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 120 回名为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1、主要内容:
羊祜举荐杜预:
此前,吴主孙休忧虑司马炎篡魏后必将伐吴,以致忧郁成疾,卧床不起。
他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令太子孙(上雨下单)出拜,随后手指天而死。
濮阳兴与群臣商议后,决定迎立乌程侯孙皓为君。
孙皓即位后,起初封太子孙(上雨下单)为豫章王,追谥父和为文皇帝,尊母何氏为太后等。
但不久他便凶暴日甚,酷溺酒色,宠幸中常侍岑昏,还斩杀了劝谏的濮阳兴、张布,并灭其三族。
晋国这边,羊祜镇守襄阳时,与东吴将领陆抗对峙。
羊祜深知陆抗足智多谋,只自守不轻易进攻,且对吴人有降而欲去者皆听之,还减戍逻之卒用以垦田,军粮储备日益充足。
后来羊祜闻陆抗罢兵、孙皓失德,认为吴有可乘之机,便作表遣人往洛阳请伐吴,但贾充、荀勖、冯紞三人力言不可,晋主司马炎未准。
羊祜患病后入朝,奏辞归乡养病。
司马炎问其安邦之策,羊祜推荐杜预,称其可任伐吴之职,并表示若错过此时,以后恐难图吴。羊祜不久后病逝。
杜预上表伐吴:
司马炎以羊祜之言,拜杜预为镇南大督荆州事。
杜预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喜读《左氏春秋传》,被时人称为 “左传癖”。
他到襄阳后抚民养兵,积极准备伐吴。
此时,益州刺史王濬也上疏请伐吴,称孙皓荒淫凶逆,自已造船七年,船日有朽败,且自已年已七十,死亡无日,若不抓紧时机,恐难再图吴。
晋军势如破竹:
晋主司马炎见杜预、王濬皆请伐吴,便决定兴师。
晋军兵分多路,水陆并进,向吴国发起进攻。
东吴军队难以抵挡,晋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吴国许多城池。
孙皓投降:
面对晋军的强大攻势,东吴丞相张悌等人虽作垂死挣扎,但寡不敌众。
最后,孙皓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出城投降。
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天下重归一统。
正如书中所言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势已去,只好出城投降,至此,吴国灭亡,三国归晋,天下一统。
2、人物塑造方面:
羊祜:羊祜是这一回中的重要人物,他展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在镇守襄阳期间,对吴国百姓采取怀柔政策,赢得了吴人的敬重。
他与陆抗之间的相互敬重,也体现了他的君子之风。
在病重之时,他仍心系国家,举荐杜预,为晋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羊祜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仁德之将的推崇。
孙皓:孙皓是一个典型的昏君形象,他的残暴、荒淫、无道,导致了吴国的灭亡。
他不听忠臣的劝谏,肆意妄为,杀害大臣,使得吴国内部分崩离析。
他的形象与刘备、孙权等明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反映了作者对昏君的批判。
杜预:杜预被羊祜举荐,成为伐吴的主帅。他老成练达,好学不倦,为伐吴做了充分的准备。
虽然在这一回中他的戏份不多,但通过羊祜的举荐和作者的描述,展现出了他的才能和智慧,为后续的伐吴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主题表达方面:
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一回通过吴国的灭亡和晋国的统一,强调了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三国纷争多年,最终归于一统,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作者通过描写三国时期的战乱和纷争,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统一的渴望。
仁德与暴政的对比:羊祜的仁德与孙皓的暴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仁德之将能够赢得民心,而暴政之君则会失去民心,最终走向灭亡。
这一主题贯穿了整部《三国演义》,强调了仁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
人才的重要性:羊祜举荐杜预,杜预最终成功伐吴,体现了人才在国家兴衰中的重要作用。
晋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三国,离不开羊祜、杜预等优秀将领的辅佐。
这一主题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推崇。
4、艺术手法方面:
对比手法:本回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如羊祜与孙皓的对比、晋国的兴盛与吴国的衰落的对比等。
通过这些对比,更加鲜明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国家的命运走向,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伏笔与照应:在前面的章节中,作者已经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如孙皓的暴政、吴国的内部分裂等。
在这一回中,这些伏笔得到了照应,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合理,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
以小见大:通过对羊祜、陆抗等将领之间的交往和互动的描写,展现了两国之间的局势和命运。
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格局,以及人物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