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看水浒传
粗看水浒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粗看水浒传 > 第26章 武松为兄复仇

第26章 武松为兄复仇

加入书架
书名:
粗看水浒传
作者:
吹牛小都督
本章字数:
3044
更新时间:
2024-11-18

《水浒传》第 26 回名为 “偷骨殖何九叔送丧 供人头武二郎设祭”,以下是对这一回的分析:

情节发展:

何九叔的应对:何九叔之前就对武大郎的死因有所怀疑,他看到武大郎的尸首后,更是确定其中有蹊跷。

他收下了西门庆送来的银两,但也偷偷取走了武大郎的骨头,并写下了出事的日期和送丧人名单等信息,以备武松回来后查验。

何九叔的行为展现了他的精明和谨慎,他既不想得罪西门庆,又不想被武松误会,所以采取了这种两面都不得罪的做法。

武松归来:武松从外地当差回来,发现哥哥已死,潘金莲说是武大郎心痛病犯了而死,但武松并不相信。

他先是向潘金莲询问,潘金莲死活不招认。

于是武松又找到何九叔,何九叔在武松的威逼下,道出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这一情节进一步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让武松对哥哥的死因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武松的复仇:武松掌握了证据后,先将潘金莲和王婆告到县衙,但知县的心腹之人早已收受了西门庆的好处,以无证据为由草草结案。

武松无奈之下,决定自已动手报仇。他把街坊四邻都召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杀死了潘金莲,取下人头。

随后又将西门庆杀死于狮子桥下酒楼门口,并拿两人的人头,祭祀武大郎。

武松的复仇行为既体现了他的兄弟情深,也反映了他的刚烈和果敢。

人物塑造:

武松:这一回中武松的形象更加鲜明。

他面对哥哥的死,表现出了极度的悲痛和愤怒,但他并没有被情绪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地寻找证据,试图通过法律途径为哥哥报仇。

当法律无法为他伸张正义时,他果断地采取了私刑,展现出了他的勇敢和果断。

同时,他在复仇过程中,还注重让街坊四邻为他作证,这也体现了他的理智和精明。

何九叔:何九叔是一个典型的市井小民形象,他胆小怕事,又贪图小利。

他知道西门庆的势力,不敢轻易得罪,所以收下了西门庆的银两。

但他也知道武松的厉害,担心武松回来后会找他麻烦,所以又偷取了武大郎的骨头作为证据。

他的行为既表现出了他的狡猾,也反映了他在恶势力面前的无奈和自保心理。

潘金莲和西门庆:潘金莲和西门庆在这一回中依然是恶人的形象。

他们以为武大郎死后就可以高枕无忧,每日在楼上任意取乐,丝毫不顾及外人口舌。

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了他们的无耻和残忍,也为他们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主题体现: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这一回中,武松代表的是正义的一方,他为了给哥哥报仇,不惜与恶势力作斗争。

而潘金莲、西门庆和那些收受好处的官府人员则代表了邪恶的一方,他们为了自已的利益,不择手段,草菅人命。

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武松成功地为哥哥报了仇,但他也因此付出了代价,被刺配孟州。

这一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也表达了人们对正义的渴望和追求。

官商勾结的腐败:知县的心腹之人收受了西门庆的好处,就不顾事实真相,草率结案,这充分体现了当时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

这种腐败不仅让无辜的人得不到公正的审判,也让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武松的遭遇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在面对这种腐败现象时的无奈和无助。

艺术手法:

情节的紧张与悬疑:整回书的情节紧张刺激,充满了悬疑色彩。

从武松对哥哥死因的怀疑,到何九叔的隐瞒和坦白,再到武松的复仇,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让读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这种紧张的情节设置,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细节描写的生动:作者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细节描写非常生动,如武松在询问潘金莲和何九叔时的表情和语气。

何九叔在面对武松时的恐惧和无奈,都描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通过对武松和何九叔的对比,突出了两人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方式。

武松勇敢果断,敢于为正义而战;

何九叔则胆小怕事,为了自保而左右逢源。

这种对比手法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深化了主题,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善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