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看水浒传
粗看水浒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粗看水浒传 > 第56章 时迁盗宝甲引徐宁上梁山

第56章 时迁盗宝甲引徐宁上梁山

加入书架
书名:
粗看水浒传
作者:
吹牛小都督
本章字数:
2874
更新时间:
2024-11-18

《水浒传》第五十六回名为 “吴用使时迁盗甲,汤隆赚徐宁上山”,以下是对这一回的分析:

1.情节发展:

起因:梁山好汉在与呼延灼的战斗中,被他的 “连环马” 打得大败。

汤隆提出用钩镰枪可破连环马,但会使钩镰枪的只有他的姑舅哥哥 —— 东京金枪班教师徐宁。

为了将徐宁赚上梁山,众人商议出利用徐宁视若性命的宝贝雁翎砌就圈金甲来实施计划。

经过:吴用派时迁去偷甲,时迁凭借高超的偷盗技艺,成功潜入徐宁家中,在五更时分盗走了宝甲,并按照计划将宝甲带到了梁山。

汤隆则在途中与徐宁相遇,告知他家中遭贼,宝甲被盗。徐宁心急如焚,在汤隆的诱导下开始追寻宝甲的踪迹。

结果:徐宁一路追寻,最终被汤隆等人带到了梁山。

在梁山好汉的劝说和形势所迫下,徐宁只好答应留在梁山,教授众人钩镰枪法。

2.人物塑造:

时迁:这一回进一步强化了时迁的 “鼓上蚤” 形象。

他的偷盗技能在本回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前期的踩点、观察,还是偷盗过程中的小心谨慎、随机应变,都显示出他作为一个小偷的专业素养。

例如,他利用黑暗,趁丫鬟开门时混进房间;

在被徐宁的娘子发现梁上有动静时,他能惟妙惟肖地模仿老鼠叫和老鼠厮打,成功蒙混过关。

时迁虽然出身低微,但他的技能为梁山解决了难题,也逐渐在梁山站稳了脚跟。

汤隆:汤隆的形象则较为复杂。

一方面,他为了梁山的利益,积极出谋划策,想出了用偷甲的方式赚徐宁上山的计策,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了一定的智慧和勇气。

但另一方面,他为了自已在梁山的地位和功劳,不惜利用与徐宁的亲戚关系,设局诱骗徐宁,这种行为也体现出了他的自私和功利。

徐宁:徐宁原本有着安稳的生活,工作是金枪班教师,家庭也美满。

他对自已的宝甲十分珍视,宝甲被盗后,他的焦急和慌乱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也反映出他对物质的看重。

同时,徐宁在追寻宝甲的过程中,虽然有所怀疑和犹豫,但最终还是一步步落入了梁山好汉的圈套,这显示出他性格中不够果断和精明的一面。

不过,当他得知自已已无法返回东京后,能够较快地接受现实,并且愿意教授梁山好汉钩镰枪法,也体现出了他的识时务。

3.主题体现:

智谋与手段:这一回充分体现了梁山好汉在对抗朝廷军队时的智谋和手段。

他们深知正面硬拼难以战胜呼延灼的 “连环马”,于是通过巧妙的计策,先将徐宁赚上梁山,再利用他的钩镰枪法来破解敌人的战术。

这种以智取胜的方式,展示了梁山好汉的智慧和灵活性,也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中,底层人民为了反抗压迫和不公,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来争取自已的生存空间。

兄弟情义的复杂性:汤隆与徐宁的关系,引发了对兄弟情义的思考。

汤隆为了梁山的利益,将自已的表哥徐宁骗上梁山,这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梁山的大局,但也违背了传统的兄弟情义。

这表明在梁山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兄弟情义并非单纯的互帮互助,而是在复杂的环境和利益冲突下,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4.艺术特色:

情节紧凑,悬念迭起: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紧凑,充满了悬念和转折。

从时迁偷甲的过程,到徐宁的追寻,再到最终被带上梁山,每一个环节都扣人心弦,让读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阅读兴趣。

尤其是时迁在偷盗过程中的种种惊险情节,以及徐宁在追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都描写得细腻生动,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细节描写丰富:作者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例如,时迁在偷盗过程中的各种动作,如夹定柏树、溜下树、潜入厨房等,都描写得十分逼真;

徐宁夫妻的对话,以及徐宁发现宝甲被盗后的反应,也都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