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 105 回名为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1、主要内容如下:
魏延造反:
诸葛亮死后,魏延不服杨仪统领军队。
他烧绝栈道,屯兵南谷,把住隘口,阻止杨仪等人回成都,并向后主刘禅上奏表,诬陷杨仪造反。
杨仪也不甘示弱,急忙派人向刘禅上报魏延造反的情况,并说明是魏延不遵丞相遗命,烧断栈道,劫丞相灵车,谋为不轨。
双方接连具表,各陈是非。
杨仪依计斩魏延:
姜维向杨仪提议,诸葛亮临终前曾留下一个锦囊,若魏延造反,临阵对敌之时,方可开拆,便有斩魏延之计。
杨仪依计而行,打开锦囊查看。
之后,杨仪在阵前激魏延,让他大喊三声 “谁敢杀我”,便献汉中城池给他。
魏延自恃勇猛,认为天下无人能敌,便大喊起来。
结果,在他喊到第一声还未结束时,马岱按照诸葛亮临终的密计,在他背后厉声回应 “吾敢杀汝”,手起刀落,将魏延斩于马下。
原来,诸葛亮早已料到魏延会造反,提前安排马岱在魏延身边,关键时刻将其斩杀。
诸葛亮灵柩回成都:魏延被斩后,杨仪等人扶诸葛亮的灵柩回到成都。
后主刘禅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二十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哀声震地。
魏主曹叡的行为:
魏主曹叡听闻诸葛亮已死,蜀汉可能陷入混乱,本应抓住机会有所行动,但他却耽于声色,大兴土木。
他命人将长安汉武帝时修建的承露盘拆往许昌,想要借此获取所谓的 “日月精华之气”,以达到返老还童的目的。
少傅杨阜进言劝谏,向曹叡讲述君王应当爱民爱国,不可奢侈华丽,并列举古代明君和暴君的例子作为对比,但曹叡不听劝谏,依旧我行我素。
这一回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以及魏延的狂妄自大和悲惨结局,同时也揭示了魏主曹叡的昏庸和曹魏政权内部的一些问题,为后续三国局势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人物塑造方面:
诸葛亮:诸葛亮虽已去世,但他的神机妙算贯穿整个情节,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智者形象。
他临终前留下的锦囊妙计,成功地预测到了魏延的造反以及应对之策,让杨仪在关键时刻能够化险为夷。
这种未雨绸缪的智慧和对局势的精准把握,使他在死后依然对蜀汉的局势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让读者对他的敬佩之情更甚。
魏延:魏延的性格缺陷在这一回中暴露无遗。
他自恃勇猛,不听从诸葛亮的遗命,烧断栈道,企图夺取兵权,背叛蜀汉。
他的狂妄自大和急功近利使他失去了军心和民心,最终落得个被马岱斩杀的下场。
魏延的悲剧结局,既源于他自身的性格弱点,也与他错误的政治选择密切相关。
杨仪:杨仪在这一回中表现出了一定的谋略和应变能力。
他在面对魏延的造反时,能够冷静地分析局势,依照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行事,成功地除掉了魏延。
但他也暴露出了一些性格上的问题,如自恃功高、出言不逊等,这也为他后来的结局埋下了隐患。
曹叡:曹叡的形象在这一回中被刻画得极为负面。
他在诸葛亮死后,没有抓住机会进攻蜀汉,反而沉湎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拆取承露盘以求长生不老。
这种昏庸无道的行为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使曹魏政权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民心离散,严重削弱了曹魏的实力。
3、主题思想方面:
忠诚与背叛的对比:通过魏延的背叛和诸葛亮的忠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和背叛的可耻。
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后仍为国家的稳定和安宁着想;
而魏延却为了个人的野心和权力,不顾国家的利益,背叛了自已的主公和战友。
这种对比使读者深刻地认识到,忠诚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要保障。
兴衰无常的历史规律:曹叡的奢靡行为和曹魏政权的逐渐衰落,体现了兴衰无常的历史规律。
曹魏政权在曹操、曹丕时期曾经强盛一时,但到了曹叡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昏庸和内部的矛盾,逐渐走向了衰落。
这一情节警示人们,一个国家或政权的兴衰取决于统治者的品德和能力,只有励精图治、顺应民心,才能保持国家的繁荣昌盛。
4、艺术手法方面:
悬念设置:作者在描写魏延造反和杨仪应对的过程中,设置了诸多悬念,如诸葛亮的锦囊妙计究竟是什么,魏延是否会中计,杨仪能否成功平定叛乱等。
这些悬念的设置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猜测和思考,增强了阅读的体验。
细节描写: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生动细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例如,魏延在被杨仪激将时的狂妄神态和言语,马岱斩杀魏延时的果断动作,曹叡大兴土木时的荒唐行为等,都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