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服诛
说罢,刘华和刘中“咕咚”两口,两只酒杯便见了底。
酒刚下肚,刹那间两人面色徒然变得惨白,双手捂着肚子满腹狐疑地望向坐在一旁的乞丐。
此刻,乞丐那张丑陋的脸上已挂满奸笑,瞥眼瞧了瞧无力瘫坐在石椅上的两人,朗声大笑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何况我还是个局外人呢!哈哈哈……”
“咚,咚”随着两声沉闷的声响,刘家大院又一次笼罩在恐怖之中。
“啪!啪!啪!”乞丐身后传来了拍手之声。
乞丐心中一惊,转身却见李陶和华菁菁牵手而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切都在你的算计当中,没想到你这叫花子还有这等奇谋!”李陶朗朗说道。
乞丐默然不语。
“既然事已败露,你还不服诛吗?”
乞丐狞笑道:“事主刘老爷都认栽了,你们两个小毛孩子算是哪根葱,居然在这里指手画脚?”
“谁说刘老爷认栽了,你且看看你身后是谁?”李陶笑道。
乞丐扭头看去,他的身后不是刘桂是谁。
刘桂嘴唇颤抖着:“你也太心狠了,为了我这份家业竟然害了我三个儿子的性命,你你你……”
乞丐施然笑道:“刘老爷,你可不能瞎说,刘家的房契、田契都是你自愿给我的,这白纸黑字都是有你的签名画押的,就算打官司你也是必输无疑!”
“简直是一派胡言,据大唐律你所犯下的的是诈伪之罪,且又害了数条性命,若打起官司,你是必死无疑!”乞丐身后又传来一个声音。
“你是何人?”乞丐疑惑道。
“我乃同安县令赵宏范!”
乞丐转向李陶一脸怨毒道:“没想到我丐阎王纵横江湖几十年,百密一疏竟然栽在你一个小孩子手里了!今天我认栽了,我要想走你们谁也拦不住我!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我记住你了,我会让你生不如死的!后会有期!”
说罢,在众人的目光中,乞丐犹如一只鸿雁飞身而去。
“啊?是你,黑……”
众人恍惚间,一个身影一掠而过,乞丐像一只麻袋重重地摔回了原地,口鼻出血已是气绝身亡!
……
李陶和裴岳回到家中,已是十日以后了!元氏原以为儿子三日便能回来,谁知居然去了这么久,若不是知道裴岳跟在儿子身边,她早就寻了去了。
“陶儿,你这一去可让阿娘担心死了,没想到你竟会遇到这些波折,幸好没出什么事!”元氏听了李陶的述说,不禁感慨道。
说到这里,元氏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九郎这些天日日总要来个三两回,问你回来了没有!看似有什么紧要的事情!”
“他能有什么的事情?一定是一个人寂寞得慌,想找我说说话。”李陶嘴上虽然这么说,可自己的兄弟时时惦记着自己,还是让他觉得心中暧暧的。
说曹操到曹操便到,说话间,范长风已经来到了李陶家中。
范长风见了李陶大喜过望,转身对元氏说道:“李夫人,我和陶儿出去玩会,可好?”
元氏自然知道他们二人最是要好,这些日子未见肯定有话要说,也不阻拦,只是叮咛道:“去吧,九郎!记得和陶儿一起来吃饭!”
范长风答应一声便拉着李陶跑了。
“阿陶,你到哪里去了?这些日子都不见你!我问询李夫人,她也不告诉我,只说你是走亲戚了!”到了没人处,范长风这才对李陶抱怨道。
“九郎,真对不起呀!我确是走亲戚了,走得急,没顾上和你说,你可莫生我的气呀!”李陶知道自己做得不对,赶忙向范长风解释道。
“看在你诚心陪不是的份上,我便不追究于你了!不过,阿陶,我遇到难事了,此事因你而起,你必须想加办法给我解决!”范长风愁眉苦脸道。
“何事让你如此发愁?”李陶不由奇怪道。
“你可还记得那个‘聂神算’?”
“自然记得,我们还从他那里赢了两千贯钱呢!”
“你不知道,你不在的这些日了,我快被他纠缠死了!”范长风一脸苦相。
“莫不是他因为输了两千贯耿耿于怀,来找你的麻烦了?”李陶皱着眉头道。
“非也,不是来找麻烦,可比找麻烦还让我头痛!”
“这是为何!”
“也不知这‘聂神算’犯了什么邪,这些天日日缠着我,非要拜师不可!”
李陶一听不由哑然笑道:“那你收了这徒弟不就结了,至于这么烦恼吗?”
范长风白了他一眼:“你说得轻巧,我这心算都是你教的,你不同意我怎能教与他人?”
李陶不以为然道:“这‘聂神算’也算是个奇人,我同意了,你就教于他吧!不过,可要叮咛他替你保密!”
“现在晚了!”范长风一本正经道。
“晚了?是何意思!”李陶一头雾水。
“我已经告诉‘聂神算’了,我这本领都是李陶你教给我的!现在‘聂神算’不再拜我为师了,而是天天缠着我让我带他来见你!”
李陶顿时气结:“你你你……有你这样的兄弟吗?自己应付不来竟然出卖我……你……”
范长风赶忙作揖恳求道:“阿陶!我也不是故意的,只是被他纠缠得不胜其烦无意说出口的,你可千万莫怪我!再说了,处理这样的事情你比我强,你就出面帮帮我吧!”
见范长风如此,李陶也不好再说什么,他思虑片刻点头道:“也罢!下次他若是再来,你引他来见我便是!”
……
自从同安回来之后,华菁菁一反常态,彻底改变了对李陶的印象,对李陶关心呵护有加。偶尔,连华文轩都瞧不过眼了,时不时会嘀咕报怨妹妹几句。
可华菁菁却义正辞严:“爹爹让你与阿陶多学学,你不仅不学还在这里嚼舌头,小心我告诉爹爹去!”
每每这时,华文轩只有求饶告罪的份了。
当然,华菁菁的这种变化,有几个人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