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 104 回名为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1、主要内容如下:
诸葛亮临终安排:
传授兵法著作:诸葛亮在出师与魏兵打仗的过程中,身患重病,手下大将姜维到行军帐里看望他。
诸葛亮对姜维说,自已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
他遍观诸将,觉得无人可授,只有姜维可传其书,让姜维切勿轻忽。
姜维哭拜而受。
交代军事发明:诸葛亮还向姜维传授了 “连弩” 之法,并画成图本让姜维依法造用。
同时,诸葛亮提醒姜维,蜀中诸道不必过于担忧,但阴平之地地势险峻,久必有失,要格外留意。
安排身后事宜:诸葛亮又唤马岱入帐,附耳低言,授以密计。
随后唤杨仪入帐,授与一锦囊,密嘱道,自已死后魏延必反,待魏延反时,杨仪可依计行事,届时自有斩魏延之人。
接着,诸葛亮对杨仪交代,自已死后,军中凡事俱依旧法而行,缓缓退兵,不可急骤。
并告知杨仪,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姜伯约智勇足备,可以断后。
书写遗表上奏:诸葛亮强支病体,令左右取来文房四宝,于卧榻上手书遗表,以达后主。
在遗表中,他表达了自已对不能完成兴复汉室大业的遗憾,同时劝勉后主清心寡欲、约已爱民、提拔贤良、屏斥奸邪等。
诸葛亮去世:是夜,诸葛亮仰观北斗,指出一颗星乃是自已的将星。
众人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诸葛亮以剑指星,口中念咒,咒毕回帐时便不省人事。
到了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诸葛亮寿终,时年五十四岁。
魏蜀双方后续反应:
魏国方面: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
司马懿惊喜道:“孔明死矣!”
即传令起大兵追之。
但刚出寨门,他又疑虑,觉得孔明善会六丁六甲之法,恐是诈死诱他出战,于是又勒马回寨,只令夏侯霸暗引数十骑,往五丈原山僻哨探消息。
蜀国方面:姜维、杨仪遵孔明遗命,不敢举哀,依法成殓,安置诸葛亮于龛中,令心腹将卒三百人守护。并按照诸葛亮的安排,让魏延断后,各处营寨一一退去。
魏延的举动:魏延在本寨中,夜梦头上忽生二角,醒来甚是疑异。
行军司马赵直为其解梦,称此乃大吉之兆,是变化飞腾之象。
赵直离开后,遇到尚书费祎,告知其此梦并非吉兆,角之字形乃 “刀” 下 “用” 也,头上用刀,凶甚。
费祎来到魏延寨中,告知他诸葛亮已辞世,临终再三嘱付让他断后以当司马懿,缓缓而退,不可发丧。
魏延却认为,丞相虽亡,自已尚在,杨仪不过一长史,不能担当大任,他要率大兵攻司马懿,不肯断后。
蜀军退兵布局:杨仪领兵扶柩先行,令姜维断后,依孔明遗令徐徐而退。
魏延不见费祎来回覆,心中疑惑,派马岱引十数骑往探消息,得知后军乃姜维总督,前军大半退入谷中,魏延大怒,称杨仪欺他,想要杀杨仪。
这一回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即使在临终之际,仍为蜀国的未来精心谋划。
同时,也为后续魏延的反叛以及蜀魏之间的局势变化埋下了伏笔。
2、人物塑造方面:
诸葛亮:
忠诚与智慧的化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诸葛亮仍为蜀汉的未来殚精竭虑。
他将自已平生所学著书传授给姜维,包括兵法、“连弩” 之法等,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传承精神。
对各将领的安排与嘱托,如让杨仪主持退兵、让姜维断后等,都显示出他对蜀汉军队的高度责任感和深谋远虑,即便面临死亡,也不忘兴复汉室的大业,其忠诚可嘉。
悲剧英雄的形象:诸葛亮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多次北伐却未能成功,最终在五丈原病重离世。
他的死亡不仅是蜀汉的重大损失,也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英雄的悲壮。
他强支病体安排后事的情节,更增添了其悲剧色彩,让读者对他的命运充满惋惜和敬意。
魏延:
性格缺陷凸显:魏延在这一回中表现出了他的鲁莽、自负和不忠。
听闻诸葛亮去世后,他不满杨仪主持大局,认为自已更有能力率领大军继续作战,完全不顾诸葛亮的遗命和蜀汉军队的整体利益。
他的这种行为与诸葛亮的忠诚和顾全大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他后来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野心勃勃:魏延梦到头上生角,行军司马赵直为其解梦称是大吉之兆,但实际上 “角” 字可拆解为 “刀下用”,暗示着凶险。
这一情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从侧面反映出魏延的野心,他自认为可以借此机会崛起,却不知自已已陷入危险之中。
司马懿:
多疑的性格:司马懿夜观天文,看到将星坠落,虽惊喜地认为孔明已死,但又疑虑这可能是诸葛亮的诈死之计。
这种多疑的性格使他在面对战机时犹豫不决,不敢轻易出兵追击,充分体现了他的谨慎和对诸葛亮的忌惮。
敬畏对手:当夏侯霸回报蜀兵已尽退时,司马懿才敢确定诸葛亮真的去世,此时他才下令追击。
但后来看到诸葛亮的木像,竟以为诸葛亮还活着,吓得抱头鼠窜,可见诸葛亮在他心中的威慑力极大,即使诸葛亮已死,他仍然对其充满敬畏。
情节结构方面:
情节紧凑,跌宕起伏:这一回的情节发展紧凑,从诸葛亮病重安排后事,到他的去世,再到魏延的反叛和司马懿的追击,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特别是诸葛亮临终时的一系列安排,如嘱咐姜维、杨仪,以及设下用木像吓退司马懿的计策,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紧张和期待。
前后呼应,逻辑严密:此回与前文的情节相互呼应,如诸葛亮多次北伐与司马懿的对抗,以及魏延一直以来的性格表现和与杨仪的矛盾等,在这一回中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解决。
同时,诸葛亮设下的木像计成功吓退司马懿,也与他生前的智慧和谋略相呼应,使整个故事的逻辑更加严密。
3、主题思想方面:
命运的无奈:诸葛亮的死亡象征着蜀汉复兴的希望逐渐渺茫,尽管他有着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但终究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这反映了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是英雄人物也难以改变历史的走向,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忠诚与背叛的对比:通过诸葛亮的忠诚和魏延的背叛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和背叛的可耻。
诸葛亮为了蜀汉奉献了自已的一生,即使在临终之际也不忘国家和君主;
而魏延却为了个人的野心和权力,不顾大局,企图违抗诸葛亮的遗命。
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4、艺术手法方面:
细节描写生动:作者对诸葛亮临终时的神态、语言和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如 “孔明吐血数口,卧倒床上”“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 等,生动地展现了他的病重和对军队的不舍。
同时,对魏延的梦境以及司马懿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神秘色彩。
气氛渲染恰到好处:通过描写 “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悲伤、凝重的气氛,烘托出诸葛亮去世的悲壮和蜀汉军队的悲痛。
在司马懿追击蜀兵时,紧张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和刺激。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第 104 回是一个情节精彩、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深刻的章节,它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也揭示了命运的无奈和人性的复杂,是整部小说中的经典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