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 55 回名为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呼延灼摆布连环马”,以下是对这一回的分析:
1.情节发展:
朝廷出兵:梁山好汉打下高唐州,杀死太守高廉,救出柴大官人后,高俅急欲为弟复仇,向皇帝举荐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 “双鞭” 呼延灼带兵剿灭梁山。
呼延灼又推荐了陈州团练使 “百胜将” 韩滔、颍州团练使 “天目将” 彭杞。
于是,高俅派汝宁、陈州、颍州三路人马去剿灭梁山。
这显示出朝廷对梁山势力的重视,也引出了后续的精彩战斗。
初次交锋:三路人马到梁山后,与梁山好汉两军对垒。宋江想用纺车战术打败呼延灼,派秦明、林冲、花荣、扈三娘、孙立轮番出战,这一招起初有效,扈三娘还活捉了彭杞,彭杞随后投降了梁山。
但就在宋江自以为得计时,呼延灼使出绝阵 “连环马”,打得梁山军马败下阵来。林冲、雷横、李逵、石秀、孙新、黄信等六将中箭负伤,小喽罗中伤带箭者也不计其数。
此役充分展现了呼延灼的军事才能和连环马的强大威力,也让梁山众人陷入困境。
凌振助阵:为了能彻底打败梁山,呼延灼调用了宋朝第一炮手 “轰天雷” 凌振。
凌振到梁山后,第一阵炮轰梁山,迫得梁山放弃鸭嘴滩小寨。
这使得梁山众头领惊惧添愁,梁山面临着新的威胁。
2.人物塑造:
呼延灼:他是宋朝开国名将呼延赞的子孙,武艺高强,善使双鞭。
本回中,他被高俅委以重任,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
他先是识破了宋江的纺车战术,后又以连环马大败梁山军,展示出其勇猛和智谋。
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一心想要剿灭梁山,是朝廷派来攻打梁山的得力将领。
宋江:在这一回中,宋江继续展现出他的领导才能和军事谋略。
他采用纺车战术,试图以车轮战的方式消耗呼延灼的兵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活捉了彭杞。
但面对呼延灼的连环马和凌振的火炮攻击,宋江一时也陷入了困境,这也反映出他在面对强大敌人时的无奈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凌振:虽然他在本回中出场时间不长,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其火炮技术让梁山众人感到恐惧,也凸显了他在军事技术方面的专长。
3.主题体现:
官匪冲突:本回鲜明地体现了朝廷与梁山之间的矛盾冲突。
朝廷为了维护统治,不惜派出重兵征讨梁山,而梁山好汉们为了反抗官府的压迫,不得不与朝廷军队进行战斗。
这种冲突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官与民之间的对立,以及底层人民的反抗精神。
智谋与武力的较量:在战斗中,双方不仅比拼武力,更比拼智谋。
呼延灼的连环马战术和宋江的纺车战术都是双方智慧的体现。
同时,吴用等梁山智囊团在面对困境时,也在积极思考应对之策,这体现了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4.艺术特色:
精彩的战争描写:作者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十分精彩。
如对连环马的描写 “官军马带马甲,人披铁铠,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地,人挂甲只露着一双眼睛…… 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但遇敌军,远用箭射,近则使枪直冲入去”,生动地展现了连环马的强大威力和独特战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情节跌宕起伏:本回情节紧凑,跌宕起伏。
从梁山好汉与呼延灼的初次交锋,到呼延灼使出连环马获胜,再到凌振的火炮攻击,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