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盛三年,季秋之月。
塞外之地,风沙漫卷。
战场之上,璟师铁骑,约四万之众,正忙于收拾干戈后事。
举目四望,夕阳如熔金泼洒,天际染赤,而地则白骨露野,堆积若山,烽火之余烬与战士之热血,触目皆是。
昭示此地适才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旷世未有的大战。
战场中央。
昔日威风凛凛的金狼大纛,今已颓然倒地,遭璟军将士践踏而过,犹如落叶飘零,无人问津。
一旁,匈奴的王公贵族门,身为俘虏,目睹此景,心如刀割,痛彻心扉,仿佛亲眼见证祖祠倾颓,却碍于璟军勇士之威,个个噤若寒蝉,环伺四周,不敢稍有异动。
匈奴一族,生于广袤草原,以狼为尊,图腾崇拜,金狼大纛,乃其王族的象征,血脉相连的印记。
而当今匈奴之主,大单于赫连雄图,亦身陷囹圄之中。
往昔统领万马千军、纵横草原之英姿,此刻尽化乌有,唯余满面愁容,丧气满怀,不复昔日的豪迈气概!
璟军铁骑们,手法娴熟,斩匈奴亡军之右耳,以为功勋之证,继而挥刃断其首级,累累筑于疆场之上,成一巍峨京观,触目惊心!
及至京观巍峨耸立,一亲兵疾步至璟军中军帐前,单膝跪地,恭声道:
“禀将军,战场已清扫净尽!京观巍然,请示将军下一步指令。”
“吾已知之。”
中军马上,端坐一白袍少年将军,年方弱冠,英姿勃发,此人乃是大璟镇北军之先锋大将,名曰贾渊。
贾渊略作沉吟,遂下令道:
“速遣人于此地立碑,以警四方!蛮夷之辈,若胆敢逾越此界,南窥我大璟河山,此京观便是其前车之鉴,勿谓我大璟言之不预!”
“再着八百里加急,速递捷报至大营,呈与大帅知晓!漠北一战告捷,吾部力挫匈奴王庭精锐,斩首级十三万余,更生擒匈奴大单于赫连雄图!”
贾渊挥鞭勒马,立于三军之前,其声朗朗,宛若晨钟暮鼓,悠悠然传于四野:
“吾军听令!即刻就地安营扎寨,休憩两日,待后日晨光初破,我们再启归程,共赴凯旋之约!”
“卑职等遵命!”
众将士齐声应和,声震云霄,随即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营帐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竖起,一时之间,大军安顿妥当。
贾渊端坐于骏马上,目光穿越层层营栅,投向那遥远的西南天际,神色从容,淡然若水,心中暗自思量:
“吾不日便归瑞都,那贾府中的老妪,料你不到,吾这本应魂归九泉之人,今朝竟又重生于世!尔等昔日之债,吾必铭记于心,待到重逢之时,定要尔等百倍千倍以偿!”
……
时光荏苒,转瞬已是三日之后。
大璟镇北军大营之内。
一封前线捷报翩然而至,落于案头。
应国公阅之,须发皆张,老眼闪烁着少年般的狂狷之色,喜上眉梢,喃喃自语:
“真乃天助我也!吾辈壮志,今朝得酬!”
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仿佛春日之花,绚烂绽放。
应国公轻声赞叹,语调中带着几分惊异与欣慰:
“妙哉,妙哉!昔日言及三年平漠北,吾只道是少年英雄的一腔热血,未料今日,他竟真的将这宏图壮志化作了现实,真乃奇哉怪也!”
一旁,应国公的副将李铁峰亦是感慨良多,附和道:
“想我大璟,自开国百年以来,与那匈奴在北境烽火连天,争斗不休,已然历经一个甲子。”
“今朝贾将军一战功成,真可谓毕其功于一役,从此北境安宁,百姓得享太平矣!”
应国公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意,缓缓道:
“言北境无患,或稍显夸大其词!但贾渊此番深入漠北,将匈奴主力一举歼灭,那草原之上,势必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纷乱之中。”
“无有数十年之久的休养生息,匈奴再欲对我大璟构成威胁,怕也是力不从心,难上加难了!”
“老夫驰骋北境,二十春秋已过,幸得些许微功,聊以自慰!”
“铁峰,速速命人八百里加急,将此捷报飞传瑞都,以慰陛下久盼之心!”
“陛下对这场凯旋,期盼已久,日夜难安!为组建镇北铁骑,不惜倾尽国库,内帑皆空,其志之坚,可见一斑!”
“若无此大胜以安民心,恐陛下龙椅亦难稳坐矣!”
言及此处,应国公目光深邃。
李铁峰闻言,当即拱手应道:
“末将领命,即刻安排!”
言罢,转身离去,步履匆匆,似要即刻将这喜讯传遍天下。
应国公则安然坐于帅座之上,面上终展笑颜,犹如春日暖阳,温暖而明媚。
此一刻,他心中所念,皆为家国天下,那份豪情壮志,不减当年。
忆往昔,那新兵营中青涩少年,犹似昨日之事,而今却已是驰骋漠北、威震四方的镇北军先锋大将!
此番变故,诸般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应国公心头,令他感慨万千。
……
转瞬已是四日光景。
大璟都城——瑞都。
朱雀大街之上,尘土飞扬,一骑快马如电掣风驰,划破长空。
街畔百姓,见状纷纷退避,生怕惊扰了这传递军情的驿差。
驿差策马疾驰,口中高呼,声震云霄:
“漠北八百里加急!镇北军大破匈奴王庭,生擒匈奴大单于!”
“漠北八百里加急!镇北军大破匈奴王庭,生擒匈奴大单于!”
两旁百姓闻此捷报,无不面露喜色,心中欢腾。
一时间,朱雀大街之上,欢声笑语,响彻几里,皆因这镇北军之胜,乃是大璟之福,亦是万民之幸!
大璟瑞都之中,太庙巍峨,庄严肃穆。
庙前,一位身着龙袍、威严自持的中年男子,正是当朝之君武盛帝,他正静静跪于历代先帝神位之前,虔诚无比。
武盛帝缓缓行礼,心中默念:
“列祖列宗在上,朕今诚心祈祷,愿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保佑我大璟漠北之战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如此,我大璟社稷方能安定,朕亦能腾出心力,着手整顿内政,使我大璟百姓富足,国家强盛。”
祈祷之间,武盛帝思绪飘远,忆起两年半前那番巡视镇北军的往事。
彼时,他微服私访,白龙鱼服,竟偶遇一少年。
那少年英姿勃发,侃侃而谈,言辞间透露出非凡的气魄与智慧。
“只需依吾之计,朝廷三年内必可平定漠北!”
少年言之凿凿,自信满满。
武盛帝初时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他年少轻狂,口出狂言。
然而,当少年将计策细细道来,武盛帝却不禁大吃一惊。
那计策之精妙,竟真的是一份针对匈奴行之有效的策略,令人叹为观止!
恰是那番偶遇,如春风化雨,悄然间坚定了武盛帝根除匈奴边患之宏愿。
自那次巡视归来,武盛帝毅然决然,不惜倾尽国库与内库的积蓄,举国上下,皆以勤俭度日,共度时艰,历经两载春秋,终在镇北军中培育出十万铁骑,气势如虹。
那少年亦不负所望,于大军初成之年,便率部雷霆出击,全歼匈奴右贤王部,犹如斩断匈奴大单于一臂,令其措手不及。
继而,少年又挥师河套,那片自前朝便已远离中原怀抱三百余载的沃土,终得回归,稳稳落入大璟版图,使大璟重获天然马场,马匹繁盛,军力日盛。
而今,这位承载了武盛帝厚望的少年将军,再度披挂上阵,领兵出征。
此一战,不仅关乎大璟与匈奴的强弱态势,更将决定两国的未来走向,是兴是衰,皆系于此。
武盛帝心中既有期许,亦含忧虑,只盼将军凯旋,大璟威名远播,四海升平!