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看水浒传
粗看水浒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粗看水浒传 > 第25章 潘金莲毒害武大郎

第25章 潘金莲毒害武大郎

加入书架
书名:
粗看水浒传
作者:
吹牛小都督
本章字数:
3770
更新时间:
2024-11-18

《水浒传》第 25 回名为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以下是对这一回的分析:

情节发展:

设计捉奸与反制:郓哥之前因被王婆阻拦卖梨给西门庆,心中不忿,将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奸情告知武大郎后,与武大郎定下捉奸计策。

然而,他们的捉奸行动并不顺利。

武大郎身材矮小,武力值低,西门庆却孔武有力。

当武大郎前去捉奸时,西门庆在惊慌之下躲进床底,但潘金莲却拦住门,还骂西门庆没用。

西门庆经潘金莲撺掇,打开房门一脚踢中武大郎心窝,武大郎因此受伤卧床。这一情节将矛盾进一步激化,也为后续武大郎之死埋下伏笔。

毒害武大郎:武大郎被打卧床后,气不过,要挟潘金莲,让她把自已的伤养好,马上离开西门庆,否则等他弟弟武松回来,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西门庆和潘金莲一听慌了神,王婆便出主意,让他们用砒霜混进心疼药中把武大郎毒死。

潘金莲起初有些犹豫,但此时她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终还是听从了王婆的建议,与西门庆一起毒害了武大郎。

这一情节将故事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也充分展现了潘金莲、西门庆的狠毒以及王婆的阴险狡诈。

何九叔的为难:武大郎死后,西门庆心怀鬼胎,宴请将要鉴定尸体的团头何九叔。

何九叔怀疑西门庆干了亏心事,到了停尸之处看见潘金莲的妖艳模样,心知她与西门庆有勾结,可能是亲手毒害了武大郎。

但何九叔深知西门庆有钱有势,自已惹不起,同时又担心武松回来后会追究此事,自已难以交代。

看到武大郎尸首后的异常表现,如 “指甲青,唇口紫,面皮黄,眼无光”,更加证实了他的猜测。

何九叔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该如何处理此事。

人物塑造:

潘金莲:这一回中,潘金莲的形象更加立体。

她从最初的与西门庆通奸,到后来在王婆的教唆下毒害亲夫,一步步走向了罪恶的深渊。

她的行为既表现出了她对欲望的追求和对道德伦理的漠视,也体现出了她的软弱和易受他人影响。

她在毒害武大郎的过程中,虽然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从王婆的建议,这显示出她已经被欲望和恐惧所支配,丧失了基本的人性。

西门庆:西门庆是一个典型的恶霸形象,他好色、贪婪、残忍。

在与潘金莲的奸情被武大郎发现后,他不仅没有悔改之意,反而将武大郎打伤。

为了能够与潘金莲长期厮混,他又听从王婆的建议,毒害了武大郎。

他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的恶势力和对生命的漠视,也为他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王婆:王婆是本回中最为阴险狡诈的人物。

她贪图西门庆的钱财,不惜充当潘金莲和西门庆的牵线人,策划了捉奸、毒害武大郎等一系列事件。

她的手段极其毒辣,对人命毫不关心,完全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恶妇形象。

她的存在,不仅是潘金莲和西门庆罪恶行为的推动者,也是当时社会黑暗面的一个缩影。

何九叔:何九叔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人物。

他有着一定的职业操守和正义感,能够看出武大郎之死的蹊跷。

但他同时也畏惧西门庆的权势,不敢轻易揭露真相。

他的犹豫和为难,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通人在面对恶势力时的无奈和恐惧。

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偷取武大郎的尸骨,为日后武松的复仇留下了证据,这也显示出他内心的良知尚未完全泯灭。

主题体现:

道德沦丧:这一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

潘金莲与西门庆的通奸行为,以及他们毒害武大郎的举动,都是对道德伦理的严重践踏。

而王婆的助纣为虐,更是让这种道德沦丧的现象达到了极致。

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对欲望的追求和对道德的忽视,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规范的缺失。

官商勾结与百姓的无奈:西门庆有钱有势,能够买通官府,让县令对他的罪行视而不见。

而何九叔等普通百姓,在面对恶势力和官府的勾结时,只能选择明哲保身,不敢轻易反抗。

这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官商勾结的黑暗现实,以及百姓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无奈和痛苦。

复仇的主题:武大郎的死,为武松的复仇埋下了伏笔。

武松作为一个正义的英雄人物,他必然会为哥哥报仇雪恨。

这一回中,通过对武大郎之死的描写,为后续武松的复仇情节做了铺垫,也进一步突出了《水浒传》中复仇的主题。

艺术手法:

细节描写生动:作者对武大郎被毒害后的尸体描写细致入微。

如 “指甲青,唇口紫,面皮黄,眼无光”,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武大郎的死状凄惨,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情节跌宕起伏:本回情节紧凑,一波三折。

从捉奸到武大郎被打,再到毒害武大郎,以及何九叔的为难,每一个情节都充满了悬念和转折,让读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和关注。

这种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人物对比鲜明:通过对潘金莲、西门庆、王婆等恶人的描写,与何九叔等普通人的对比,突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

这种对比手法,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加深了读者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