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 83 回名为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以下是本回具体分析:
1、情节发展:
蜀吴交战激烈:
黄忠之死:刘备伐吴,老将黄忠不顾年迈,主动请战以证明自已未老。
在与东吴的交锋中,黄忠先斩吴将史迹,后与潘璋交战,虽数合不分胜负,但潘璋不敌后逃走,黄忠奋力追杀。
结果陷入东吴的包围圈,被马忠射中肩窝。
虽被关兴、张苞所救,但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最终病重去世。
黄忠的死,一方面展现了他的英勇和忠诚,另一方面也使刘备痛失一员大将,更加坚定了他为关羽报仇的决心。
关兴、张苞显威:关兴、张苞作为关羽、张飞的儿子,在战场上表现出色。
关兴追杀仇人潘璋,在一老者家中偶遇潘璋,将其斩杀,并夺回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
张苞与关兴相互配合,在战场上杀敌无数,如张苞一矛刺死夏恂,关兴一刀斩了周平,二人的英勇表现让刘备感叹 “虎父无犬子”。
蜀兵在他们的带领下,势如破竹,杀得吴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甘宁之死:甘宁在船中养病时,听闻蜀兵大至,火急上马迎敌。
遇到番王沙摩柯率领的蛮兵,甘宁见其势大,不敢交锋,拨马而走,却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带箭逃到富池口后死去。
甘宁作为东吴的大将,他的死对东吴的士气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东吴的应对:
内部矛盾:东吴军队在蜀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军士中伤者不计其数,军心浮动。
糜芳、傅士仁本是蜀汉降将,因害怕被蜀兵所杀,又对东吴的局势感到担忧。
于是商议刺杀马忠,带着他的首级去见刘备,企图以此来换取刘备的原谅。
这一情节体现了东吴内部的不稳定和人心惶惶。
启用陆逊:面对蜀军的强大攻势,孙权无奈之下拜陆逊为大都督,率领东吴军队抵抗蜀军。
陆逊虽年轻资历浅,但才华横溢,他上任后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以逸待劳,等待蜀军的疲惫和疏漏,试图寻找反击的机会。
这一决策为东吴后续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2、人物刻画:
刘备:刘备在这一回中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心只想为关羽报仇,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要继续进攻东吴。
他对黄忠的死感到悲痛,但这种悲痛并没有让他冷静下来,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复仇之心。
这体现了刘备重情重义的一面,但也暴露出他在战略决策上的冲动和盲目。
关兴、张苞:关兴和张苞年轻气盛、英勇无畏,他们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和武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父报仇。
他们的形象展现了蜀汉新一代将领的风采,也为蜀汉军队增添了士气。
陆逊:陆逊在东吴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冷静的头脑。
他不惧众人的质疑,坚持自已的战略,坚守不出,等待时机。
这体现了他的自信和沉稳,也为他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艺术手法:
对比描写:本回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
例如,黄忠的年老与关兴、张苞的年轻形成对比,突出了蜀汉将领的新老传承;
蜀兵的势如破竹与吴兵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展现了战争的局势变化;
刘备的冲动与陆逊的冷静形成对比,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情节跌宕起伏:本回情节紧张刺激,充满了戏剧性。
从黄忠的奋勇杀敌到中箭身亡,从关兴的追杀仇人到遇东吴内乱,再到陆逊的上任,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历史意义与影响:
反映三国局势:这一回生动地反映了三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与纷争,以及各国将领的才能和性格。
它展示了蜀汉在失去关羽、张飞等大将后的悲痛和复仇心态,以及东吴在面对蜀汉进攻时的艰难应对,进一步揭示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格局。
启示后人:从刘备的失败中可以看出,在战争中,领导者的情绪和决策对战争的胜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陆逊的成功则告诉人们,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要保持冷静,善于分析局势,寻找敌人的弱点,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