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 63 回名为 “宋江兵打北京城,关胜议取梁山泊”,以下是对这一回的分析:
1、情节发展:
梁山出兵:卢俊义、石秀被擒下狱后,梁山好汉散发没头帖子,向大名府施压。
梁中书不敢杀害二人,派索超于城二十五里外飞虎峪下寨,等待梁山来人厮杀。
宋江则带领梁山人马兵打北京城。
这一系列事件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梁山与大名府的冲突正式爆发,情节进入到紧张的战斗阶段。
首战告捷:梁山军队与索超交战,大败索超。
这一战斗场景的描写展现了梁山好汉的英勇和强大的战斗力。
此役不仅让大名府方面受到重创,也为梁山军后续的行动奠定了基础,增强了梁山好汉的信心。
关胜献计:大名府危急,梁中书上书求救,蔡京召集人员商议退敌之计。
此时,宣赞举荐了蒲东巡检关胜,关胜提出围魏救赵之计,主张攻打梁山泊,以解大名府之围。
这一情节的转折使故事的发展更加复杂,也为后续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2、人物塑造:
宋江:在这一回中,宋江展现出了他作为梁山首领的领导才能和果断决策。
为救卢俊义、石秀,他毅然决定出兵攻打大名府,体现了他对兄弟的义气和担当。
同时,他在军事指挥上也有一定的策略,能够合理安排兵力,取得了首战的胜利。
关胜:关胜作为新出场的人物,形象鲜明。
他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惯使一口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他提出的围魏救赵之计,显示出他的智谋和战略眼光,也为他后续加入梁山并成为重要将领做了铺垫。
索超:索超性急、鲁莽,看到梁山前队是李逵等人,便轻敌冒进,中了吴用的诱敌之计,导致大败。
他的性格特点使他在战斗中容易冲动,成为了梁山军的手下败将,但也体现了他的勇猛和直率。
3、主题体现:
忠义精神:梁山好汉为救卢俊义、石秀,不惜兴师动众攻打大名府,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忠义之情。
这种忠义精神是《水浒传》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梁山好汉团结一心、共同对抗官府的精神支柱。
智谋与勇力的较量:在这一回中,既有梁山好汉的勇猛战斗,也有吴用的智谋策划。
吴用利用索超的轻敌心理,设下诱敌之计,取得了胜利。
这体现了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水浒传》中对于智勇双全的推崇。
4、艺术特色:
战争描写精彩:本回中的战争描写生动逼真,如梁山军与索超军的对阵场景,双方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战斗动作等都描写得细致入微。
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
情节跌宕起伏:从梁山出兵、首战告捷到关胜献计,情节不断转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故事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让读者欲罢不能。
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对宋江、关胜、索超等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