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魂入世之1973
残魂入世之1973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残魂入世之1973 > 第16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16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加入书架
书名:
残魂入世之1973
作者:
河西的风
本章字数:
5932
更新时间:
2024-11-18

永航和师姐武毓秀第二日随三师父吕应知到蟠桃宫养生观取了笔砚墨,蟠桃宫位于东城区东便门内,离廊坊二条到也不远,殿里供着的道长不知是太上老君还是哪位,三师父说他是祖师爷吕洞宾,那就吕洞宾好了,三师父还说他是吕洞宾仙师32代孙,不知是真是假。

永航没有拿纸,三师父那儿的都是上好宣纸,用来练习画圈圈实在浪费。墨是长方条的徽墨,让永航练习时先用普通墨。砚是歙砚,三师父说是北宋物件,给的有点心疼,叫他使用完后一定要藏好,免得让有心人惦记。给自已好徒儿不能小气,被那两个家伙笑话就真成笑话了,笔是狼毫笔,三师父给了3只。

三师父很有耐心,教永航如何磨墨。说:“用墨讲究随磨随用,用水量不要过高,水要清澈,浓度要适中。磨墨要掌握力道不可过轻,不可过重,磨墨速度不可太急,不可太缓,研磨完,须将墨放在盒子内置于阴凉干燥处。”怪不得有了“红袖添香伴读书“的说法,读什么书,分明是让小姑娘来帮着磨墨的。应该改成“红袖添香伴磨墨”才对嘛。讲完磨墨,再讲如何握笔,如何用笔,如何用力,先从楷书横、竖、撇、捺开始、常用字每天1-2个,静心勤加练习,看你天分如何,天分够,毅力足,则另当别论。吕应知讲的仔细,演示的清楚。

今天是星期天,毓秀师姐很高兴到小师弟家来玩,小师弟家女孩子她最大,文哥哥和小强子也不会欺负她,特别是文奶奶会折纸玩具,会做竹蜻蜓,会用细条的竹子编成蚂蚱。留下师姐在家和大家玩,永航将文魁哥的胡同和同学的记录重新整理,妈妈和晓晓在学校没回来,时机刚刚好。文魁哥现在可是对永航佩服的不得了,每个月说给2元就是2元,零花钱是杠杠的,每个月想存还能存下1元,美的很。

李海波最近又让东旺村和几个国营工厂签了合同,虽然每个厂的供蛋量每天才几百,但合起来量就可观了。现在每个月都有300多的收入。李海波也看清了,粮票可以买到,布票也可以买到,工业券也可以买到。可有了钱也只能闷着,在外人看来李海波还是那个腿有点跛,穿着半新衣服,踩着三轮车的瘸子。李海波想着,或许只有像武大爷那样的能人不在乎吧,这两个月给武大爷送去的钱就有6800,这还只是现在已有的合同,随着以后合同的增加还会更多。李海波是真的不知道那么多的钱怎么个用。或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担心会有人查出这些钱的去向,你就多想了,除非是当场抓获,多方对质,其它,想都不要想。钱一到了村上,村上的会计就会把它抹的得干干净净,找不到一点痕迹。像朱方村农户每户多的养30多只鸡,少的现在也有20只左右,一只鸡差不多两天一个蛋,一个月每户也就多个20多块,一年300多,平均到每个人身上还真没几个钱。就这样都让村民感激不已。

李海波在这燕京怎么的都被人看不起,卑贱的如蝼蚁,他想过,不是因为他是个瘸子,而是因为他没有工作,前门胡同的路民生也是瘸子,他就是因为有工作,趾高气扬的。可他妈的我也不是天生的瘸子,我也是内蒙插队时“工伤”的好不好,只是没有把腿接好,才变成了瘸子。就因为这样,家里花钱走门路给找了个废品站收废品的工作,就这样的工作等他回来落户后还是被人抢走了。李海波现在很喜欢跑农村,朱方村也好,北旺村,门头沟也罢,李海波在农村他觉得他受到大家的尊敬,是的,是尊敬,他觉得他有了尊严。有时候,李海波会偷个懒好好的睡个一整天,他的朋友会把一切办好包括武大爷要的瓶瓶罐罐,字画,玉石,老旧的家具,桌椅。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李海波为他们带来了利益。李海波觉得武大爷就是他的贵人,是武大爷让他活的有了尊严。

永航回到学校,妈妈找了教研室旁边的一个空房间,给永航练习书法,不,还有练习画圈圈。妈妈是个识货的,看看那精美圆润点点金星的古砚台,配上黑色徽墨。好东西啊。妈妈也感叹,永航又有了两师父。时过不久妈妈就拜谢了永航的三位师父。

永航让妈妈找来了俞丽娜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片,这是1959年由上海的几位年轻的音乐家创作完成,并与同年5月27日首演便大获成功的乐曲,早已经风靡全国,那千回百转,情真真,意切切,如泣如诉,如梦如烟,丝丝入扣让人如痴如醉的乐章,征服了一代年轻人的心。

永航和妈妈去看望了她的领导,那位楚燕潮教授,楚教授就是那晚独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身影,个子高大,40多岁,头发竟然斑白。妈妈说楚教授一生只爱一个人,是她十分敬重的人。说明来意,楚教授显然不悦,一改往日的和蔼可亲,便婉拒了。

舒缓动听的音乐通过留声机徐徐展开,永航收拢自已的思绪,依然是熟悉的乐曲,动听的旋律。永航告诉师父在学校开学的那个晚上,那种微风拂面,就若身在其中,万籁俱寂,皎皎玄月,白塔倒影,又闻虫叫蛙鸣,婆娑树木摇曳,鱼儿跳跃,薄薄轻雾,蝴蝶起舞的空灵感觉。可现在再怎么也找不到那种空灵的感觉了。当时那种空灵就是在这首曲子中进入的。

三个师父皆愕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师父没有感觉。三师父则说;“不要执着与外物,那样只会扰乱你的心神。心境与自然融合,自然的亲近自然。如书法,手执大狼毫书写惯了,用小狼毫难道就不会书写了。不管是大狼毫也好,小狼毫也罢都只是外物。心若想书,是笔皆可写,心若不想书,手执金笔又如何。放下小提琴,小提琴已经影响到你的心境了。心中没有了小提琴,周围都是小提琴。”

永航听进去了,没有小提琴,那就大提琴,这东西不好找,找到了也没几个人会,二胡,拉出来的曲子太悲伤,笛子,箫,可以有,且携带方便。钢琴,那家伙太大,不过妈妈学校艺术教研室有,没事有空都可以让教研室老师客串的教教,大不了买一台旧的。自已玩乐器,自已玩音乐。

澹台师父一点都不靠谱,给永航上了一次课就飘然南下了。走的时候,交给永航一本小册子,要永航好好研读,用心琢磨。永航翻开首页,是字迹刚劲飘逸的手抄:

“观嗅切,知五行,调阴阳,固本原,则天下无不医,无不可医者。”这是总纲。

“观者,行,神,步,态。发,额,耳,声。眼,眉,睑、睛。面色,左右……”且做了详细说明,行,看人行走者的轻重,缓急,左倾,右斜......

也就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唯独没有问。说是患者如果自已都知道哪里有病,还来求医干嘛,直接买药即可,问了反而扰乱视听,影响判诊。说实际上95%以上的患者都是通过观,嗅就可确诊,切是通过触摸,按压,切脉来确认前面的诊断的补充,而切脉是诊治的最后手段。言;“切脉分阴阳,脏腑亏盈,脉络循环,宇宙之机无穷尽也。”

大师父看了说道;

“你澹台师父还真没说错,他医道这世上还真没几个比他更高的了,反正我是没见过,我这条命如果不是你澹台师父早就没了。说天下无不医,无不可医者也没说错。小子好好学。”吕应知也点头称是。

这老道师父如今多与大师父研究古玩,吵吵闹闹,家里的桌子椅子是换了一茬,还真不知道大师父对桌椅年代,木材材料,质地,修理认知如此之深,什么檀香木,黄花梨,紫檀,铁力木,师父说家里都有。两人互相学习,相互印证,倒也不亦乐乎。师父高兴就好,反正时不时的李海波就会送来一批,虽然每次也就一件二件入得了眼的,但是淘金的感觉真好。两人现在是一人一个紫砂壶,以前的高末也在澹台师父来过后换成了名品普洱,碧螺春。

澹台师父原名澹台忠,字静明,号无忧。在燕京长居于潭柘寺。故人多称他静明大师,无忧和尚。也只有大师父称他澹和尚。永航问其他,两师父皆怒,言:“小屁孩,大人之事,莫问,莫管,莫言。”好奇心害死猫,永航自此不再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