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 72 回名为 “柴进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闹东京”,以下是详细分析:
1.情节背景:
梁山发展形势:此时梁山好汉已经在梁山泊站稳脚跟,势力强大,但他们仍然被朝廷视为 “草寇”。
宋江一心想要接受朝廷招安,为梁山好汉们谋得一个正统的身份和出路,一直在寻找机会向朝廷表达自已的意愿。
东京的特殊地位:东京作为北宋的都城,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朝廷的所在地。
在元宵节期间,东京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各种达官贵人、富商巨贾都会聚集于此,这为梁山好汉们进入东京提供了机会。
主要情节:
众人筹备入城:
分组安排:宋江在忠义堂上分拨去看灯的人数,他与柴进一路,史进与穆弘一路,鲁智深与武松一路,朱仝与刘唐一路,其余人则在家守寨。
李逵执意要去东京看灯,宋江拗不过他,便让燕青与他作伴,还再三叮嘱李逵不得惹事。
众人各自乔装打扮,有的扮作客人,有的扮作行脚僧,有的扮作客商,宋江与柴进则扮作闲凉官,戴宗扮作承局,以便在东京城内行动。
柴进、燕青探路:
初入东京:柴进和燕青率先进入东京城,看到东京城繁华热闹,家家庆赏元宵。
他们来到御街,看到众多锦衣花帽之人在茶坊酒肆中。
柴进引着燕青上了一个小酒楼,看到班直人等头上都簪着翠叶花。
套取信息:柴进通过燕青巧妙地与一个姓王的班直官搭上话,并将其灌醉。
柴进趁机换上王班直的衣服,进入内廷。
他看到内廷的奢华景象,如同人间天上。
在睿思殿,柴进发现屏风上写着 “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 四大寇的姓名,心中暗忖国家被他们扰害,朝廷才会如此记心。
于是,柴进拔出暗器,将 “山东宋江” 四个字刻掉,然后离开内苑,回到酒楼上。
宋江等人见李师师:
拜访缘由:到了正月十四晚上,宋江等人也进入东京城看灯。
之后,宋江带着柴进、戴宗、燕青来到李师师家。
宋江想要通过李师师向皇上启奏,表达自已渴望招安的想法,于是给了李师师钱财,与她一同饮酒。
李逵闹事:
李逵不满:饮酒过程中,李师师说些街市俊俏的话,都是柴进回答,燕青在旁边和哄取笑,而宋江不太擅长这种场合的应对。
李逵见此情景,心中不满,开始大骂。
大闹一场:恰逢此时皇上来了,宋江等三人商议要趁此机会告一道招安赦书,但还没商量妥当,李逵就用交椅打倒了杨太尉,又放火烧了李师师家。
众人出城:宋江等人见李逵闹事,知道情况不妙,便先自出城,吴用早已派人在城外接应。
而李逵和燕青则还留在城内。
人物塑造:
宋江:这一回进一步展现了宋江渴望招安的急切心情。
他不惜冒险进入东京城,想要通过李师师这条门路向皇上表达自已的忠心和意愿。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他在应对一些复杂场合时的不足,比如在李师师家时的表现,显示出他并非擅长风月场所交际之人。
柴进:柴进有勇有谋,敢于冒险。他通过巧妙的手段混入内廷,并且大胆地剜去 “山东宋江” 四个字,体现了他对宋江的义气以及对梁山的忠诚。
但他的行为也有些鲁莽,单独剜去 “山东宋江” 四字,容易引起朝廷的怀疑和警惕,可能会给梁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逵:李逵的鲁莽、直率和暴躁性格在这一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对宋江等人在李师师家的行为不满,便直接大骂,后来又冲动地打倒杨太尉、火烧李师师家,完全不顾及后果,给宋江等人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燕青:燕青聪明伶俐、机智过人。
他能够领会柴进的意图,巧妙地与王班直搭话,为柴进进入内廷创造了条件。
在与李师师的交往中,他也能够随机应变,帮助宋江等人应对局面。
主题探讨:
招安之路的艰难:通过宋江等人在东京的行动,深刻地反映出招安之路的艰难。
宋江一心想要招安,但朝廷对梁山好汉仍然存在着偏见和不信任。
在李师师家的遭遇以及李逵的闹事,都使得宋江的招安计划受到了挫折,也暗示了梁山好汉们未来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
阶层差异与矛盾:东京城的繁华与梁山好汉们的草寇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宋江等人想要进入东京城向朝廷表达招安的意愿,却在这个过程中遭遇了各种阻碍和困难,反映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英雄的无奈与挣扎:梁山好汉们虽然武艺高强、义薄云天,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仍然无法摆脱被朝廷视为 “草寇” 的命运。
他们渴望得到朝廷的认可和招安,但又不愿意放弃自已的尊严和义气,这种无奈与挣扎在这一回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回目的影响:
对故事情节的推动:这一回是《水浒传》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后续梁山好汉们接受招安以及与朝廷的斗争埋下了伏笔。
李逵的闹事使得梁山好汉们与朝廷的矛盾更加激化,也让宋江等人更加坚定了招安的决心。
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这一回的情节,进一步丰富了宋江、柴进、李逵、燕青等人物的形象,使读者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为其他梁山好汉的性格和行为表现提供了一个参照,让整个梁山好汉群体的形象更加丰满。
对读者的启示:回目中所展现的人物命运和社会现实,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它让读者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底层人民的无奈和挣扎,引发了读者对人性、正义、命运等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