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朝廷问题多吗?
以宋岳的眼光来看,确实是很多的,但是对于当下的大明来说,其实问题没有那么大。
问题是,对比汉朝和唐朝来说,大明做的并不好,甚至比起宋朝来说,都有不小的差距。
有人称宋朝是弱宋,但真的弱吗?单单就是宋朝时代的商业发达,就是现在大明难以想象的。
元朝这么多年下来,把这片土地给糟蹋了个遍,但这和大明后续出现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
明朝的中后期,党争严重,甚至皇帝的性命都无法保证,百姓的生活就更不用说了。
在宋朝时期,都城甚至是有外卖的还有专门的外卖员,只要拿上一个单子,在自已府上就能让人把做好的美味佳肴给送过来。
不过,随着大明的发展,这些都不是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肯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白桦自已只想当个甩手掌柜,把准备好的技术和资料都丢给朱标,让他去处理就行了。
朝鲜那边虽然明面上是大明的属国,但是跟随大明一起攻打了倭国,见证了倭国成为了大明的扶桑行省之后,现在对大明是言听计从。
李成桂很清楚,如果不听话,等大明对扶桑的掌控逐渐深入,下一个遭殃的可就就是他们了。
刚刚政变成功,从高丽变成了朝鲜,开创了自已的王朝,李成桂还想让自已的后世子孙享受荣华富贵呢。
如果变成大明的朝鲜省,那不就完蛋了?因此对于大明的安排,整个朝鲜都言听计从。
并且他们也在和倭国的战争中得到了不少好处,现在只想扮演好大明的狗腿子。
扶桑那边,只需要时间慢慢推进,就会逐渐被大明给同化。
天皇的血脉已经被杀干净了,三神器也早就被毁掉了,就算大明在倭国失去话语权,曾经的天皇一脉也无法再掌控权力了。
大明控制了这边之后,主要针对的是倭国这边的高层还有世家大族,对于平民还是比较宽松的,推行的政策也让这边的百姓松了口气。
当然,对于那些被抓去挖坑的倭国人来说,日子可就不怎么好了。
在临走之前,朱元璋已经嘱咐了朱樉,要保证银矿的挖掘,就不能太过于暴政,提高倭国民众的待遇,但是要求他们服徭役,那就是挖矿。
并且朱樉留在这边的主要任务,那就是研究一下,怎么样加强挖坑的技术,尽可能挖出来更多的白银。
确定好了这些之后,朱元璋也就准备离开了。
朱樉能不能做好?朱元璋不知道,但留在这边的锦衣卫还有御扇司的人,会告诉朱元璋的。
离开了大明这么久,朱元璋和朱标一样,都有点想小院的那一口乱炖了。
扶桑这边的饮食实在是一言难尽,根本没有厨艺好的人,而且一个个爱吃精米,那些贵族一个个都疾病缠身。
这段时间,吃的最多的,就是各种鱼,甚至连那鲲鹏的肉都尝了。
海中居然有那么大的鱼,要比普通的船只还要大很多,但就算是如此巨兽,也是肉体凡胎,能被捕获。
而且味道还不错,想想办法带回去给标儿尝尝。
旁边的朱棣,倒是没有和朱标还有朱元璋一样,想小院的饭菜了,这段时间他和道衍和尚一起,征伐倭国的武士还有大族,想办法控制这里的民众,培养他们对大明的认同感。
如此出力,当然是在积累经验。
有了现在的战舰,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
大明多了一个扶桑省,还远远不够!
他想为了大明开疆扩土,如果能在更远的海外,打下比大明更大的疆土,那么谁是这大明的皇帝,还有这皇位继承给谁,还重要吗?
所以这段时间,朱棣尽心尽力,也确实要比朱樉做的好很多。
现在要返回大明,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舍,现在已经做出成果了,却要拱手让人,就算是自已的二哥,也多少有点不舒服。
藩王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好,也就是大家和朱元璋还有朱标的关系不错,其他人彼此之间都有各自的想法。
到了这个位置,除了少数的几个人之外,谁的心中还能保持着亲情呢?
原本的历史中,朱允炆和朱棣上位,可是该清算的清算,该削藩的削藩。
现在朱标更是把藩王都暂时圈禁在了皇城,收回了他们的权力。
朱标也没想好要处理这些藩王,毕竟这些藩王的能力参差不齐,他也不放心把这些藩王都给送出去。
最好的选择,其实还是收回这些藩王的权力和特权,再把他们送回去,享受一辈子荣华富贵。
藩王的后代可以有优待,但不能成为大明的拖累。
未来大明的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才,朱家的后人可以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
朱元璋的想象太美好了,按照他的想法发展下去,大明的宗室子弟只能成为大明的蛀虫。
不同的选择和压力,才能让朱家有更好的未来。
可能是受到了白桦的影响,朱标的思维也在不断变化。
看的也更远了,而且已经收到了扶桑那边的消息,知道了朱元璋和朱棣即将返回。
洛阳那边已经初具规模了,等朱元璋和朱棣返回,朱标就想直接过去了。
官员暂时先迁一部分过去,不可能全部都去洛阳。
南京这边还是有优势的,也更适合发展商业。
想到这里,朱标又写了一封信,问问白桦自已两个儿子的近况,并且说了最近可能就要正式迁都前往洛阳的事情。
对于这两位皇子,白桦直接放养,并没有正式的教导他们两个什么。
给了几本书,看看他们两个的悟性,其次就是磨一磨他们的性子。
出身寒微并非坏事,对于这些皇子来说,没有经历任何磨难,才是最大的破绽。
原本的朱允炆,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