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六回名为“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情节发展:
? 董卓迁都:董卓在与诸侯联军交战失利后,听从李儒的建议决定迁都长安。为了实现迁都,他采取了一系列残暴的手段,如驱赶洛阳数百万百姓一同前往长安,导致百姓死伤无数;临走前还放火烧毁了洛阳的居民房屋和陵墓坟冢,使曾经繁华的洛阳城化为一片焦土。这一系列行为不仅体现了董卓的残忍和暴虐,也反映了他在面对诸侯联军压力时的慌乱和不择手段。他试图通过迁都到长安,凭借那里的险要地势来躲避联军的讨伐,继续维持自已的统治。
? 诸侯的反应:
? 曹操追击:曹操看到董卓迁都,认为这是一个乘胜追击、剿灭董卓的好机会,于是向袁绍建议联军共同出兵。然而,除了曹操之外,其他诸侯各怀鬼胎,或因贪图安逸,或因心怀异志,纷纷拒绝出兵。曹操无奈之下,只得独自率领本部兵马去追赶董卓,结果中了李儒的埋伏,被徐荣打得大败,险些丢了性命,但曹操的这一行动也让全天下人见识到了他的果敢和勇气。
? 孙坚得玉玺:孙坚作为联军的先锋,率先冲入洛阳。他进入洛阳后首先救火,然后让军士掩埋被董卓挖掘的坟墓,设祭祭奠亡灵。在这期间,他的军士在一口井中发现了一具女尸,女尸脖子上挂着一个小匣子,匣子里装的正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孙坚得到玉玺后心动不已,认为这是自已要当皇上的征兆,便萌生出回江东另图大业的想法。
? 孙坚与袁绍的矛盾:孙坚得到玉玺的消息被军中一个与袁绍同乡的军士泄露给了袁绍。袁绍在孙坚辞行时,阴阳怪气地说孙坚害的是传国玉玺之病,暗示孙坚私藏了玉玺,并要求搜孙坚的行李。孙坚自然不肯承认,指天发誓说自已没有私藏玉玺,若有私藏,叫他不得善终,死在乱箭之下。双方争执不下,最终被其他诸侯劝住。孙坚随后拔寨离开洛阳,袁绍则写信给荆州刘表,让刘表截住孙坚,夺回玉玺。
? 诸侯联盟的瓦解:曹操战败回来后,对其他诸侯的不作为感到失望和愤怒。而此时,诸侯之间也开始互相争斗,刘岱向乔瑁借粮,乔瑁不给,两家便打了起来,最后刘岱吞并了乔瑁。袁绍作为盟主,面对这样的混乱局面,无力收拾,直接领兵投关东去了。至此,当初声势浩大的讨董联盟彻底瓦解。
2. 人物塑造:
? 董卓:这一回进一步强化了董卓的残暴、愚蠢和自私的形象。他为了自已的权力和地位,不惜牺牲百姓的生命和财产,烧毁洛阳城的行为更是让他成为天下人的公敌。他的所作所为也加速了自已的灭亡,同时也让读者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东汉末年朝廷的腐朽和混乱。
? 曹操:曹操在这一回中展现出了他的果敢和远见。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董卓迁都时是进攻的好时机,积极主张追击董卓,体现了他对局势的准确判断和敢于行动的精神。虽然他最终战败,但他的行为为他赢得了名声和威望,也为他日后招揽人才、发展势力奠定了基础。
? 孙坚:孙坚的形象在这一回中变得更加复杂。他勇猛善战,作为先锋率先进入洛阳,并且在进入洛阳后还做了一些善事,如救火、掩埋坟墓等,展现出了他的正义和善良。然而,他在得到传国玉玺后,心生异志,想要私藏玉玺回江东另图大业,这又体现了他的野心和私心。不过,孙坚最终还是坚守了自已的誓言,没有向袁绍屈服,展现出了他的刚硬和倔强。
? 袁绍:袁绍在这一回中暴露出了他的优柔寡断、目光短浅和自私自利的性格。他作为诸侯联盟的盟主,在曹操提出追击董卓的建议时,犹豫不决,错失了良机。后来又因为贪图权力,想要得到传国玉玺,与孙坚产生矛盾,导致联盟瓦解。他的行为不仅让自已失去了盟友的信任,也让讨董大业功亏一篑。
3. 历史背景与主题呈现:
? 历史背景:这一回的故事背景是东汉末年,朝廷腐败,诸侯割据,天下大乱。董卓的暴行和迁都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诸侯联盟的瓦解也反映了当时各路诸侯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以及他们对汉室的忠诚度各不相同。
? 主题呈现:这一回通过描写董卓的暴行、诸侯的纷争以及孙坚与袁绍的矛盾等情节,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人们的本性暴露无遗,有的人为了追求权力不择手段,有的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而有的人则在权力和利益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
4. 文学手法:
? 对比手法:作者通过曹操和袁绍的对比,突出了两人在性格、志向和行为上的差异。曹操果敢有远见,积极追求正义;而袁绍优柔寡断,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已的利益。这种对比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深化了主题,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乱世中不同人物的选择和命运。
? 伏笔与照应:孙坚得到传国玉玺这一情节,为后来孙坚与刘表之间的矛盾以及孙家在江东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同时,曹操在这一回中的战败和他后来的崛起也形成了照应,使故事的情节更加连贯和完整。
? 细节描写:作者对董卓迁都时的场景、曹操追击董卓的过程以及孙坚得到玉玺后的心理活动等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