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吨位的对手不好打。
几个皇子自幼习武,说不上特别高强,至少没自信一定能打得过番邦的巴图鲁。
皇帝扫视一眼自己的几个儿子,只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忠王勉强可以一战。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打不过顶多丢点面子,被打死了就直接丢了个儿子。
好在这会儿有个懂事的主动站出来了。
大皇子一派的兵部侍郎之子,听说是武学奇才,全京城没几个打得过他。
皇帝嘴角的笑意真切了几分,吩咐底下人开始设擂台。
那巴图鲁身子虽然看着笨重,实际在擂台中游走起来竟然跟正常体型的男子一般灵活。
金芽目不转睛盯着看。
那兵部侍郎的儿子身手确实很好,但是开始之前说好要和气交流,点到为止,所以双方都没有用兵器。
单纯力气比拼不过,用巧劲儿四两拨千斤效果也有限。
加上场地狭窄,赤手空拳,坚持两炷香之后,他还是败下阵来。
皇帝有些不高兴。
碧娜公主这会儿春风得意,不过还是照顾皇帝面子给了个台阶下。
“雍国的勇士确实厉害,我们国家没有人能在巴图鲁手下撑过十招,要是这位勇士用了兵器,巴图鲁不一定打得过。”
从来没有被女人这么夸奖过,兵部侍郎他儿子下场之后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
两相中和下,久违的败绩也没那么叫他难以接受了。
高手惜败下场,剩下的人就更谨慎了。
不过也有一个脑子不大好使的,忠王。
他想着那巴图鲁都被消耗了两炷香,这会儿上去胜算肯定比之前大一些。
平日里在父皇面前没什么表现机会,这次错过了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碰上。
皇帝等了几秒,没人站出来。
既然如此那也没办法,只能让自己的傻儿子出战。
然后不出意料,忠王败了。
被消耗过一轮的巴图鲁确实显露出一点疲态,但忠王跟人家差距太大,上去坚持得还没第一个久。
顶着父皇失望的眼神,忠王灰溜溜回到座位上。
周围冒出来一句嘲讽:“斗败的公鸡,丢人现眼。”
他怒瞪了出声的三皇子信王一眼,到底没敢在这会儿跟他斗嘴。
碧娜公主很善解人意,再给一次机会。
第三个勇士要是还打不过巴图鲁,那就没办法了,她可不是故意打脸,是雍国的勇士不争气。
皇帝脸上已经有点挂不住了。
“还有哪位爱卿觉得自己有一战之力,可以上来跟巴图鲁勇士切磋切磋。”
四下环顾,不少人直接低头,不敢跟皇帝对上眼。
罢了。
不过是一场比武,在其他地方找回面子也不是不行。
做好心理安慰,皇帝隐隐叹了口气:“公主,不——”
“皇上,臣愿意一试!”
金芽一身男装出现在大殿上。
早在二傻子忠王举手的时候金芽就偷偷溜出去换衣裳了。
万一打赢了,她就不上场。打输了,她就出来救场。
皇帝打量几眼,一眼能看出来是个女子出来应战,只是完全认不出来是哪家的闺秀。
包青云站出来解释:“启禀皇上,她就是工部刘郎中刘金芽。”
提到名字,皇帝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那个在研究高产粮食的刘金芽。
她还会武功?
既然敢在这种场合站出来,想必有几分本事。左右是个女人,输了也不算太丢脸。
思量一番,第三场金芽上。
碧娜公主也看得出来最后上场的是个女人,不过她没觉得有什么奇怪。在番邦,女勇士也不少。
唯一觉得不大妥当的地方是这个女勇士跟巴图鲁比起来实在是太瘦弱了。
感觉巴图鲁一拳头下去,她会被当场打死。
金芽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目光投在自己身上,面无表情走上台。
“请赐教!”
巴图鲁皱着眉头,不明白为什么雍国要派一个这么瘦弱的女人来跟他比试。
不过人已经上了擂台,自然要遵守比斗规则。
金芽见他站着不动,大概是无从下手,干脆自己先出手。
飞身上前一掌扣住巴图鲁的膝盖和脚腕儿,异能外化到身体表面和手臂,竟直接把巴图鲁拖倒了。
失重感传来,巴图鲁也瞬间明白过来这个女人不可以小看。
凭借自身强大的自重勉强稳住,没有被甩下台,翻身试图用身体碾压金芽,在压下去的前一秒,金芽放手闪开。
脱离桎梏,巴图鲁灵活地站起身。
论身法,金芽比他灵活地多,论力气,不挣扎的情况下金芽能直接举起他。
不过半柱香,巴图鲁败下阵来。
短暂的震惊过后,皇帝拍手叫好。
“不愧是我们雍国的勇士,打得漂亮!”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跟着皇帝一起鼓掌。
巴图鲁自从坐上第一勇士宝座后,第一次被人打败,还是个女人。
他深深弯下腰,向金芽鞠了一躬:“你很厉害,我会变得更强,以后还有机会再见面的话,我一定会打败你!”
金芽不卑不亢笑了笑。
“好,以后有机会的话。”
碧娜公主差点看呆。
“皇帝陛下,没想到雍国的女勇士这么厉害,我们番邦现在最厉害的女勇士都打不过巴图鲁!”
迟来的恭维叫皇帝身心都非常愉悦。
“刘郎中,想不到你有这般本事,还能耐得住性子在工部研究粮食种子,虽然是女子之身,但本事胜过京城大半的儿郎。朕给你一个机会,你想要什么赏赐?”
金芽脑海中闪过好多个备选项,最终还是选择了最讨巧的回答。
“皇上,臣只愿能有更多有特长技能的学子来工部为国效力,农业关系国计民生,种子改良固然重要,但耕种机器、浇灌系统的改进能解放不少农耕人力,提高亩产不在话下。臣之所愿,不过天下农民都能靠双手填饱自己的肚子。”
她没有明说人才该怎么选拔,只委婉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祝愿。
“好!说得好!”这话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每年科举考试选出来的多是些学经读史的儒生,对农时农事一窍不知,就算进了工部也只能做文职。
后续要怎么处理,自然有人替皇帝考虑周全,呈上方案。
圣意都这么明显了,头一个拿出可行方案的,最少也能在皇帝面前刷一波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