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 75 回名为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骂饮差”,以下是详细分析:
1、情节发展:
朝廷招安使者到来:
使者背景:朝廷派遣陈宗善太尉带着御酒和招安诏书前往梁山泊进行招安。
同行的还有蔡京门下的张干办以及高俅的下属李虞侯。
这两人仗着背后的势力,在招安队伍中十分跋扈,行事毫无顾忌。
济州接待:诏安使者一行人到达济州后,济州知府张叔夜接待了他们,并建议陈宗善与梁山好汉打交道时要小心和气,以便顺利诏安。
因为梁山中有几个性如烈火的汉子,怕一言半语冲撞了便坏了朝廷大事。
但张干办和李虞候却不以为然,自恃身份,态度十分嚣张,不把梁山众人放在眼里。
阮小七偷换御酒:
船上冲突:梁山泊派阮小七带着水手驾船来接招安使者。
张干办和李虞候在船上对梁山的水手肆意打骂,引发了激烈冲突。
李虞候拿起藤条要打水手,水手们不惧,双方僵持不下。
倒船偷酒:阮小七见此情形,心生一计。
他预先在船底积了两舱水,然后在后面来船靠近时,故意拔掉楔子,让船漏水。
众人忙着救陈太尉过船,无暇顾及御酒和诏书。
趁此机会,阮小七先喝了一瓶御酒,觉得味道不错,便又喝了三瓶。
之后他便将剩下的六瓶御酒都分给在场的水手们喝了,然后又装上十瓶村醪水白酒,重新封好,放在龙凤担内。
忠义堂宣读诏书:
迎接仪式:到了梁山泊,宋江等人在金沙滩迎接招安使者,香花灯烛、鸣金擂鼓,场面十分隆重。
御酒和诏书被摆在桌子上,准备进行宣读。
诏书内容引发不满:萧让读诏,诏书中充满了对梁山好汉的贬低和威胁。
诏书中说梁山众人是 “啸聚山林,劫掳郡邑” 之徒,要求他们纳官、拆巢、赴京,否则 “天兵一至,龆龀不留”。
这种居高临下、没有诚意的招安条件,让梁山好汉们十分愤怒和不满。
李逵扯诏闹事:
李逵出场:就在众人对诏书内容不满时,李逵从梁上跳下来,扯碎诏书,揪打陈太尉。
他的行为是对朝廷招安态度的强烈反抗,也代表了一部分梁山好汉对朝廷的不信任和不满。
众人制止:宋江和卢俊义见状,急忙抱住李逵,阻止他继续闹事。
此时场面十分混乱,梁山好汉们对朝廷的招安态度也出现了分歧。
2、人物塑造:
阮小七:
机智狡黠:他巧妙地利用船上的混乱,偷换了御酒,既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又体现了他对朝廷招安的不满和不屑。
他的行为是对朝廷的一种无声抗议,也为后来梁山好汉对招安的抵制埋下了伏笔。
反抗精神:阮小七身为梁山好汉,对朝廷的腐败和不公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敢于反抗朝廷的压迫,不惧权贵,是梁山英雄反抗精神的代表之一。
李逵:
直率鲁莽:李逵的性格特点在这一回中再次得到充分体现。
他听到诏书中的侮辱性言辞后,毫不犹豫地扯碎诏书,揪打陈太尉,完全不顾及后果。
这种直率鲁莽的行为,反映出他对朝廷的强烈不满和对梁山兄弟的义气。
忠诚勇敢:尽管李逵的行为有些过激,但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梁山好汉的尊严和利益。
他对宋江和梁山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勇敢也让其他好汉对他刮目相看。
宋江:
忠君思想:宋江一直渴望被朝廷招安,认为这是梁山好汉的 “正果”。
即使面对诏书中的侮辱性内容,他仍然保持着对朝廷的敬畏和忠诚,尽力阻止李逵的闹事行为,希望能够维护与朝廷的关系。
领导能力:在混乱的场面中,宋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抱住李逵,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这显示出他在梁山好汉中的领导地位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但也暴露出他在处理与朝廷关系时的矛盾和无奈。
3、主题探讨:
朝廷与梁山的矛盾:本回通过招安这一事件,深刻地揭示了朝廷与梁山之间的矛盾。
朝廷虽然表面上进行招安,但实际上对梁山好汉充满了轻视和不信任,诏书中的言辞更是充满了威胁和侮辱。
而梁山好汉们对朝廷的招安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一部分人渴望被招安,另一部分人则对朝廷的腐败和不公感到愤怒和不满,不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
忠义的困境:宋江所代表的 “忠” 与梁山好汉们的 “义” 在这一回中产生了冲突。
宋江一心想要为梁山好汉谋得一个正统的身份,认为接受招安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但他的这种想法并没有得到所有好汉的认同。
李逵等好汉的反抗,反映出他们对 “义” 的坚守,即不愿意向不公平的朝廷屈服。这种忠义的困境,是梁山好汉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反抗精神的体现:阮小七偷换御酒和李逵扯诏闹事,都是梁山好汉反抗精神的体现。
他们用自已的方式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反抗,展示了梁山好汉们的勇气和决心。
这种反抗精神,也是《水浒传》的一个重要主题。
4、艺术特色:
情节跌宕起伏:本回情节紧凑,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和转折。
从招安使者的到来,到阮小七偷换御酒,再到宣读诏书时的不满和李逵的闹事,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
人物对比鲜明: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之间的鲜明对比。
如宋江的忠君与李逵的反抗、张干办和李虞候的跋扈与梁山好汉的义愤等,这些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感染力。
语言生动形象: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招安使者的傲慢、梁山好汉的愤怒以及李逵的鲁莽等场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文中的诗词也为故事增添了文学色彩和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