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63军主力全部渡过北汉江,占领了通方山、罗山、凤尾山、580.7 高地,之后歼灭了美军一个营和韩军3个连。志愿军各部进展顺利,将联合国军打退了数十公里。然而,志愿军战线拉长,其后勤补给的短板暴露出来,一线部队的弹药、粮食等出现短缺,有些部队的战士甚至枪中都没有几发子弹了。
美军指挥官李奇微已经发现了中国志愿军的这个弱点,摸透了志愿军的“月圆攻势”、“礼拜攻势”。看准时机,开始反扑,全线从防御转入进攻。
李奇微的反攻打了中朝联军一个猝不及防!首先扛不住的是朝鲜的几个军团,他们不顾友邻部队的安全,独自撤退,给联合国军留下巨大的漏洞,李奇微抓住战机,立即猛扑上来。
西线,美骑兵第一师、美步兵第十五师、英联邦第一师、美步兵第二十四师和韩军第二师则在议政府、清平川一线与六十五军激战。在中线,韩军第六师、美步兵第七师、美陆战第一师、美步兵第二师已经威胁到了63军的阵地。
强渡北汉江的63军这个时候正好处于北汉江和洪川江两江夹成的三角地区。19兵团将第63军放在这个位置上就是要坚决阻止联合国军由西向东增援。避免出现全线崩溃。
5月20日,63军处于背水而战的状况,敌人疯狂扑上来,战斗非常的激烈,全军的处境非常危险。这个时候189师报告敌人已经从东侧包围上来,正在加紧对508.7高地的争夺。
敌人如潮水般汹涌而来,63 军通过抓获的舌头,洞悉了敌我双方的局势,63 军若不转移,必将陷入被全面包围的绝境。
军长傅崇碧果断决策,命令各师留下一个团断后,其余主力迅速穿越北汉江北撤。最为惊险的时刻,188 师从清平川汉江桥上向北撤离,通过望远镜,能够清晰地看到敌人正在搭建浮桥,准备渡河。倘若让敌人抢先过河,包括 64 军在内,处于北汉江以南的部队,必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幸得 63 军各部及时撤离过河,负责留守掩护的部队得以脱身,其中,最为凶险的当属 188 师 463 团,其一个排直面敌人 38 辆坦克和一个营的兵力。
一向不叫苦的二营长佘小水终于扛不住了,打电话给 563 团团长马兆民:“团长,不行啦,伤亡太大,我们实在顶不住了!”,由此可见,阵地上的战况是何等的残酷。
马团长对着余营长严厉地命令道:“佘小水,你给我听好了,你顶不住也得顶,若是影响了师主力转移,你我都将罪责难逃!”
“那守到何时才算结束?”
“让你守到什么时候就守到什么时候,你要是怕死,就给老子滚下来,我换人上!”
563团好不容易熬到5月23日黄昏,63军各部都顺利过江了,563团总算可以撤了。看着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战士们,团政委刘炎田心疼不已,但依然坚定的下令:“老规矩,伤员全部抬走,只要还有一口气都要照顾好!烈士全部掩埋好,一位都不能落下!”
通讯员传来消息:“7连阵地被敌人包围了,撤不下来!”
马兆民团长当即命令4连去救。4连刚安顿好伤员和烈士,正准备过江,对于苦战数日、已经很疲惫的4连而言,这是一个重新赶赴死地的命令,可4连指导员孙辰良眉头都没皱一下,亲自领军,杀入重围,一路冲杀到7连那里。
7连与韩军拼得正凶,压根没想着撤。7连知道自已孤悬敌后,就干脆不撤了,一致决定:眼前敌人能拖住几个算几个,多拼掉一个赚一个,不惜全连赴死,只为全团争取生的希望!
4连杀上7连阵地后,双方都是惊喜交集,随即交替掩护撤退,回到了清平川大桥桥口志愿军仅存的一点阵地上,两支不怕死的英雄连队都活了下来。
563团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依然建制完整的过了江。全团 2700 多人,最终仅剩下 1600 余人。
63军没有请示上级就撤退,也带来了一个后遗症,这可以说是63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留下的非常大的遗憾。
由于志愿军各部的通讯联系不畅,63军在撤退时,没有向友邻的60军沟通,63军为摆脱美韩军追击,一路撤到涟川才稳住阵脚。可随着该军撤离,志愿军防线也出了个大豁口,美韩军迅速从这个口子冲了进来,严重威胁旁边志愿军三兵团的侧翼,首当其冲的,就是正掩护兵团撤退的60军180师。
该师与美军陆战一师已恶战数日,本来就打得很勉强,5月23日上午11时左右,180师的右翼突然响起激烈枪声,180师赶紧派出侦查队查明情况,原来是63军一个押后的小股部队在与美军交火,这时180师才知道,63军已经转移了。
180师不禁倒抽一口冷气,赶紧派出两个连抢占63军与180师接壤的阵地。然而区区两个连如何堵得住敌人大规模的进攻,韩六师、美二十四师依然潮水般涌了进来,占领了180师西侧;美七师也没受什么阻拦,一路插入180师东侧,180师顿时处于三面受敌的险地。
接下来几天,美韩军对180师展开了围攻,180师与上级60军、三兵团的联系时断时续,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况,180师主要负责人始终有点优柔寡断,坚决执行阻击命令的勇气有余,巧妙把握战机跳出包围圈的灵气却远远不足。
结果180师被追击的美韩军越缠越死,60军组织的几次救援又相继失败,最后伤亡惨重的180师,居然决定分散突围,相当于自行被打散,失去了这个师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