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宋家婶子,你家这个绿油油的豆腐吗?”有人边吃边问,但是被旁边人捣了一肘子。
宋母和李双双瞧见了,李双双并不在意而是笑吟吟的开口回答道:“这位大哥,没啥子不好问的,这个是我娘家那边的小吃,叫做翡翠的豆腐,你瞧,它绿莹莹的跟翡翠差不多。”
被捣的男子,连连点头,的确如此,他之前去县里做短工,瞧见过1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戴过,戴在手上,好看极了。
另一个捣人的男子有点不好意思,但看见李双双毫不在意,还回答他们问的,于是也就厚着脸皮问了问。
“宋安媳妇,你这这个什么翡翠豆腐难做吗?”
“不难的,跟豆腐的做法差不多,其他我就不跟你说了,里面有我娘家的一些小秘方。”
“应该的,应该的,我也不是想打听这个秘方,就是这个翡翠豆腐吃起来很爽口,我家里老娘最近苦夏,吃不下饭。”
说话的是李家六郎,他们家人口多,光他这一辈男丁就有七个,但是当年他家逃荒的时候,他老子、娘,一个孩子都没丢,家里的几个丫头也没扔掉,全带着。
最后除了一个丫头,一个小子因为年纪太小,路上生病,没扛过过去以外,其余的六个小子和两个丫头,全活了下来。
虽然最后也在安平村定下来了,十多年过去了,李家老爹因为之前逃荒亏空的厉害,早两年走了,李家老娘还在。
李家几个孩子许是因为路上逃难的缘故,孩子们之间关系十分好,相互团结,是村里少有的和善之家。
李家老娘如今五十多了,现在基本也不做事了,主要就是含饴弄孙。
李六郎前几日去大哥家里看老娘,发现天气太热,老娘吃不下饭,李六郎知道是因为当年自家老娘落了病根,所以现在才这样。
这几日他们兄弟几个急得都上火了,连带着姐姐妹妹都回来好几趟了,但是没用。
刚巧今天来宋家帮忙,他原本也没打算说落个啥,宋父在世的时候,跟他家关系也不错,有时李家也会从宋父手里买些野物给李老娘补补身子,宋父人好,每次价格都给的公道,后来宋父走了,宋安也是如此,因此之前宋母去李家提出请求时 ,李家一下子就答应了。
“不知道,额,这怎么称呼?”
“宋安媳妇,要是不嫌弃,唤我一声李六哥就行,宋安那小子也是这样喊我的?”
“好嘞,李六哥,不知道伯母的身体情况如何,因为食物之间也是有一些禁忌的,伯母身子重要。”
李六郎原先就听说宋安媳妇是个大户人家的女儿,现在一瞧果不其然,瞧瞧人家讲话,听的人心里舒服的很。
李六郎简单的说了李老娘的情况,李双双听到李老娘目前没吃啥药就放心了,因为她不是大夫,所以也不太清楚不同的食物药材之间的禁忌。
李老娘没吃药,平素身子骨也还算不错,那吃一点也不算啥,更何况翡翠豆腐的营养价值还不错。
翡翠豆腐吃起来细腻嫩滑,香醇可口,夏季吃了可以清凉解毒,生津止渴,长期食用可活血通络,延年益寿,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华国的民间食用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
“没问题,伯母吃点没啥问题,而且这个夏日里吃最是好的,生津止渴,还很清凉,要是李六哥不嫌弃,今日忙完了,就去我家拿一点,今日我做的多。”
李六郎原先还担心自已的要求很无礼,毕竟谁家来帮忙还连吃带拿的,好个没脸没皮,要不是老娘好几日吃不下饭,又不肯去看大夫,他们也不会急成这样。
“哎,要不,李六哥等你们吃过饭,我家去取一些给李大娘送过去吧,也省得李六哥跑了。”
“不不不,这个哪里好意思,吃了又拿,哪里还要你去送。”李六郎不好意思的摆手。
宋母站在一边也劝道,就让李双双去送,宋母是知道李老娘的情况的,她是佩服这个女人的,那个时候多难啊,别说把孩子送人,有的更惨的地方,还有人易子而食。
当年她与晚娘一家护住三个孩子都是十分不易了,但是李老娘生生护住了八个孩子,虽然有两个生病熬不住了,但那也是无奈,大人有时都熬不住,更何况两个几岁的孩子。
李六郎被宋母和李双双劝了半天,最后自已也糊涂了,就答应了李双双。
吃过饭,宋母继续在地里跟其他人一起干,但宋母就是做一些零碎活,主要就是看着自家粮食,虽然帮忙的都是好人家,但是也不能松懈。
今天来帮忙的主要都是宋安一辈的,宋母这个年纪都要做奶奶了,而且除了宋家,还有很多其他人家也在收麦子,多的是妇人在帮忙。
所以即使宋家只有宋母在这看着也不会有人说闲话,但是李双双就不方便在这里久待,刚刚吃饭的时候,李双双也是在家里垫补一口来的。
打饭的时候都是宋母打,李双双主要就是帮宋母递碗,人言可畏,李双双惜命的很,所有有可能的萌芽都要扼杀。
李双双回去的时候就轻松多了,就是几个空碗筷。
一到家,李双双先给自已倒了一碗晾凉的金银花水,一连喝了好几碗,才拿了一个干净的盘子,走到井水边,把之前做好多出的翡翠豆腐拎出来。
翡翠豆腐这个必须要放在凉爽的地方,不然温度太高容易化掉。
李双双动手切了一大块,跟盘子一样大的一块,然后放进竹篮子里,又用纱布盖着,就准备出门了。
刚走到门口,李双双又想起之前摘得金银花还有一些,干脆又用小布袋子装了一袋子金银花干,也放在竹篮子里面。
然后锁好门,就往李家走,因为李双双之前没怎么在村里串过门子,除了隔壁王家,也是就去过周家。
李双双就在路上问了一些孩子和妇人,最后好不容易才找到李大郎家。
李家院子里,李老娘坐在板凳上看着几个孙儿,几个儿子家都有,临近夏收,大家都很忙,又怕孩子贪凉,一股脑往河里跑,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孩子溺水。
李老娘现在几个孩子也不许她做事,她在家里也是无聊的很,干脆就把看孩子的任务揽过来了。
大一点的孙辈,男孩负责拾柴、打猪草、送饭,女孩负责烧饭、洗衣服,小一点的没法做事,李老娘就看着他们在院子里玩。
李双双到的时候,李老娘正坐在院子里打盹,几个皮猴子在院子里不知道到在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