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将军府中,除了要应对那些兄弟姐妹之间纷繁复杂的纷争,温令宜还面临着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那便是与婆婆的相处。萧逸尘的母亲,萧老夫人,乃是出身名门世家的大家闺秀,一生都秉持着传统的大家风范,对礼仪规矩极为看重,行事做派无不遵循着严格的标准,府中的诸多事务,也都有着她自已既定的要求和规范,容不得丝毫马虎。
温令宜自嫁入将军府后,深知讨好婆婆、与婆婆处好关系的重要性,所以每日都会精心梳妆打扮,不敢有丝毫懈怠。她会早早起身,挑选一身简洁大方又不失端庄的衣裳,衣裳的颜色多是淡雅柔和的,既符合自已的身份,又能展现出温婉的气质。梳妆时,更是一丝不苟,将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挽成一个得体的发髻,仅插上几支样式简约却精致的发簪,点缀些许珠翠,力求给人一种清新素雅又知书达理的印象。
一切准备妥当后,她便会准时前往婆婆的住处请安,一路上,她都会在心中默默温习着各种礼数,提醒自已言行举止要得当。见到婆婆时,她会恭敬地行礼,先是微微屈膝,然后缓缓下蹲,动作轻盈而优雅,行的是标准的晚辈拜见长辈之礼,口中更是言辞恳切,满是尊敬与谦逊,轻声说道:“儿媳给母亲请安,母亲今日可好?”那声音柔和悦耳,让人听着便觉舒服。
请安之后,她还会关切地询问婆婆的身体状况,若是婆婆偶感风寒或是有些许不适,她便会赶忙差人去请府中的大夫,自已则守在一旁,悉心照料,又是熬煮汤药,又是准备清淡易消化的吃食,忙前忙后,毫无怨言。平日里,她也会变着花样地给婆婆准备一些养生的吃食或是精巧的小物件,希望能博得婆婆的欢心。她会亲自下厨,按照从古籍中寻得的养生食谱,制作一些滋补的糕点或是羹汤,那糕点的外形精致可爱,味道更是香甜软糯,入口即化;羹汤则是鲜香浓郁,营养丰富,每一口都饱含着她对婆婆的关心。
对于那些精巧的小物件,她也费了不少心思。有时会托人从江南带回绣着精美图案的手帕,手帕上的丝线细腻光滑,绣工精湛,图案或是寓意吉祥的花鸟,或是淡雅的山水,别具一番韵味;或是寻觅到造型别致的香囊,香囊内填充着各种名贵的香料,香气清幽淡雅,提神醒脑,且香囊的外皮用的是上好的绸缎,上面绣着的花纹与香料相得益彰,让人爱不释手。
然而,尽管温令宜已经如此用心,却总是难以达到婆婆的要求。萧老夫人觉得温令宜虽聪慧伶俐,模样也生得俊俏,可毕竟是礼部尚书家的庶女,在一些礼仪细节上,还是与自已心中所期望的那般完美有着些许差距。就拿用餐的礼仪来说,有一回,全家围坐在一起用膳,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众人正有说有笑地享用着美食,气氛原本还算融洽。
可就在这时,萧老夫人不经意间瞧见温令宜夹菜的动作,眉头微微一蹙。原来,温令宜在夹一道较远的菜肴时,身子稍稍前倾了些许,虽然动作很轻,也并未影响到旁人,可在萧老夫人眼中,这却不符合用餐时应有的端庄仪态。在她看来,女子用餐,应是举止优雅,即便要夹远处的菜,也需巧妙地使用公筷,或者示意身旁的丫鬟帮忙,绝不能有这般略显急切的举动。
饭后,萧老夫人便将温令宜叫到一旁,语气虽然还算温和,但言辞间却透着严肃,说道:“令宜啊,你如今已是将军府的儿媳,这一举一动可都代表着咱们府的脸面,日后在用餐之时,可得注意些仪态,莫要失了分寸。”温令宜听了,心中顿时一阵愧疚,赶忙低头应道:“儿媳记下了,日后定当注意,多谢母亲教诲。”
还有一回,府中举办家宴,邀请了诸多亲朋好友前来相聚。宴会上,众人或是欣赏歌舞,或是相互交谈,气氛热烈而欢快。温令宜陪着几位夫人聊天,聊到兴起处,一时没控制好音量,声音比平日里稍大了些,这一幕又被萧老夫人看在了眼里。待家宴结束后,萧老夫人便又将温令宜唤至跟前,说道:“你身为大家闺秀,言行举止当要时刻注意,这般大声喧哗,总归是有些不妥,让人瞧着失了体统。”温令宜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她知道自已又犯了错,心中满是懊恼,只能再次虚心认错,保证以后不会再犯。
面对婆婆这般严格的要求,温令宜虽心中委屈,可也明白婆婆是出于对家族名声的维护,以及对自已的期望,希望自已能成为一个真正符合将军府身份的完美儿媳。所以,她只能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改正,不断地规范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