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两个小男孩帮她们抬着篮子。
“海兴,我不白吃你们的麦子,明天下午我去盐水池捞海瓜子,我请你们吃海瓜子。”
海兴咬着一根狗尾巴草,黑瘦的脸棱角分明。
“海瓜子有什么好吃的,考试完了,我爹让我跟着他上船打鱼,以后我就天天打鱼了!”
“那你不上初中了?”
“我也不知道,我爹不想让我上了。”
“奥。”
彩华感到淡淡的忧伤,在这个村庄,小学毕业后很多同学就各奔东西了。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以后就会和海浪渔船相伴,成为一个打鱼的汉子。
“无论如何我明天下午要去捞海瓜子,你们想吃的话,晚上到我家,我一人给你们一碗。”
“行!”
她背着志华走了挺长的路,哼哧哼哧地真挺累。
三姐妹都渴得很,回到家先从铝铁壶里倒水喝。
没一会儿刘爱菊和孟华也回家了。
刘爱菊抱了抱志华,“志华,今天和二姐去挖野菜了?走路累不累?”
“不累,二姐背我!二姐领我们吃麦子了!”
“啊?吃麦子了?”
刘爱菊生气了,上前就给彩华后背一巴掌,把周彩华打了一个趔趄。
“你玩得越来越疯了,你领着妹妹们偷麦子了?”
周彩华委屈得掉眼泪,“你为什么打我?我们没偷,是别的小孩给我们吃的!”
刘爱菊不放心,警告她说:“我告诉你,不能偷东西,你要是偷东西,我饶不了你!”
刘爱菊和孟华是真老实,别人去上工,腰里会藏几粒麦穗藏玉米棒藏地瓜拿回家,她们两个从来没有。
按理说她们是对的,偷队里的东西当然不对。可是在孩子们都没有什么好吃的年代,她们这样的守规矩也真让人抓狂。
周彩华摸着口袋里的麦穗,本来这是给刘爱菊和孟华留的,现在她不想拿出来了,谁让刘爱菊打她的,她的后背现在还疼呢,还是她自已吃了吧。
刘爱菊开始做饭,孟华去洗衣服,彩华去挑水。
好几个人在放水处排队挑水,还有专门的自来水管理员在给水票盖章。
她一个桶接半桶水,两桶水算一桶,管理员给她做了个标记,算半担水。
总共挑了三趟,她才把水缸倒满。
今天的晚饭有凉拌野菜,有蒸鲅鱼头和鲅鱼尾巴,很丰盛。
玉米饼子贴在锅沿上,和蒸鲅鱼一锅出。
野菜里放了盐,可能有几滴酱油,再没有其他调料,倒是不难吃。
蒸鲅鱼很咸,一滴油味她也没尝出来,有点腥。
再咸再腥也是营养,她就着玉米饼子吃得香喷喷。
刘爱菊给志华夹一块鱼,去了鱼刺夹在饼子里吃。
刘爱菊不爱吃野菜,她宁愿干啃玉米饼子也不夹野菜,原来她也挑食呢。
彩华生气刘爱菊打她,刚才一直气鼓鼓的,现在又觉得刘爱菊挺可爱的。
其实刘爱菊才38岁,搁现代还是个大姐姐,可是在这里,她大女儿已经16岁了,她是四个闺女的母亲,生活的重担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了好几岁。
吃完饭,周彩华一拍脑袋,差点把正事忘了。
“妈,你要是赶集就帮我买四只鸡仔吧,我想养鸡!”
“养哪里?咱家只有这么大点地方,中间这儿地方要晒东西,等麦子下来,玉米下来不都得晒?你说哪儿还能建个鸡窝!”
“妈,我想到一个好主意,我要用棉槐条编一个鸡笼,平时把小鸡就放院子里,等院子里要晒东西的时候就把鸡笼放猪圈上。”
猪圈有一侧用树枝密密地搭了一个顶,上面还有一层厚厚的芦苇和海草,猪在里面就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如果院子拥挤的时候,鸡笼就可以放猪圈这边顶上。
周彩华示意淑华和她一起死磨硬缠,“妈,就让我们养吧,我们去挖野菜喂鸡,这样我们家也有鸡蛋吃了!”
“编多大的鸡笼?那么点地方能行吗?”
“妈,书上说有些地方就是把鸡养在笼子里呢!”
刘爱菊挺欣慰,彩华开始懂事了,知道挖野菜养鸡,不是像以前那样总是喜欢玩,淑华也长大了,她们两个养鸡应该没问题。
“行,我答应你们养鸡!但是我和你们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家的猪,你们得保证不能耽误喂猪!”
“那,没问题,大姐你和我们去砍棉槐条吧,我在河沟看到一大片。”
刘爱菊看天色已晚,已经六点多了,她陪着两个闺女一起去。
“今年新长的棉槐条还没长成,不够结实,我知道有个地方有几根去年落下的棉槐条,我领着你们去割!”
刘爱菊和孟华两个每天在外面上工,知道哪儿有几根去年的漏网之鱼。
她们从河沟转到地头,最后娘三个割了一大捆。
“棉槐条要泡水,沤软和了才好编筐,也结实!”
没想到编个筐子这么多学问,她还以为照葫芦画瓢就能编成一个鸡笼呢。
她们把棉槐条的叶子和花摘下来,回家可以喂猪。
然后把捆好的棉槐条扔到水塘里,用石头压住,过几天取出来就可以用了。
今天一天周彩华没去上学,明天虽然是星期六,可是七十年代星期六是不休息的,所以她明天必须上学了。
从她家到小学不到十分钟,很近。
他们小学是村办小学,学校是一个凹字形状的三合院。
一个年级一个班,全校一共五个班,一二年级一个老师,三四五年级两个老师。
她的同桌是个男生,叫周海涛。
海涛问她:“彩华,听说你掉井里了?”
“嗯。”
“彩华,你害不害怕?”
她正儿八经地回答:“害怕,很难受,我差点死了,所以海涛你以后离井口远一点!”
她妈来给她请假,燕妮也是她一个班的同学,所以大家都知道她掉井里了。
小孩们多好奇啊,纷纷来问她落水的经历,吵吵闹闹的,直到上课铃声响了才安静下来。
学校院子里有一棵大树,树枝上吊着一个大铁钟,铁钟上系着一根绳,上课下课都有一位老师拽几下绳,铁钟就响了。
这就是上下课的铃声。
上午他们上了一节数学一节语文,一节自习,一节自由活动课。
老师都是他们村的。
语文老师也是他们班主任,他戴着黑框眼镜,是一位挺威严的中年男老师。
他教三个年级语文。
数学老师是位短头发的三十来岁的女老师,她教三个年级的数学,兼任三四年级班主任。
她们今天学习了语文第十册的课文,祖国多么辽阔。
数学正在学分数的加减法。
两位老师普通话说的不好,数学老师甚至说的是当地方言,他们教学方法单一,没有什么有趣的教学语言和手段。
教室很破旧,地面坑坑洼洼,水泥桌子还要用小石头块垫平,黑板用的白花花了,写字不是那么清楚。
但是语文老师写字很好看,两位老师教课非常认真。
周彩华也认真的听课,认真的记笔记,做练习。
她是真心地尊敬这些老师和这所学校。
七十年代,每个村都有小学,每个孩子不出村就可以上学识字算数,这可挺令她震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