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双他们进展顺利的同时,宋母和张娘子就租地问题有了一些犹豫的地方。
起初也并未提及关于租地的事情,主要还是针对的收麦子这件事,没办法,临近六月,百姓大都看天吃饭。
就得趁着天气好的时候尽快把这麦子收回来,还得打,之后官府就会派人来收取人头税。
收完赋税,紧接着就是种水稻,总之一环扣一环,人都是忙的很。
没错,大雍现在基本只要不是很严寒的地区基本实现了一年两收,所以除了天灾人祸,百姓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原主纯属倒霉,家里是江南一块,正巧遇上几十年都不遇的洪水,最后便宜了李双双。
宋母原本计划先把收麦子的人定下来,再去磋商租地的事情,她与张娘子已经看好了几家,打算先探探口气,选的都是厚道人家。
毕竟能去租地种自然是家里青壮劳动力多的人家,但这对宋家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他们家现在人丁不旺,这万一组的人家起了什么心思,即使背靠周家也得吃些苦头。
所以,宋母心里是十分慎重,选来选去,才选取了几家在村里一向名望不错的人家。
可是还没等到宋母去探这几家的口风,就先有人问起这事儿,这原本也不是什么秘密,宋母也不打算瞒着,直接就摊开了说。
言明租地可以,但是田租必须一年一交,就以每年收成的四成就行,其余不多收。但是今年由于宋家已经把下一季的种子买回来了,所以这一季得把种子钱加上,因此这回得收五成的收成 ,除此之外税收两家对半。
其实算起来很是划算了,要知道去租那些大户的地,这税收不仅得租户缴纳,还得交五成出产给地主,除此之外还得替地主做活,总之苦的很,但也有人家里男娃子多,地少的去租,一家子辛苦个几年也能买几亩地。
此话一出,很多人家就在心里盘算了,怎么算都是划算的,也有着急的人率先开口:“那要不要替宋家做苦力。”
宋母摇了摇头,表示并不需要,只是希望大家能多关照一下他们孤儿寡母。
这下子,瞬间人群就像沸腾的热水一样,十分的吵闹,很多人都争相推荐自已。
有的人家的确是本分种地,但有的人家却是打着歪主意,只是被张娘子扫了一眼,就把头缩了回去。忘记了这宋家跟周家关系密切的很,暂时还惹不起。
一向爱热闹的王婆子自然早就瞧见了这地方的热闹,也是挤了过去,打算听听到底在说些什么。
宋家要把地租出去的事情,她也听说过,只是她一直没找到机会跟宋母搭话,有时候瞧着宋家人早出晚归的,总是被家里的事耽误,寻不到机会。
她还以为宋母要把地租出去的事情不=不了了之了,没想到还是要的啊,于是,王婆子仔细地跟旁边人打听这宋家打算收多少租金。
一旁看热闹的村民也知道王婆子嘴碎,今日要不跟她说一说,就怕她出去胡乱的说,最后咬到自已头上,于是就跟她重复了宋母的话。
张娘子则是觉得自家手帕交定的价格太低,远远低于其他家,容易引发一些矛盾。
宋母摇了摇头,表示这是她深思熟虑的,李双双已经打算经商,虽说只有产业达到一些规模才会被划定为商户,但是宋母也去打算提前准备。
李双双的设想,她不清楚后面会做到什么程度,但是她感觉应该也不会小,一旦李双双赚的多了,自然也会有眼红的人会来生事。
这周家虽说话语权在村里大一些,但是族亲确少,宋家的人就更少了,而且周家打算是做耕读之家的,要是遇到一些需要人多的事情,周家也没法。
但是宋母把地租出去,能来租地种的。自然是家里青壮劳动力多才行,她把价格优惠之后,也算跟这些人家交好,这样万一有点啥事,也能护一护他们。
当然这些话宋母也不便于跟张娘子讲,毕竟两家现在合伙做事,这话就像是不相信周家一样。
张娘子看着宋母也不花,反正她晓得自家手帕交心里有数。
王婆子虽说大字不识,但是她仔细在心里一盘算,划算的很啊,自家刚好儿孙多,光儿子就四个,底下孙子都有六个,更别提女儿,孙女了。
虽然家里地也有二十亩,但架不住人多啊,而且半大的小子比猪都能吃。
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得赶紧回家跟老头子讲,早点跟宋家定下来,这样日后孙子娶媳妇的的屋子啥的都能攒下。
王婆子也顾不得其他,转身就往家里跑,活像是后面有人撵的一样。
路上碰见之前经常一起嚼耳朵的老婆子也顾不得,火急火燎的往家里跑,让人摸不着头脑。
王婆子跑到家里的时候,把家里其他人吓了一跳。
王家老二性子冲,以为谁欺负他娘了,嘴里说着就要出门去找是谁干的。
王婆子这刚到家,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就忙着拉住自家二儿子。
儿女都是债啊。好不容易经过一阵人仰马翻,王家终于安定下来了。
王婆子喝过小儿媳端来的水之后,绘声绘色的讲起来她看到的画面,王家对于王婆子嘴皮的利索劲也是知晓的。
最后还是王老头拍板打断了王婆子的话,让她捡重点说,不过来除了王父,其他的儿子媳妇也是不敢的,更别提小一辈了。
“真的?老婆子,你没听错,该不会是遭人忽悠了吧?”王老头面带狐疑的看着王婆子。
不是他不相信自家老婆子的话,实在是她有的时候讲话讲的总遭人误会,他担心这回又是一样。
“哎呀,这事儿我还能瞎说,再说了这宋家就咱家隔壁,回头等宋安他娘回来了,问一下不就得了。”王婆子没好气的看着王老头。
被自家婆娘撅回来的王老头也不生气,反而是仔细地盘算起这笔买卖划不划的来。
王老头琢磨了一阵觉得对他家来说十分划算,他家别的不多就是儿子多,但是地少,下面的孙子也接连出生,现在瞧着都还有饭吃,等孙辈长起来,只怕家里真要勒紧裤腰带了。
王家其余的儿子媳妇都是,眼瞧着眼,谁也不敢搭话,偶有几句话也是关于其他的事,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马上就要发生一件大事。
果不其然,王家小儿子瞧见宋母和张娘子回来之后,立马回来跟自家爹娘将。
王老头还有王婆子也不耽搁,转身抬脚就往宋家走,显然已经是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