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 74 回名为 “燕青智扑擎天柱,李逵寿张乔坐衙”,以下是详细分析:
情节发展:
燕青打擂:
起因:东京高俅接纳李虞候献计,在泰安岱庙设擂,请擎天柱任原当擂主,想引梁山等人出洞。
燕青自幼跟卢俊义学得相扑,在江湖上未曾逢着对手,听闻任原是两届相扑冠军,便向宋江请示下山去打擂台。
宋江担忧燕青不是任原对手,但卢俊义对燕青信心满满,于是宋江放燕青下山,还约定派人接应。
经过:燕青和李逵扮作货郎与挑夫,赶至擂场,此时已是人山人海。
任原身材魁梧高大,人称擎天柱,相比之下燕青显得瘦小。
但燕青毫不畏惧,凭借灵活的身手和机智的策略,在擂台上与任原扑打。
他使用鹁鸽旋的招式,巧妙地将任原撺下擂台。
结果:任原徒弟见师父落败,起哄开始乱打一气。
李逵动怒:
参与打斗:李逵见任原徒弟们闹事,顿时动怒,直接参与到打斗之中。
他的加入让场面更加混乱,也展示出他性急、好斗的性格特点。
被众人包围:李逵的行为引起了官军的注意,众官军认出了李逵,将燕青和他包围起来。
好在卢俊义等梁山头领及时赶到接应,众人杀入庙门,成功将燕青和李逵救了出来。
李逵寿张坐衙:
前往寿张县:燕青等人回山途中,李逵与众人走散,竟误打误撞地来到了寿张县。
他见县官不作为,心中十分生气,便训斥了县官一番,然后自已代替其坐堂审案。
判案闹剧:在审案过程中,李逵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他放了打人的人,却枷了吃打的人,这种颠倒黑白的判案方式,虽然看似荒谬,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当时官府黑暗、是非不分的一种反抗和嘲讽。
之后,他又去学堂吓跑教师,吓哭学生,把寿张县搅得鸡犬不宁。
被拖回梁山:梁山众人发现李逵不见后,派穆弘去寻找。
穆弘在寿张县找到了李逵,将他拖回梁山泊。
朝廷招安意向:天子听了御史大夫崔靖的启奏,差陈宗善太尉去梁山泊招安,以拒辽兵,这也为后续梁山众人对待招安的态度以及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人物塑造:
燕青:
技艺高超:燕青的相扑技艺在这一回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他敢于挑战名声在外的擎天柱任原,并且在身材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借自已的智慧和技巧战胜了对手,体现出他的勇敢和自信,以及高超的武艺。
聪明伶俐:从他与李逵同行时,对李逵提出的三件事可以看出,燕青心思缜密,考虑周全。
他知道李逵性格鲁莽,容易惹事,所以提前约法三章,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和对事情的把控能力。
李逵:
直率鲁莽:李逵的性格特点在这一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听闻任原徒弟起哄,便毫不犹豫地动怒相打,完全不考虑后果,展现出他的直率和鲁莽。
在寿张县坐衙时,他的判案方式更是简单粗暴,不遵循法律和常理,反映出他的行事风格不拘小节。
天真可爱:尽管李逵的行为有些荒唐,但也透露出他的天真可爱。
他坐堂审案,或许是出于一种对正义的朴素理解,想要以自已的方式为百姓 “主持公道”,这种单纯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个人物的趣味性和亲和力。
主题探讨:
民间英雄的崛起与挑战:燕青打擂的情节,展示了梁山好汉的英勇和实力,他们敢于挑战官府设下的擂台,与所谓的 “高手” 一较高下,这是民间英雄对官府权威的一种挑战。
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公平和压迫,使得民间英雄不得不挺身而出,为自已和百姓争取尊严和正义。
对官府腐败的批判:李逵寿张坐衙的情节,是对当时官府腐败的深刻批判。
李逵的判案方式虽然荒谬,但与真正的县官不作为、是非不分的行为相比,反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讽刺。
这暗示了当时的官府已经无法正常履行职责,社会秩序混乱,百姓渴望有真正的清官来主持公道。
招安的伏笔:朝廷招安的意向,预示着梁山好汉未来的命运将发生重大转折。
这也反映出当时朝廷面临着外部压力(辽兵入侵),不得不考虑利用梁山好汉的力量来抵御外敌。
同时,对于梁山好汉来说,招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他们需要在忠义和自由之间做出选择,这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艺术特色:
情节跌宕起伏:本回情节紧凑,充满了戏剧性。
从燕青打擂到李逵动怒、再到李逵寿张坐衙以及朝廷招安的消息,一环扣一环,不断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始终保持着对故事发展的好奇心。
人物对比鲜明:通过燕青和李逵的对比,突出了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燕青机智灵活、做事谨慎,而李逵直率鲁莽、行事冲动,这种对比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环境描写生动:对泰安岱庙和寿张县的环境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氛围感。
如对岱庙相扑现场的描写,以及对寿张县县衙和学堂的描写,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