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 42 回名为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以下是对这一回的分析:
情节发展:
赵云救主归来:上一回中赵子龙单骑救主,在曹操大军中杀得七进七出,终于将阿斗救出并成功突围。
本回开篇承接上一回,赵云带着阿斗,历经艰险回到刘备身边。
这一段情节充分展现了赵云的忠勇和超群的武艺,也为后续张飞的表现做了铺垫。
张飞断后守桥:
刘备等人被曹操大军追赶,形势危急。
张飞主动请缨断后,带领二十余骑兵守在长坂桥上。
张飞利用地形优势,横矛立马于桥上,威风凛凛,给曹军造成了巨大的威慑。
张飞大喝退曹:曹军追到长坂桥,见张飞如此气势,都不敢近前。
曹仁、李典、夏侯惇等将领赶到后,也因怀疑有埋伏而不敢贸然行动,派人飞报曹操。
曹操亲自前来查看,张飞见曹操到来,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操想起关羽曾说过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心中畏惧,便想退兵。
张飞再次大喝,曹操身边的夏侯杰竟被吓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曹操回马而走,曹军众将也一齐望西逃走。
刘备败走汉津:张飞吓退曹军后,拆毁了长坂桥。
曹操回过神来,发现张飞拆桥是因为兵力不足,于是下令追击。
刘备等人一路奔逃,最终败走汉津口。
在那里,关羽率领从江夏刘琦处借来的一万人马赶到,逼退了曹军,刘备势力才得以暂时脱险。
人物塑造:
张飞:这一回中张飞的形象被刻画得极为鲜明。
他勇猛无畏,面对曹操的数十万大军,毫不畏惧,单枪匹马守在长坂桥上,仅凭一声大喝就吓退了曹军。
他的这种勇猛不仅源于自身的武力,更源于他的气势和胆量。
同时,张飞也有粗中有细的一面,他让手下士兵在马尾拴树枝,在小林子里往返跑,激起灰尘布作疑阵,这一计策为他的退敌增加了胜算。
刘备:刘备在这一回中继续展现出他的仁德和用人之道。
赵云拼死将阿斗救回,刘备却将阿斗摔在地上,说 “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这一行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表现出他对部下的重视,进一步赢得了将士们的忠心。
此外,刘备在逃亡过程中,虽然形势危急,但仍能保持冷静,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最终得以脱险。
曹操:曹操的多疑性格在本回中再次体现。
他看到张飞独自一人守在桥上,便怀疑有埋伏,不敢轻易进攻。
当听到张飞的大喝后,又想起关羽对张飞的评价,心中更加畏惧。
但曹操也并非胆小之人,在回过神来后,他能迅速判断出张飞拆桥的意图,下令追击,显示出他作为军事家的果断和智慧。
文学手法:
对比衬托:本回通过赵云和张飞的对比,突出了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战斗方式。
赵云是通过七进七出的血战来展现他的英勇,而张飞则是通过一声大喝来退敌,一实一虚,相得益彰。
同时,张飞的勇猛也衬托出了曹操的多疑和谨慎,以及刘备的仁德和用人之道。
情节起伏: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紧张和刺激。
从赵云救主的惊险,到张飞守桥的悬念,再到张飞大喝退曹的高潮。
以及曹操回军追杀和关羽救主的转折,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让读者的情绪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细节描写:作者在描写人物和场景时,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例如,对张飞的外貌、神态和语言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的勇猛和霸气;
对曹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描写,细腻地刻画了他的多疑和果断。
历史意义与影响:
文化传承:“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典故,被广泛传颂和演绎。
张飞的勇猛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代表之一。
这一回的故事也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军事智慧的体现:张飞在长坂桥的退敌之计,虽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也体现了他的军事智慧。
他利用疑兵之计和自已的威名,成功地吓退了曹军,为刘备的逃亡争取了时间。
这一情节也反映了在战争中,心理战和战术的巧妙运用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后世的军事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