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公于心中细细盘桓一番,眸光里渐凝一丝坚毅之色。
“夫人休要如此多虑。”
“那沈国舅既非良木,我又岂忍将蓉遥轻付于他?”
“我陆家历代簪缨满门,忠心耿耿以报国家,上对君王无愧,下对朝廷无惭。”
“陆家能有今朝之尊荣,素来非倚仗曲意逢迎所得。”
“至于蓉遥之婚事,我心中已略有所筹。”
“若非如此,吾亦不会特特将靖武侯迎回府中矣。”
徐氏闻之,心中不由一喜,随即转眸望向应国公道:
“老爷之意,莫非欲将靖武侯与蓉遥牵线搭桥?”
应国公微微颔首,缓声道:
“靖武侯蒙陛下殊恩,自吾麾下步步高升,才情横溢,且情深义重,吾心甚重之!”
“况其双亲早逝,家世清简,孤身一人。”
“若蓉遥能与之结缘,嫁入府中,自当为正室主母。”
“加之你我护佑,纵他日靖武侯有妾侍环伺,亦难撼其主母之尊。”
“此等良缘,岂不胜过那虚名之国舅爷多矣。”
徐氏略作沉吟,轻启朱唇道:
“老爷慧眼识人,所看重者自非凡品。”
“然靖武侯如今身为天子近臣,若闻皇后娘娘有意将蓉遥与沈国舅联姻,恐难免心生疑虑。”
“再者言,他与蓉遥素昧平生,二人印象深浅,实难预料也。”
应国公闻言,微微叹息,道:
“夫人所言甚是,此亦吾所忧。”
“然吾等欲结秦晋之好,必当坦诚相待,告知靖武侯实情。”
“不然,纵得一时之便,日后真相大白,靖武侯虽不言,心中或有怨怼,终是遥儿吃亏。”
“至于靖武侯与遥儿彼此之感观,且待明日安排二人相见,再做计较。”
“总而言之,夫人且放宽心,即便靖武侯与遥儿之事不成,吾亦必再筹良策。”
“誓必使遥儿随心所愿,觅得一位称心如意的佳偶,断不可令她陷入那糊涂的政治联姻,一生不得自在。”
徐氏闻此,心潮澎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轻轻执起应国公之手。
身为顶级勋贵之家之长,能为幼女至此,足见应国公与徐氏爱女之心,拳拳可见。
……
时至深夜,积英巷盛府之内。
承直郎盛紘正于葳蕤轩中与长子盛长柏叙话。
盛紘一脸愕然,目光紧锁盛长柏,惊问道:
“你,你当年便已洞悉贾渊诈死之秘,可是真的?”
此刻,盛长柏神色微妙,似已陷入往昔之回忆中。
昔时。
盛长柏与贾渊同为科举途上之同窗,于一场院试中相逢,彼此才情相吸,遂成莫逆之交。
彼时贾渊科举之路顺畅无阻,县试、府试、院试接连告捷,独揽三案首之美誉,世人皆赞其为小三元之才。
然世事无常,三年前秋闱之际,忽生变故。
秋闱有五人联保之制,一人舞弊,五人皆受牵连,永不得再涉科举之门。
彼时与贾渊联保者,皆为大璟大儒白鹿山书院之高足,才学深厚,举人之位唾手可得。
不期秋闱之时,竟有一人被查出私藏小抄,五人联保之约,一朝成空。
贾渊等五人科举之路,至此戛然而止,永绝科举之望。
盛长柏闻此噩耗,不禁扼腕长叹,心生悲悯,遂亲往拜访贾渊,以慰其心。
然而,令盛长柏讶异非常者,乃彼时贾渊的态度,竟是那般冷静,冷静得近乎冷峻。
贾渊遂恳请盛长柏相助,求取一份身份文书,言及此番再无颜面对科举,欲远离瑞都,隐姓埋名,觅一无人识之处,安然为田舍之翁。
盛长柏应允之后,凭借人脉,为贾渊谋得此份文书。
未几,瑞都宁荣街忽生大火,半座荣国府化为灰烬,随后贾渊府邸亦遭祝融之灾,唯余焦尸一具,令人痛心。
盛长柏自以为,这位挚友早已作古多年,不料今日镇北军凯旋归来,犒英殿设宴庆贺,盛紘于宴中一眼便认出贾渊。
想当年,贾渊与盛长柏情谊深厚,时常往来盛家。
只是时移世易,今非昔比,盛紘虽心生激动,却终因地位悬殊,未敢贸然上前搭话,唯余心中波澜起伏。
盛紘心怀惊骇,勉强自持,归府之后,方唤长子盛长柏至身前,细细盘问。
盛长柏闻父言毕,不禁长叹一声,感慨万千,乃道:
“真乃天意昭彰,若非父亲告知,吾实难料贾兄竟犹在人世!”
盛紘闻言,略作沉思,缓缓而言:
“那靖武侯,当年青春年少,便已心机深沉,诈死脱身,手段非凡。”
“是以短短三载,便能风起云涌,漠北荡平,由此可知,昔日他与荣国府之间,嫌隙颇深,恩怨难解。”
“此番归来,于荣国府而言,恐是一记惨烈非常之回马枪矣!”
盛紘望着长子盛长柏,语重心长道:
“柏儿,那靖武侯虽已位极人臣,权势显赫,然荣国府之底蕴,亦非我盛家这等寒门小户所能轻易招惹。”
“你日后行事,须得谨言慎行,万不可涉足此等复杂纠葛之中,以免引火烧身。”
盛长柏闻言,颔首应允,神色坚定:
“孩儿铭记于心,父亲大人宽心便是。”
盛紘又细细叮嘱了几句,终是摆手示意盛长柏退下。
一旁,盛家大娘子王若弗心生好奇,疑惑问道:
“夫君,靖武侯正值春风得意之时,何不趁此机会,让柏儿与他多加亲近?”
“荣国府虽曾显赫一时,如今却也大不如前,我听闻其内里已是空虚不已。”
盛紘听罢,轻轻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训诫之意,缓缓言道:
“妇人之见,终是短浅!诚然,荣国府之辉煌已不复往昔,然四大家族血脉相连,荣辱与共,加之荣国府与北静王府素来交好,此中纠葛,深似海渊,难以测其深浅。”
“吾等小家小户,一旦涉足其间,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之境!”
“故而,行事需谨慎,不求有功于世,但求无过于心,你可明了此中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