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董仲舒那套天人感应的说法便深入人心。
但凡有个水旱蝗灾,地震日食之类的天象灾害,总要在人身上找些对应,找些说辞。
秋雨连绵,水溢东都,又恰好发生在皇帝东巡驻跸期间。纯属巧合,但肯定不能简单归咎为巧合。
依照惯例,或许心里真有那么一丝忐忑,李世民下诏,让百官就水灾之事上书言事,尽量指出得失。
得自然是有的,比如朝廷救灾及时,从含嘉仓运粮食赈济,皇帝仁慈,将宫苑分给百姓居住云云。
然而这是一场灾害,按照天人感应理论,是为政有失引起的,那么重点便是指出失误。
失误在哪里?
整个大唐朝廷没有错啊,今年各项政策都十分得当,各部官员都兢兢业业,各司其职。唯一特别的便是皇帝巡幸东都,但这是满朝文武同意,并且赞同之事,百官怎么可能都犯错误呢?
朝廷没错,百官没错,所以错得只能是皇帝自己。
皇帝为天子,天降大雨,水患成灾,必定是天子有所失,导致上天降下惩罚。证据很明显,大雨袭击的是洛阳,是你李世民驻跸的地方。
往年洛阳怎么没有这样的连绵秋雨,没见洛水暴涨冲毁大量民居?你李世民一来就下个连绵不绝,致使洛水涨溢,连你自个住的洛阳宫都水淹损毁。
能和你李世民没关系?
长安怎么就没事?虽然也下了点雨,但压根没成灾害,那是因为你李世民不在关中……
总而言之,巧合既天意,就是这么凑巧,老天爷下大雨就是冲着你李世民来的,想不承认都不行。
所以,这是上天对天子过失的责罚,东都百姓是被皇帝陛下连累了。
天子过失在哪呢?
既然是下诏明确表示让官员极尽得失,百官便遵旨行事,一点也不矫揉造作,秉笔直书之人不在少数。
指出的过失也是五花八门,比如皇帝东巡过于靡费;吾皇疏于修身,德行不足云云。这些都是听话的明白人,奉旨办事,但不给皇帝陛下找麻烦,走个过场而已。
还有人上疏称,长孙皇后去世,中宫却无继任者,致使天地阴阳失调,秋阳不足,以至于阴雨连绵。
这般解释天气状况,足可见这位仁兄脑洞之大,不过千万不要嘲笑他奇葩,如此牵强附会自然是有目的的。
不出意外,此人肯定与宫中某嫔妃,主要是贵淑贤德四妃,或其家族有关联。意在造势提醒皇帝立继后,从而支持某妃入主中宫,可谓是煞费苦心。
李世民看到之后只是淡淡一笑,嫔妃和外戚们那点心思他都懂,只是会不会再有人入主中宫,会是谁……都不是他们说了算的。
真正让李世民心头一震的是另外一些奏疏,表面并不犀利,却暗藏刀锋,明里暗里都在指责他这个皇帝有过失。
从武德九年到如今的所有过失,其中包含些什么不言而喻,李世民看在眼里,重重将奏疏摔在御案之上。
怒火急速升腾,但在火山爆发之前,又冷静下来。高举的手掌缓缓落下,李世民突然笑了,也许这也是自己想要,也早就料到的结果。
不过这显然不是高潮,官员们纵然上书“直言”,言辞也很巧妙,都是有度的。民间一旦谣言四起,结果就全然不同了。
各种新奇的说辞都有,首先传开的是神话版本:传说当朝直臣魏征得上天旨意,处斩犯错的泾河龙王,龙王向皇帝陛下求助,请他在某日某时刻拖住魏征,从而救命。
结果陛下打了个盹,导致泾河龙王被斩杀。龙王的魂魄很生气,前来找陛下报仇,所以天降大雨,水淹东都。
神话故事喜闻乐见,老百姓纷纷信以为真,不由埋怨李二陛下,答应人家的请求怎么能忘记呢?看看,惹怒了龙王冤魂,现在天降大雨,害苦自己,也害苦老百姓了吧?
谢逸听到之后不由乐了,原来门神的传说最早是这个版本?泾河龙王没有去扰李世民的梦,而是直接降大雨也真是够猛的。
泾河龙王,竟然把雨下到洛阳来,黄河水君和洛水龙王能罢休吗?剧情变了,那么把秦叔宝和与尉迟恭找来,想必也无济于事……
……
神鬼志怪,传奇小说式的说辞,李世民一笑了之。但另外的流言就比较犀利了,有传言称这不是泾河龙王降雨,正是天降刑罚,是对李世民玄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退位的惩罚。
这可是李世民最为敏感,最忌讳的话题,好被人无情地翻了出来,大肆渲染,大加指责。
手足相残,对父不孝,这在讲究礼法和孝悌的古代,可是莫大的污点,大部分人难以苟同。流言四起,对李世民的影响可想而知。
明德宫里,李世民脸色铁青,这样的局面他早有预料,毕竟不是第一次了。从贞观初年,关中大旱蝗灾起,但凡有天灾人祸,这样的传言就会风起,早已见怪不怪。
但他还是会难受,还是会生气,十一年了,人言依旧可畏!
纵然当年玄武门自己确实有错,那也是逼不得已,为什么没有人理解自己,原谅自己呢?
为了这件事,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些年夙兴夜寐,操劳国事,为的就是做个明君,让天下天平,让百姓安居乐业。
为此他可以放下面子,与颉利可汗定下渭水之盟,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没用几年便一雪前耻,击败了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如今又威慑薛延陀,去岁击败了吐谷浑,使得大唐边疆安定,国威远扬。
对内则推行均田制,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努力使得政令清明,百姓有所依,有所养。李世民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但稍有风吹草动,那些旧事便又会被翻出来。
此时此刻,李世民隐约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如何优秀,功绩没人看在眼里,很容易被人忽略。
但玄武门之变将会成为自己永远的耻辱,无论如何都洗刷不掉。只要有需要,就会被人翻出来,作为攻击自己的武器,被阴谋者利用的武器。
李世民坚信百姓淳朴,他们不会这样妄议皇家内事,也没有这个胆量。但凡有流言出现,必定是有人在幕后操纵,意图不轨。
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要将自己推下龙椅,推翻李家江山吗?
奢望很美好,但朕要让你们知道现实很残酷,李世民拳头砸在御案上,心中恨恨。
究竟是什么人在散播流言,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他不想追查,也没实际意义。
其实根本不用查,也能推测出个大概,只要这些人安分了,大唐的天空会晴朗很多。
如果是以往,面对这样窘迫被动的局面,自己说不定要低头说几句软话,往太庙请罪,甚至更改年号,或下罪己诏。
但是这回,李世民下定决心,绝不退让。
除了心里不服气外,更重要的是有底气。因为今年,大唐多了个叫谢逸的淮阳县子,他献上了几样神奇作物,足以安黎民之心,让“魑魅魍魉”闭嘴!
李世民悠悠问道:“青雀的文会未能如期举行是吗?”
“回陛下,是的。”内侍奏报道:“因洛水涨溢,魏王殿下的魏王池被淹没,加之雨势甚大,文会便取消了。”
“你去告诉青雀,取消的文会还要办,朕来亲自主持。”
李世民声音洪亮,威势赫赫,吩咐道:”让他遍邀洛州,不…但凡身在河南道的官员,世家子弟,才俊士子皆可邀请,八月十五,就在这明德宫……”
“是,奴婢这就去向魏王殿下传旨……”
“还有。”李世民提笔在卷轴上笔走龙蛇写下几行字,吩咐道:“送去长安,让承乾以监国的名义下旨,让这些人依此指令外出公干,即刻启程。”
*
PS:周一,求收藏,求推荐票和三江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