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税和田税。
代表了两个不同的阶级,如今大明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人口稀少,不论是丁税还是田税,都收不上来多少。
如果没有打通倭国还有朝鲜的这条贸易线,并且还有倭国那边持续的白银输入贸然推行摊丁入亩其实是不理智的。
这个看似利好百姓的政策会使大明的财政加速崩溃,不过现在有了扶桑行省这边的持续白银输入,和大明商业的恢复以及海禁的开放,让大明的财政收入会越来越宽松,也会越来越舒富有。
这也是朱标有底气推行摊丁入亩的基础,两个月过去是因为杀的人头滚滚也杀得整个大明胆寒。
朱标不愧是朱元璋的儿子,在朱标上位之前,所有人都期待是,朱标会是一位明君改变朱元璋时期的暴政。
从现在来看,朱标确实是一位英明的君主,至少现在受到了整个大明所有百姓的爱戴。
但是朱标对敌人狠,对贪官污吏也同样狠,虽然没有说达到朱元璋那样的地步,但是为了推行这个政策,整个大明范围内死了不少人。
只要是不配合或者是有密谋,想要耍什么猫腻,被锦衣卫给调查到了,那就是抄家灭族。
两个月的时间全国已经统计完毕了,果然不出所料,要比收人头税少了很多很多。
现在的大明人口凋零,甚至有些城市十户九空,为了倭寇那边又动员了不少人前往倭国。
取消了人头税还不够,必须要把那些高产作物推广出去,解决了最关键的吃饭的题之后,大明的百姓才能放下心来,让人口快速的增长。
两个月的时间看似很短,但已经足以改变很多东西了,洛阳这边的新都已经初具规模了,朱标早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搬过来了。
距离白桦这么远,让朱标是真的有点不安心,如果能天天和白桦畅聊的话,大明肯定会发展的更好。
现在的朱标感觉肩膀上的责任实在是太重了,不过就算是这样,朱标也完全没有像朱元璋那样过于严格要求自已。
反倒是按照白桦说的,每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注意营养均衡,整个人看着要比之前健康了不少,再加上每天都有锻炼,已经瘦下来。
而这就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皇帝每天要处理太多的政务了,朱元璋独揽大权,如今的皇权十分集中,但是也太过繁杂了,对于朱标来说反倒是成了一种束缚。
思来想去朱标让六部在每次呈上来的折子之前提前想一下解决办法,然后他再进行批复。
这个办法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现在朱标也想不了那么多了,为了自已的小命着想,朱标可不想处理那么多的政务,然后早早的就死了。
其实,皇帝确实不用处理那么多的琐事,只要把兵权掌握在手中,然后再处理各种大事,决定一些基础政策也就足够了。
像朱元璋那样大事小事一把抓,是因为朱元璋确实有那个能力,也有那样的精力,但朱标肯定是做不到和朱元璋一样的。
现在朱标的做法其实是正确的,把大事小事都抓在手里,并不代表就能把权力都抓在手中,只要能掌握住兵权,同时在朝朝堂不让某些党派一家独大,皇帝的权力就不会被削弱。
从锦衣卫那边,朱标也知道了,白桦没事就会离开小院,去洛阳那边转转。
并且每次都会把玉清子和张珊珊两个人都带上。
想来店家应该也是从大明官报中知道了大明最近的变化。
朱标并没有辜负白桦的期望,同样白桦也没有辜负朱标的希望,朱标在很认真按照白桦说的方法改变大明,结果也证明了,白桦的方法和知识都是正确的,大明确实在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大明能有更多的人就好了,朱标现在已经尝到了对外扩张的甜头。
不过朱标也清楚信大明对倭国的战争能这么顺利,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不是倭国那边正处于两朝分裂的阶段,事情肯定不会这么顺利。
其次还有朝鲜那边,也正是因为内乱,才让大明现在间接地控制了朝鲜,如果不是时间这么巧的话,大明的计划可能要好几年才能完成。
朱标甚至有点怀疑,他和白白桦相遇的时间是不是都是被特意安排好的?
除了想要和白桦聊一聊这国家大事之外,每天注意饮食的朱标也确实有点想念白桦做的那一锅乱炖了。
大明的御厨,虽然说人数很多,厨艺也还可以,但问题是吃起来就是没那么好吃。
可能也是因为朱元璋吃不惯那些好的,对吃没那么大的讲究,所以在菜品上御厨们几乎是没有什么太大研究的,并且整个御膳房的人员结构特别臃肿,朱标已经几次精简人数还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