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思想感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
罗贯中经历了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深知国家分裂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因此在小说中鲜明地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向往。
例如,蜀汉以兴复汉室为口号,不断进行北伐,罗贯中对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等情节的描写充满激情,这反映出他希望国家能够重新统一,结束战乱的思想。
2、“尊刘贬曹” 的倾向:
推崇刘备的仁德:将刘备塑造为仁德之君,他以宽厚待人、礼贤下士著称。
刘备的 “三顾茅庐” 请出诸葛亮,对百姓爱护有加,携民渡江等情节,都体现了他的仁德形象。
罗贯中对刘备的推崇,反映出他对仁德君主的向往和认可,认为这样的君主才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安定和繁荣。
批判曹操的奸诈:曹操则被刻画为 “奸雄” 的形象,他多疑、嗜杀,如杀吕伯奢全家、梦中杀人等情节,突出了他的残忍和狡诈。
罗贯中通过对曹操的负面描写,表达了对奸恶之人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了只有仁德之君才能得民心、得天下。
3、对忠义精神的赞美:
忠义之士备受赞扬:小说中关羽是忠义的典型代表。
他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誓言同生共死,此后无论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始终坚守对刘备的忠诚。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等情节,展现了他的忠义精神,罗贯中对关羽的描写充满了赞美之情。
此外,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也是罗贯中所赞扬的,他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的事业耗尽了心血。
不忠不义之人遭唾弃:相反,那些背叛主公、不忠不义的人则受到罗贯中的唾弃。
例如,吕布反复无常,先后背叛丁原、董卓等主公,被罗贯中描写为见利忘义的小人,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4、对智慧和谋略的推崇:
书中描绘了众多足智多谋的人物,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他未出茅庐便已知三分天下,在赤壁之战中,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情节展示了他的神机妙算;
空城计中,他面对司马懿的大军,镇定自若,巧用空城计退敌,展现了高超的智慧和胆量。
此外,郭嘉、荀彧、贾诩等谋士也都各有奇谋,他们的智慧和谋略在战争和政治斗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罗贯中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智慧和谋略的推崇,认为在乱世之中,智慧和谋略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5、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惋惜:
敬仰之情: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罗贯中对那些英勇善战、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充满了敬仰。
如关羽的忠义勇武、张飞的勇猛豪爽、赵云的忠肝义胆等,都被他以生动的笔墨刻画出来。
这些英雄人物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威震敌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壮举令人钦佩。
惋惜之意:然而,这些英雄人物大多命运多舛,最终未能实现自已的理想和抱负。
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张飞被部下刺杀;诸葛亮虽才智超群,但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罗贯中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充满了惋惜之情,这种情感也使小说具有了一种悲壮的色彩。
6、对人才的重视与渴望:
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罗贯中在小说中通过各种情节强调了人才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例如,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屡战屡败,四处奔波,而得到诸葛亮之后,势力逐渐壮大,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
曹操也非常重视人才,他广招贤才,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使得曹魏势力强大。
对人才的赞美与惋惜:罗贯中对那些有才华的人物充满赞美之情,如诸葛亮的智慧、周瑜的才华、司马懿的谋略等。
同时,对于一些人才的不幸遭遇,罗贯中也表达了惋惜之情,例如庞统英年早逝,郭嘉早亡等,这些情节都体现了罗贯中对人才的重视和珍惜。
7、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展现历史的沧桑:《三国演义》以宏大的叙事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变迁,罗贯中通过描写各个势力的兴衰沉浮,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曾经强大的董卓、袁绍等势力最终走向衰落,而曹操、刘备、孙权等势力崛起,又相互争斗,最终西晋统一全国,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让罗贯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捉摸。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罗贯中在小说中也试图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例如,他通过描写曹操的多疑和嗜杀导致人心惶惶,最终影响了他的统治;
刘备的仁德则赢得了人心,为他的事业打下了基础。这些情节都反映出罗贯中希望后人能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