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二十回名为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以下是对这一回的分析:
1.情节发展:
许田打围:曹操消灭吕布、占领徐州后,势力进一步壮大。
他与刘备一同回到许都,此时曹操的野心逐渐暴露。
为了试探朝廷众人对自已的态度,曹操策划了许田打围。
在围猎过程中,曹操故意表现得极为僭越:
他的马头与天子的只差一点,并且使用天子的宝弓射中鹿后,挡在天子面前接受众人的欢呼,这种行为是对皇权的公然挑衅。
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曹操的狂妄和野心,也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董承受诏:天子刘协回宫后,对曹操的行径感到愤怒和恐惧,于是向国丈伏完哭诉。
伏完推荐国舅董承,刘协便写了密诏封于玉带内赐给董承,让他召集忠臣义士铲除曹操。
董承回家拆开腰带得到诏书后,开始寻思救国之策。
之后他与好友王子服商议,并联络了吴子兰、种辑、吴硕等人。
这一部分情节引出了 “衣带诏” 事件,为后续反曹势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腾入局:西凉太守马腾前来拜访董承,他对曹操在许田打围时的行为也极为不满,认为曹操是国贼。
马腾表示愿意统西凉兵为董承的反曹行动做外应,董承便请马腾与其他义士相见,众人立下义状,共同谋划诛灭曹操。
马腾的加入使得反曹势力更加壮大,也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紧张感。
2.人物塑造:
曹操:这一回中曹操的形象更加鲜明。
他通过许田打围这一事件,充分展现出了自已的狂妄、野心和对皇权的蔑视。
曹操的行为引起了朝中忠臣的不满,也让读者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他与汉室之间的矛盾。
同时,曹操的多疑和谨慎也有所体现,他对朝中大臣的态度始终保持警惕,担心有人会对他不利。
刘备:刘备在这一回中继续展现出他的韬光养晦和隐忍。
在许田打围时,关羽看到曹操的僭越行为想要斩杀曹操,但刘备怕伤到天子将其拦下,体现了他的顾全大局和谨慎。
此外,刘备深知自已身处曹操的势力范围,必须隐藏自已的野心和抱负,所以他每天在家种菜,以迷惑曹操。
但他内心仍然坚定地想要匡扶汉室,当董承找到他时,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曹的阵营。
董承:董承作为国舅,是汉室忠臣的代表。
他对曹操的专权感到愤怒,毅然接受了天子的衣带诏,肩负起了铲除曹操的重任。
董承表现出了忠诚和勇敢,但他在行事过程中也显得有些犹豫和谨慎,担心事情败露。
关羽:关羽的忠义和勇猛在这一回中再次得到体现。
他对曹操的僭越行为极为愤怒,想要当场斩杀曹操,以维护汉室的尊严。
这一行为展现了关羽的忠诚和正直,也为他后来的千里走单骑等情节埋下了伏笔。
3.主题内涵:
权力斗争:本回围绕着曹操与汉室之间的权力斗争展开,曹操势力的壮大对汉室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汉室忠臣们则试图反抗曹操的专权。
这种权力斗争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主题之一,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和复杂。
忠义与奸佞:通过对曹操、刘备、董承、关羽等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忠义与奸佞的鲜明对比。
曹操的僭越和专权代表着奸佞,而刘备、董承、关羽等人的忠诚和反抗则代表着忠义。
这一主题贯穿了整部《三国演义》,强调了忠义的重要性和奸佞的可恶。
政治阴谋:本回中充满了政治阴谋和算计,曹操的许田打围是一种试探,董承的受诏和联络义士则是一场秘密的反曹行动。
这些政治阴谋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也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智慧和谋略的较量。
4.文学手法:
情节紧凑:本回的情节紧凑,环环相扣。
从许田打围到董承受诏,再到马腾入局,故事的发展迅速而紧张,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
每个情节之间的过渡自然,使整个故事一气呵成。
人物刻画细腻: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曹操在许田打围时的得意和狂妄,刘备的隐忍和谨慎,关羽的愤怒和忠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比手法:本回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曹操的奸佞与刘备等人的忠义进行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主题内涵。
同时,也通过许田打围时曹操的嚣张和众人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