮智辞鲁肃,还是刘备集团谋取桂阳等地,都体现了三国时期各方势力之间的政治博弈和谋略较量。

各个势力都在为自已的生存和发展争取有利的地位和资源,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道德观念的强调:通过赵云拒绝赵范的寡嫂改嫁提议这一情节,强调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婚姻和人伦关系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赵云的行为符合当时的道德标准,也为他赢得了更高的声誉和尊重,这与一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学手法方面:

情节的对比与衬托:将诸葛亮的巧舌如簧与鲁肃的老实憨厚进行对比,突出了两人在性格和智谋上的差异;

同时,以赵范的投机行为衬托出赵云的正直,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语言描写的精彩: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赵云与赵范的对话都十分精彩,通过人物的语言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想法。

例如,诸葛亮言辞犀利,有理有据,让鲁肃无言以对;赵云的话语坚定,体现出他的刚正不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